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同伴群体对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影响儿童品德发展的因素很多。如果按照参与互动的人的年龄来划分,可分为成人的影响,同龄人的影响。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历来比较重视成人(主要是教育)对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而对同龄人之间的影响重视得不够。如果说有的话,也大部分集中在班集体对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而很少注意这种自发形成的同伴群体对他们的影响。其实,和前两者(成人的教育和班集体)相比,同伴群体对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特别是现在的儿童,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中缺少与他们交流的兄弟姐妹,再加上单门独户的居住环境,使儿童游戏、交往的场所和机会都明显地减少了,这种情况竟影响到一些儿童的品德发展和心理健康。这一切使得同伴群体及其影响的研究显得更加迫切。
     本论文主要采用了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同伴群体对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调查和探讨。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是人们普遍确认的组成品德的基本要素。本论文主要从这三个方面展开来研究同伴群体对儿童品德发展的积极影响。在道德认知方面,儿童与同伴群体的相互作用能促进其观点采择(角色承担)能力的发展,这为儿童道德认知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条件。在道德情感方面,由于同伴群体成员关系的亲密性,一些情境事件所引起的情绪反应容易被其同伴所知觉,并易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这样就促进了移情体验的产生和发展;同时,同伴群体的反应会促进儿童某些道德情感的产生和发展。在道德行为方面,友谊和友好是同伴群体内行为的主要特征,同伴群
    
    体为儿童将道德认知付诸实践和行动提供了理想的排练场;而且,
    与同伴群体的相互作用是发展儿童自律道德的一条重要途径。另外,
    同伴群体对儿童自我教育的发展方面也有不可替代的积极影响。当
    然,同伴群体只是儿童品德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它对儿童品德发
    展的影响不是无所限制和无所不能的;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还有
    不容忽视的消极性。
     本论文还分析了同伴群体影响儿童品德发展的心理机制,有强
    化、模仿、和从众心理等。文章的最后,提出了发挥同伴群体对儿
    童品德发展的积极影响和遏制其消极影响的教育对策,要求教育工
    作者要转变观念,正确对待儿童的同伴交往和同伴群体;耐心了解
    班级中同伴群体的脉络;将同伴群体中的道德情境引导到课堂上来;
    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教育性的活动以及怎样防患于未然。
Many factors can affect the devolepment of children's morality. If classified in terms of the ages of the persons interacting, the factors can be sorted into adult's influence and peer's influence. We usually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study of the adult's influence (mainly the influence of education). But out of various reasons, the study of the peer's influence is nearly ignored. If some studies can be seen as this kind, most of them focus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whole class instead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spontaneously formed peer group. In fact, the influence of peer group has more advantaged predominance over that of adults and the whole class. At present, most children are in one-child families, they do not have many places and opportunities to play and affiliate with other children. Some children's morality development and mental health are affected by this situation. All this make it more urgent to study the peer group and its influence.
    The methods of the research are mainly documents study,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ing. The research analyzes, investigates and 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peer group upon the children's morality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many predecessors' work.
    Moral cognition, moral emotions and moral behavior are universally recognized three essential elements of morality. The thesis studies the positive influence of peer group up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morality mainly from these three aspects. In the aspect of moral cognit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a child and his peer group enhances the ability of perspective taking (role taking) which is the direct condi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cognition. In the aspect of moral emotions, due to the closeness of the members of a peer group, the feelings and mood caused by
    
    
    
    some affairs can be easily sensed and lead to the corresponding feelings and mood and thus accelerate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empathy experience. At the same time, the reaction of his peer group can enhance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some kind of moral emotions. In the aspect of moral behavior, friendliness and companionship ar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ehavior happened within a peer group, the peer group provides an ideal stage to rehearse the just learnt principles. Furthermore, the interaction with his peer group is an important way to develop his self discipline. In addition, peer group has unsubstitutable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ren's self education. Certainly, peer group is only an essential condition for the children's morality development; its influence is not unrestricted and unlimited. Besides, under some conditions, it has some negative influences.
    The thesis also analyzes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the peer group's influence upon the children's morality development which includes reinforcement, imitation, conformity, etc. At the last part of the thesis, the author proposes some suggestions to utilize the positive influence and hinder the negative influence. The teaching staff should change conceptions and treat correctly the children's intercourse and their peer groups; try to find out the skeleton of the peer group; lead the moral environment of a peer group to the class; organize various abundant educative activities and how to nip in the bud.
引文
[1] Judith Rich Harris(1995).Where is the child's Environment? A Group Socialization Theory of Development, Psychological Review, Vol.102, No.3, 458-489
    [2] 李芹:《论友伴群体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当代青年研究》1991年第1、2期合刊。
    [3] 王新霞:《中学生社会化的排练场》,《教育科学》1999年第2期。
    [4] 张丽华:《试论同辈群体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5] 包兴敏:《同辈群体及其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第2期。
    [6] 陈会昌等:《青少年对家庭影响和同伴群体影响的接受性》,《心理科学》1998第3期。
    [7] 廖红,陈会昌:《中学生对同伴群体和家庭影响力的判断》,《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第4期。
    [8] 柳夕浪主编:《中学生人际交往指导》,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19页。
    [9] 周晓红著:《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331页。
    [10] 傅维利:《学校教育与亚文化》,《教育评论》1997年第6期。
    [11] 班华主编:《现代德育论》,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86页。
    [12] 转引自: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5页。
    [13] 黄向阳著:《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页。
    [14] 林崇德主编:《思想品德教学心理学》,北京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14页。
    [15] 转引自张文新,林崇德:《儿童社会观点采择的发展及其与同伴互动关系的研究》,《心理学报》1999年第4期。
    [16] 郭本禹著:《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教育》,福建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第93页。
    [17] 朱小曼:《情感教育的意识及特殊机制》,《教育研究》1993年第7期。
    [1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
    [19] 金盛华,张杰著:《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41页。
    [20] 转引自张丽华:《试论同辈群体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锦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2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5页。
    [22] 李丹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511页。
    [23] 转引自 戚万学:《活动道德教育论》(博士论文,1994),第78页。
    [24] 转引自钟启泉,黄志成编著:《西方德育原理》,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97页。
    [25] 同注23,第79页。
    [26] 章志光,金盛华主编:《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99页。
    [27] 孙抱弘:《人性特点、社会伦理的层次性与青少年的教化——当代生物学、社会学对于青少年社会规范教育的启示》,《当代青年研究》2002年第4期。
    [28] 李铮,姚本先主编:《心理学新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版,第210页。
    [29] 方晓义:《青少年最亲密同性友伴的相似性》,《心理学报》1997年第3期。
    [30][31] 韦彦,庞丽娟:《论强化在儿童社会行为发展中的作用与运用》,《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第1期。
    [32] [日]崛内敏著,谢艾群译:《儿童心理学》,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161页。
    [33] 张博:《论幼儿交往生活的缺失》,《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34] 荆建华:《同伴交往在小学生主体性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初探》,《教育科学》1999年第1期。
    [35] 朱小曼著:《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7页。
    [36] 转引自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29页。
    
    
    (1)鲁洁,吴康宁主编:《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2)吴康宁著:《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3)邵瑞珍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4)肖文娥著:《德育心理学》,花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5)林崇德主编:《思想品德教学心理学》,北京出版社,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6)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7)[日]古烟和孝编,王康乐译:《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8)刘金花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9)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10)李伯黍主编:《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11)[瑞士]让.皮亚杰著,傅统先,陆有铨译:《儿童的道德判断》,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
    (12)[美]班尼(Mary A.Bany),约翰逊(Lois V.Tohnson)著,邵瑞珍等译:《教育社会心理学》,云南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3)申永荷主编:《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4)章志光主编:《社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15)鲁洁,王逢贤主编:《德育新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16)柳夕浪主编:《中学生人际交往指导》,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7)李铮,姚本先主编:《心理学新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18)朱本:《榜样与榜样教育》,《教育研究》1994年第3期。
    (19)刘晓东:《儿童道德发展需要智慧条件和社会性刺激条件》,《教育科学》1998年第2期。
    (20)高峰:《促进儿童道德的自然生长—威廉.丹蒙的(有道德的孩子)一书简介》,《比较教育研究》1998年第6期。
    (21)刘晓东:《儿童道德发生新论》,《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第6期。
    (22)左其沛:《品德心理的形式与德育的科学化》,《教育研究》1990年第7期。
    (23)庞丽娟等:《论儿童合作》,《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年第1期。
    (24)荆建华:《同伴交往在小学生主体性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初探》,《教育科学》1999年第1期。
    (25)宫必京:《班级和同辈群体的比较研究》,《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
    
    年第3期。
    (26)缪兴秀:《德育应贴近生活世界》,《班主任之友》2000年第12期。
    (27)金盛华:《当代青少年同辈交往的影响机制及其引导》,《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第5期。
    (28)吴永军:《同辈团体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教育评论》1991年第6期。
    (29)余逸群,张弘平:《中学生伙伴群体与教育——北京市中学生伙伴群体的调查研究》,《青年研究》1995年第10期。
    (30)张健,孙叙宝:《关于中学生友伴群体的调查》,《教育科学》1989年第2期。
    (31)常宇秋,岑国桢:《霍夫曼的道德移情及其功能述略》,《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心)2001年第4期。
    (32)何怡芳,廖广桃:《学生同伴群体及教育引导对策》,《湖南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4期。
    (33)吕刚:《重视现代青少年的伙伴群体行为》,《青少年导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中心)2002年第3期。
    (34)高春芳,蒋娴:《中学生非正式群体与德育》,《教育科学》1991年第3期。
    (35)冯建军:《论当代学校教育中的道德学习》,《教育评论》2002年第2期。
    (36)张博:《论幼儿交往生活的缺失》,《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37)侯春在:《儿童社会化发展中的隐性模仿》,《教育科学》2002年第8期。
    (38)徐湘荷:《同伴交往对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第10期。
    (39)徐湘荷:《中学生同伴交往与个性发展》,《中学教育》2002年第10期。
    (40)徐湘荷:《中学生同辈群体及其教育引导》,《中小学教育研究》2002年第5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