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在WTO框架下实现中国的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源远流长。在中国,早在公元前21世纪的夏禹时代,就有“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网詈,以成鱼鳖之长”的法令。但是一直到20世纪的80年代,人类才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将这种思想表达出来。1987年一篇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 的报告指出,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提倡人、环境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类在追求自身的发展的同时,要将保护环境与实现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只有这样,人的发展才能够持续,人类才能够获得最大的幸福。
    对外贸易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但是,贸易的发展同样要注重方法,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否则,它同样会给人们带来环境的恶化、资源的匮乏和社会福利的减少。可持续发展的对外贸易是“以人为本”的对外贸易,因为发展对外贸易的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都是“人的幸福”。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人权”的方式来实现,因为“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含义本身就体现了保护人的生存权、环境权等基本人权的价值取向,以践踏人权的方式来实现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也是不公正、不道德的。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是“公正”的对外贸易。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没有公平就没有发展,只有秉持“公平竞争”的理念,才能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创造“双赢”或“多赢”的繁荣局面。
    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是WTO的宗旨之一。WTO在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同时显然注意到了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以及国际社会对保护环境的强烈呼声。于是,作为回应,在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下尽可能地做出了制度安排,对贸易发展和环境保护进行协调。“环境例外”就是这种安排的结果。
    从性质上讲,WTO属于国际公法,它构成了成员方政府的国际义务。那么,规定在WTO协定序言中的“可持续发展”也自然成为成员方政府的一项不容违反的国际义务。所以,“可持续发展”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在多边贸易体制下,由于贸易保护主义等不公平贸易行为而深受其害的成员方的维权武器。
    从GATT到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历程呈现出了高度的开放性的特征。只有开放才能不断地应对国际社会尤其是国际贸易领域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GATT最初的缔结者们万万没有想到,今天的贸易问题已经超出了传统的贸易领域,而和环境问题、社会公平问题等交错在一起。相应地,人们也越来越希望赋予WTO更多的职能,使其能够更多地关注社会问题。
    近些年,与贸易有关的环境问题和劳工问题备受关注。但是,由于存在已久的南北问题在世贸组织中的深刻体现,使得目前出现了一个严峻的局面:一方面,发达国家竭力地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就环境与劳工问题进行讨论和谈判;另一方面,广
    
    
    大的发展中国家则由于担心环境问题与劳工问题会形成新的保护主义的工具,破坏多边贸易体制的“平衡”与“公正”,而坚决抵制。但是,由于保护环境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保护劳工体现了最大的公正与正义。所以,笔者认为,在法律与道德的双重推动下,将环境问题与劳工问题纳入多边贸易体制必将成为现实。
    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要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次新修订的外贸法较原外贸法在保护外贸经营者的权利、维护公平竞争的外贸秩序、应对国外的贸易保护行为,便利贸易救济等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它必将对促进中国的外贸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与WTO以及发达国家的立法比起来,我们的对外贸易法还有其不足之处。促进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除了需要一套完善的贸易法律法规以外,我们还要构建环境法律体系,还要加强与国际社会的合作与交流,为我国的外贸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全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是关于“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含义的探析,在本章中笔者将在对“可持续发展”和“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含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含义进行引申,进而得出三个结论:“可持续发展的对外贸易”是“以人为本”的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对外贸易”是公平的对外贸易;“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人权”的方式来实现。
    第二部分“WTO与国际贸易可持续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是WTO的宗旨之一”中,笔者首先论述WTO所规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含义。然后,将着重从国际法法理的角度,阐述WTO序言中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规定所具有的国际法效力。在接下来的部分中,主要是从环境例外条款和社会条款对目前WTO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体系进行介绍。
    第三部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预见未来多边贸易体制的走向”。首先,笔者通过从效力和范围上对GATT与WTO进行简单的对比,揭示多边贸易体制所具有的高度开放性的特征。在接下来的两部分中,笔者将分别就与贸易有关的环境问题和劳工问题在WTO中的前景进行预见,同时还通过对北美自由贸易区中有关这两个问题的实践经验进行介绍,分析其对多边贸易体制所具有的制度参考价值。
    第四部分是“在多边贸易体制下实现中国的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首先,笔者将分析此次外贸法修订对促进我国外贸?
引文
一、著作类
    邵沙平、余敏友主编:《国际法问题专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王传丽主编:《国际贸易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修订版。
    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编,索必成、胡盈之译:《乌拉圭回合协议导读》:法律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王曦主编:《国际环境法与比较环境法评论》:法律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
    布瑞恩·麦克唐纳著,叶兴国等译:《世界贸易体制——从乌拉圭回合谈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第1版。
    赵威主编:《国际经济法论文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史晓丽著:《WTO与中国外贸管理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1版。
    赵建文主编:《国际法新论》,法律出版社2000年11月第1版。
    万鄂湘、石垒著:《国际条约法》,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石广生主编:《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知识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余永定、李向阳主主编:《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余劲松主编:《国际经济交往法律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13. 王海峰、顾肖荣 王勉青编著:《WTO法律规则与非关税壁垒约束机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版。
     14. 余先予主编:《世贸组织法律规则与中国》,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
     15. 丁伟、朱榄叶主编:《当代国际法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文集——国际经济法卷》,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二、论文类
    谭玲著:《我国可持续发展法律制度之构建》,载《现代法学》第25卷第2
    
    
    期(2003年4月)
    刘慧容、潘晓明著:《GATT/WTO下的环境——贸易争端评析》,载《现代法学》第25卷第6期(2003年11月)
    黄锡生、黄猛著:《我国环境行政权与公民环境权的合理定位》,载《现代法学》第25卷第5期(2003年10月)
    熊英、别涛著:《WTO框架下的“环境例外”措施及其适用规则》,载《现代法学》第25卷第5期(2003年10月)
    刘建辉著:《论环境法的价值》,载《河北法学》第21卷第2期
    《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10期
    许斌著:《对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的思考》,载《同济大学学报》2003年12月第14卷第6期
    王曦著:《国际环境法的可持续发展原则》,载《法学评论》1998年第3期
    朱晓燕著:《我国环境资源立法的完善》,载《河北法学》第21卷第4期
    苗迎春著:《中美经贸关系的八大新特点》,载《经济视窗》2003年6月
    《新京报》2003年12月4日
    《国际商报》2004年4月第93期、第94期、第110期、第108期、第109期、第107期
    
    三、网站
    http://www.riel.whu.edu.cn./show.asp./ID=1573
    http://www.peace.com./havs/gb/pubvp/2003/09//2003090441.shtml-14k
    http://www.xinsheng.net/xs/articles/gb/2000/8/14/932.htm-18k
    http://www.tech.net.cn/research/intro/a/zq.doc
    http://www.houston.china-consulate.org/chn/zt/zmgx/63292.htm-24k
    6. http://www.cacs.gov.cn/
    http://www.wto.org
    http://www.odc.org
    8. http://www.adbio.com/science/soil/process.htm
    9. http://www.doc.mmu.ac.uk/aric/eae/air-quality/older/great-london-smog.ht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