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初中生同伴交往障碍特征与教育对策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初中生正处于十一、二岁到十四、五岁的少年期。这是人生发展的
    重要阶段,也是人一生身心变化最为显著的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竞
    争的激烈,学习压力的增大,初中生面临着许多困扰,其中同伴交往障
    碍问题是困扰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
     本文在广泛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文献法、访谈法,通过对目前初中
    生同伴交往现状的分析,发现初中生同伴交往障碍的现状比较严峻。在
    把握现状的基础上,归纳出目前初中生同伴交往障碍的基本特征为:初
    中生异性同伴交往障碍问题突出;初中生同伴交往障碍存在年级和性别
    差异;初中生同伴交往障碍与学习成绩呈正相关;发生同伴交往障碍
    初中生自我认知存在严重偏差;发生同伴交往障碍的初中生具有较强的
    交友动机,但交往比较被动。
     本文分析了造成初中生同伴交往障碍的主、客观原因。在客观方面
    主要是:独生子女增多,不良家庭因素的影响;不良伙伴群体的影响;
    对新学习环境中人际交往的不适应。在主观方面主要是:初中生身心发
    展的不成熟;不良的个性心理品质;不良的交往意识。
     本文针对以上特征及原因,并根据目前初中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
    以下七个方面的教育对策,即加强青春期教育,慎重对待异性“同伴”;
    对交往障碍学生进行自我认知教育;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友谊观教育;对
    学生进行因人制宜的交往辅导,使学生撑握一定的交往艺术;利用班内
    良好的“伙伴群”,加强对交往不良学生的群体影响;开展丰富多彩的
    课外活动,提供良好的交友机会和氛围;创设健康的交往环境,形成家
    校教育合力。
The pupils in middle school are in adolescence. It抯 an important stage in life as well
     as a changing physically and mentally period in lif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imes,
     more competition and pressure of study, they face a lot of puzzling problems. And the
     obstacles of communication among classmates in one of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pupil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n the base of large investigation and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reading materials,
     visiting and talking, It is found that the obstacles of communications among classmates
     are serious. The author sums up the features of the above obstacles as following: the
     obstacle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boys and girls are serious;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grades and sex for the pupils?obstacles of communication; the obstacles of
     communication have close relation with the pupils learning outcomes; the
     self-recognition of those who have above obstacles exits serious problems; their
     communication is often passiv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reasons for those obstacles. The
     objective factors are: one-child family and the negative influence of the family; negative
     influence of companion; couldn抰 suit the 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new environment.
     The subjective factors are: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s still not mature; negative psychological personality; unproper communication
     consciousness.
     According to the above features and reasons, according to the reality of current
     situation in middle schools, the article puts forward seven educational suggestions:
     strengthen adolescent education, be careful when communicate with girls; provide
     correct friendship education; provide self梤ecognition to the students who have the
     obstacles of communication; give guidance to pupils communication individually, by
     using the good companion-group in class, give much more influence to those who have
     obstacles in communication; develop plentiful out-of-class activities, providing good
     opportunities to make friends; provide a good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trying to get
     the support from the family.
引文
[1] 李梅:《初中生的学业归因倾向与问题行为》,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2年第3期,第81页。
    [2] 付建斌:《中学生常见心理障碍、成因及其防治》,载《四川心理科学》1997年第2期,第1—3页。
    [3] 转引自申续亮等:《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进展》,渐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86页。
    [4] 黄煜峰、雷雳:《初中生心理学》,渐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67页。
    [5] 申续亮等:《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进展》,渐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286页。
    [6] 邹泓:《同伴关系的发展功能及影响因素》载《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年第2期。
    [7] D. J, Townsend,Research in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91, 1980.
    [8] Margalit. M. BenDov 1.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social environments: Kibbutz versus city comparisons of loneliness and social compet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1995,18(3):532—540.
    [9] Luftig R. J, Children's lonliness, perceived ease in making friends and estimated social adequacy:Development and social metacognition. Child Study Journal, 1987,17:35—39.
    [10] 柳夕浪:《中学生人际交往指导》,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第177页。
    [11] 陈欣银等:《同伴关系与社会行为:社会测量学分类方法在中国儿童中的适用性研究》,载《心理科学》,1994年第4期总第17期,第198—204页。
    [12] 柳夕浪:《中学生人际交往指导》,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第一版第27页。
    [13] 鱼霞:《情感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4月第一版,第67-68页。
    [14] 吴增强:《现代学校心理辅导》,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18页。
    [15] 王云田:《青春期的健康教育是青少年的必修课》,载北京《工人报》,1999年2月24日。
    [16] 郭勇:《女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分析》,载《青年研究》,1999年第7期。
    [17] 李梅:《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3期。
    [18] 谢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1987年第4期,第26-30页。
    [19] 袁立新、刘丽华:《家庭因素对初二学生社交地位的影响》,载《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20]邹泓:《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载《心理学报》2000年第1期总第32期,第59—62页。
    [21]朱志勇、范晓慧:《家庭影响学生在班级中交往的社会学分析》,载《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年第1期,第23—25页。
    [22]余逸群、张弘平:《中学生伙伴群体与教育》,载《青年研究》,1998年第10期,第40-45页。
    [23]陈利:载《上海教育科研》,1989年第二期,第36页。
    [24]胡启先等:《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第204页。
    [25]张智钧:《中学生羞涩心理调查分析》,载《教育研究与实验》,1992年第3期,第40页。
    [26]周吉太:《当前中小学德育教育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载《湖南社会科学》,1992年第5期,第47页。
    [27]蒋有慧:《教育研究》,1991年第三期,第28页。
    [28]王云田:《中小学教育》,人大报刊复印资料,1999年第4期,第57页。
    [29]漆鸣:《中学生的人际关系与班级管理》,载《江西教育》,1987年第7-8期,第5-6页。
    [30]田涛、廖雅珍、粟莹:《流行文化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与我们的对策》,载《教育科学通讯》,1987年第2期,第22页。
    [31]徐保均:《论校风的作用、要素及其培养》,载《教育科学》,1989年第四期,第29页。
    [32]李学农:《中学班级文化建设》,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8月,第156页。
    [33]黄正翠:《关于重庆市部分中小学生家庭关系与子女教育的调查分析》,载《青年探索》,1999年第一期,第38页。
    
    
    1、郑日昌:《中学生心理诊断》、《中学生心理卫生》,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版。
    2、林振海、陈传锋:《中学心理学》,1997年8月第三次印刷。
    3、周宏、高长梅、白昆荣等:《学校心理教育全书》,九洲图书出版社,1998年6月。
    4、孙永清、马仁真:《学生情商与非智力因素培养训练实用全书》,人民中国出版社,1998年
    5、胡启先、易法建、毛晋平等:《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
    6、张治灿、谢小庆等:《洞察人生——心理测量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2月。
    7、陈雪枫、莫雷:《心理自测》,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11月。
    8、许其端:《中学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2月。
    9、徐胜三;《中学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2月。
    10、黄煜峰、雷雳:《初中生心理学》,渐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4月。
    11、王世清:《中学生心理与调适》,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年3月。
    12、B.瑞文,J,儒本著,刘永和编译:《社群心理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年3月。
    13、孙云晓、卜卫:《培养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
    14、董奇:《开发人生——心理发展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
    15、易锦海、李晓玲:《交际心理学》,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
    16、申继亮、李虹、夏勇、刘立新:《当代儿童年青少年心理学进展》,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4月。
    17、詹姆斯.O.卢格著,陈德民、周国强、罗汉等译:《人生发展心理学》,1996年12月。
    18、王庆君:《人际关系的奥秘》,水利电力出版社,1988年8月。
    19、陈家麟、赵平歌:《中学生心理咨询》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8月。
    20、张文新:《独生与非独生青少年父母教育方式的比较研究》,《山东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
    21、邹泓等:《中学生友谊、友谊质量与同伴接纳的关系》,《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22、张松:《论初中生与父母关系之调适》,《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23、梁玉芝、李秀英:《初中生孤独感及其教育对策浅议》,《黑龙江教育》,1999年第1期。
    24、郭勇:《女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分析》,《青年研究》,1999年第7期。
    25、骆风、王志超:《为什么中小学学生品德得分随年级增加反而逐渐下降》,《江西教育科研》,1999年第4期.
    26、乔建中、严邦宏等:《中学生情绪性素质的调查报告》,《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27、邓庆林、吴悦:《如何与人交往》,《解放军健康》,1999年第5期。
    28、符永平:《中学生团干部交往能力障碍与对策研究》,《教学与管理》,1999年第7期。
    29、王晓茜:《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对策》,《辽宁教育》,1999年第5期。
    30、解军:《中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31、姚燕平:《关于当前中学生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江西教育科研》,1999年第2期。
    32、曹丽娟,赵凤民:《浅谈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消极影响及克服对策》,《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第5期。
    33、袁立新、刘丽华:《家庭因素对初二学生社交地位的影响》,《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34、李淑荣:《试析独生子女突出弱点产生的原因》,《中小学教师培训》小学版,1998年第1期。
    35、张德、赫文彦:《改善家庭人际关系 发挥家庭教育潜力》,《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36、黄伟:《谈谈交往教育》,《普教研究》,1997年第1期。
    37、乔永平、李瑞阁:《浅谈青春期教育问题》,《中等医学教育》,1997年第1期.
    38、刘连义:《把握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39、宋书泽:《中学生早恋的预防和对策》,《山东教育科研》,1999年第2-3期。
    40、张智钧:《中学生羞涩心理调查分析》,《教育研究与实验》,1992年第3期。
    41、漆鸣:《中学生的人际关系与班级管理》,《江西教育》,1987年7-8期。
    42、李春超:《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及疏导》,《辽宁教育》,1997年第1期。
    43、俞国良、辛自强、罗晓路:《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家庭功能的关系》,《心理学报》,2000年第1期。
    
    
    
    44、白丽辉:《中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心态及对策》,《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年第9期。
    45、绳惠玲、魏航英:《初中生同伴交往障碍的特点研究》,《人民教育》,1999年第5期。
    46、汪蕙萱、尹丽君等:《9岁—12岁儿童人际关系发展研究》,《人民教育》,1999年第5期。
    47、李辉、李尚孝、李恒荣:《初中生友谊心理发展特点的研究报告》,《教育研究》,1988年第8期。
    48、Cassidy J. Asher S . R : Loneliness and peer relations in young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1992,63:350—365.
    49、Doll.B.Evaluating parental concerns about children's friendships. Joumal of School Psychology, 1993,31:431—447.
    50、Bierman K.L, Smoot D. L, Linking family characteristics with poor peer relations: The mediating role of conduct problems. Journal of Abnomal Child Psychology, 1991,19(3):341—35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