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价值观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价值观教育又是一个动态的课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客观现实背景下,价值观教育从内容到形式都会有不同表现。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倍受关注,因为这关系到国家的前途,社会的稳定,个人的健康发展。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探索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和对策,是新世纪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研究和解答的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工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综合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有关理论以及哲学、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对这一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
     论文首先从价值观的含义、价值观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以及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意义等几方面阐述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接着分析了目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这是本文的一个重点,本文主要从价值观教育的理念、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及方式、评价机制及教育主体的素质等方面来考察分析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缺乏实效的具体表现。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思考,这也是全文的重点和核心所在。本文提出的对策思考主要包括:提升理念;明确目标;准确把握内容;创新模式,拓宽渠道;科学评价;提高教育主体素养等。
Education of Values is an everlasting and also a dynamic thesis. It manifests differently in different time and under different extensive background. In China, people pay double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s' education of values when our society reforming, because it has close contact with the future of our country, steady of society and the students' individual healthy development. How to cognize and grasp the students' education of values and explore the effective approache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the students' education of values is a problem badly needs researching and solving in the aspect of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century. Holding up as the guide Marxism, Mao Zedong Thought, Deng Xiaoping Theory and the important thought of Three Represents, this dissertation applies relevant theories of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also applies relevant theories of philosophy and sociology and morality and psychology,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problem of deeply probes into the issue of the students' education of values adequately.
    First this dissertation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the students' education of values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implication of values, the status of the students' education of values in the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y,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ents' education of values. Then it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nowadays the students' education of values from the aspects of idea, purpose, content, approaches of actualization, mode,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and the educators' ability. Reinforcing the exploration of the countermeasures of the students' education of values is also a main point and core of the dissertation. This dissertation expounds from the following six aspects: upgrading the ideas, defining the purpose, grasping the content exactly, innovating the mode, evaluating the effect reasonably and improving the educators' ability, etc.
引文
[1] 英克尔斯、斯密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97页。
    [2]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第369页。
    [3][5][6][10]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264、395、389、422—423页。
    [4] 《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34页。
    [7] 中共中央宣传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1995年,第66页。
    [8][9]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420页。
    [11] 科恩:《自我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第179页。
    [12] 胡启先、易法建、毛晋平、范晓玲等著:《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35页。
    [13] B.S.布卢姆等著,邱渊等译:《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486页。
    [14] 孙抱弘著:《现代社会与青年伦理》,学林出版社,2003年,第144页。
    [15] 张健主编:《中国跨世纪教育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99页。
    [16] 转引自涂光辉主编:《普通教育学》,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24页。
    [17] B.S.布卢姆等著,邱渊等译:《教育评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5页。
    [18] 转引自杨德广、晏开利主编:《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上海教
    
    育出版社,1997年,第216页。
    [19] 转引自夏学銮著《转型期的中国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77页。
    [20] 郗杰英主编:《新学子:当代大学生研究报告》,文心出版社,2003年,第7页。
    [21]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见《中国教育改造》,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50页。
    [22] 张庆熊著:《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与胡塞尔的现象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23页。
    [23] 高德胜:《生活德育简论》,《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第3期。
    [24][25][26] 石云霞等著:《“两课”教学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75、181、184—185页。
    [27][28] 吴奇程、袁元主编:《社会转型与道德教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76页。
    [29] 理查德·哈什等著:《道德教育模式》,傅维利等译,学术期刊出版社,1989年,第79—106页。
    [30] 转引自朱永涛著:《美国价值观——一个中国学者的探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序V页。
    [31] 钟启泉编译:《现代教学论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第481页。
    [32] 瞿菊农译:《康德教育论》,商务印书馆,1930年,第5页。
    
    
    1.《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版。
    2.《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
    3.《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
    4.邱伟光、张耀灿主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5.陈万柏著《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
    6.杨德广、晏开利主编《中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7.郑永廷主编《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8.石云霞等著《“两课”教学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9.王瑞荪主编《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10.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的《关于价值观研究现状的调研报告》及其相关资料。
    11.胡文仲主编、朱永涛著《美国价值观——一个中国学者的探讨》,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年。
    12.郗杰英主编《新学子:当代大学生研究报告》,文心出版社,2003年。
    13.胡启先、易法建、毛晋平、范晓玲等著《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14.吴鲁平著《中国当代大学生问题报告》,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15.力肯·派亚著《中国校园现象——当代大学生走向哪里》,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年。
    16.朱小蔓主编《道德教育论丛》第1卷,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17.张建主编《中国跨世纪教育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年。
    18.孙抱弘著《现代社会与青年伦理》,学林出版社,2003年。
    19.夏学銮著《转型期的中国人》,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20.吴奇程、袁元主编《社会转型与道德教育》,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21.周晓虹、周怡主编《大过渡时代的中国青年》,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22.南怀瑾著《亦新亦旧的一代》,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
    23.洛克著《教育漫话》,傅任敢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
    24.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25.杨卫、吕旭进《高校德育“空转”原因与消除》,《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26.王磊《当前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几点思考》,《辽宁工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27.石海兵《当前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几点对策》,《思想·理论·教育》,2001年第10期。
    28.张佩珍《转化与泛化:心理健康教育与价值观教育的关联性》,《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