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语文教育中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初探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当今社会,大众文化已渐渐深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对语文教育也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引起了语文教育研究者和工作者的关注和研究。然而,语文教育研究者研究大众文化的势头超过了精英文化,且语文教育领域缺少“语文教育中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研究。
     本文试图从“内容”、“受众”、“时间”等角度初步探讨语文教育中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主要以语文教材中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为研究对象,并统计分析2004年人教版教材中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构成情况。
     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在综述国内外文化、教育、语文教育领域对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本文试图建构“语文教育中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基本内涵;第二章考察语文课程标准中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体现程度;第三章在综述语文教材中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研究基础上,试图建构语文教材中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研究;第四章以2004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为例,统计分析语文教材中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构成情况;第五章在前文初步探究语文教育中的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后,针对有关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Nowadays, popular culture has gradually involved in students 'daily life, which also makes impact on Chinese education. This phenomenon has attracted Chinese researchers and teachers' attention. However, study on the elite culture is more popular than elite culture, and it lacks study in " the elite cul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in Chinese education ".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discuss"the elite cul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in Chinese edu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nt", "audience" and "time", which take "the elite cul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in Chinese textbook" as a research object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se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xtbook (experimental) published by the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in 2004.
     The whole thesis is constituted by five chapters. In the first chapter, the thesis attempts to construct the meaning of the elite cul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in Chinese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research summary on elite cul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in the field of culture, education, Chinese education. Chapter Two is aimed to study how the elite cul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reflect in the curriculum standards. Chapter Three attempts to construct research on "the elite cul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in the Chinese textbooks" based on research summary. In Chapter Four, based on senior high school Chinese textbooks published by the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in 2004, the thesis make and analyz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elite cul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in Chinese textbook. Chapter Five makes some recommendations to tackle the problem through studying" the elite cul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in Chinese education " preliminarily.
引文
1 参见陈滔娜:《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人教版)的文化分析》,华东师范大学,2000级硕士论文
    1 参见付德根:《英国精英文化批判》,《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2 参见赵国新:《英国文化研究的起源述略》,《外国文学》2000年第5期。
    1 参见陆扬:《读阿诺德的<文化与无政府状态>》,《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2 杨击:《雷蒙·威廉斯和英国文化研究》,《现代传播》双月刊,2003年第2期。
    1 参见徐勇:《大众文化:词语的政治性》,《文艺评论》2006年第5期。
    2 参见金民卿:《大众文化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第12页。
    1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第一部,商务印书馆,1979年10月,第670页。
    2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2部,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6月第一版,第1377页。
    3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编:《辞源》第三部,商务印书馆,1979年10月,第2388页。
    4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9部,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年6月第一版,第218页。
    5 参见陈志华、曾斌:《何为“大众”》,《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6 毛泽东著:《毛泽东选集(三)》,人民出版社1969年,第812页。
    1 高丙中:《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中国文化的群体差异及其变迁》,《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2期。
    2 邹广文:《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1 陈平原著:《当代中国人文观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第6页。
    2 王一川著:《大众文化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27页。
    1 参见阮小波:《90年代以来中国大众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浙江师范大学,2006级硕士论文。
    2 陈刚著:《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22页。
    3 黄会林著:《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7页。
    4 金民卿著:《大众文化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第34页。
    1 王一川著:《大众文化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8页。
    2 陶东风著:《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73页。
    1 郑金洲著:《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6页。
    2 参见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1 参见路易·多洛:《个体文化与大众文化》,黄建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2 路易·多洛著:《个体文化与大众文化》,黄建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72页。
    3 路易·多洛著:《个体文化与大众文化》,黄建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88页。
    4 参见孙建荣、冯建华:《美国教育与美国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 蒋径三编著:《文化教育学》,商务印书馆,[19--?]。
    2 杨杏庭编:《文化教育学概论》,南京国立编译馆,民国30[1941]。
    3 钱穆著:《文化与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4 韦德懋著:《教育与文化》,台北华欣文化事业中心,中华民国六十四年三月。
    5 徐宗林著:《文化与教育》,台北文景出版社,民国68[1979]。
    6 田培林著:《教育与文化》,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民国74[1985]。
    7 刁培萼著:《教育文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8 肖川著:《教育与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
    9 张君昌:《大众文化与青少年教育》,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年。
    10 傅维利、刘民著:《文化变迁与教育发展》,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
    1 傅维利、刘民著:《文化变迁与教育发展》,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203页。
    2 孙俊三、谢丽玲著:《当代大众文化与青少年美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3 孙俊三、谢丽玲著:《当代大众文化与青少年美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5页。
    4 郑金洲著:《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1 郑金洲著:《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92页。
    1 曹明海、张秀清著:《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2 金元浦:《重新审视大众文化》,《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
    3 曹明海、张秀清著:《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04页。
    4 曹明海、张秀清著:《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4页。
    1 区培民著:《大众文化与青少年成长》,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
    2 陈刚著:《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作家出版社,1996年,第22页。
    3 区培民著:《大众文化与青少年成长》,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8页。
    1 朱绍禹:《语文教材文化建设和理论研究》,《课程·教材·教法》1995年第6期。
    1 陈刚著:《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作家出版社,1996年。
    2 马尔库塞:《单面人》,左晓斯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50页。
    3 马尔库塞:《单面人》,左晓斯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8页。
    4 洛文塔尔:引自《现代美学新维度》,北京大学出版社,第397页。
    1 参见黄会林:《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1 参见金民卿:《大众文化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版,第38页。
    1 参见《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 参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1 胡疆锋:《不能没有你--谈语文课程目标与大众文化》,《教学月刊》中学版,2003年第3期。
    1 胡疆锋:《不能没有你--谈语文课程目标与大众文化》,《教学月刊》中学版,2003年第3期。
    1 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56页。
    2 参见吴双:《大众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华东师大硕士论文,2005年。
    3 刘旭东:《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
    4 参见徐鹏、吕游:《大众文化:一种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学研究》,2005年第11期。
    1 参见吴康宁:《课程社会学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
    2 王有升:《我国现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科书(人教版)的文化构成分析》,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第1期。
    3 参见吴永军:《课程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第138页。
    2 朱绍禹:《语文教材文化建设和理论研究》,《课程·教材·教法》,1995年第6期,第23页。
    3 参见顾黄初、黄光硕主编:《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4 参见黄光硕:《语文教材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1 参见陈滔娜:《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人教版)的文化分析》,华东师大硕士论文,2000年。
    1 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第66页。
    2 参见吴双:《大众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华东师大硕士论文,2006年。
    3 参见邹少军:《大众文化视角下的语文课程建设》,华中师大硕士论文,2006年。
    1 参见徐慧林与吴凌英:《大众文化何去何从--审视多元文化视野下的语文困境之一》,《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8期。
    2 参见《北京晨报》,2005年4月5日,转引自新浪网。
    1 参见颜青:《浅淡大众文化在语文教育资源中的开发策略》,《科教文汇》2006年第3期。
    2 参见罗美洁与熊昌萍:《大众文化与语文课程》,《河北教育》2006年第2期。
    3 参见徐鹏与吕游:《大众文化:一种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现代语文》2005年第11期。
    1 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18页。
    2 参见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3 范伯群:《通俗文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第15页。
    1 参见张贞:《中国大众文化之日常生活研究》,文艺学博士,华中师大博士论文,2006年。
    2 参见李小娟主编:《走向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人民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第50页。
    1 蔡翔著:《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学林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20页。
    2 鲁迅:《呐喊》自序,《鲁迅文集精读本》,钱理群、金宏达选编,中国华侨出版社2004年,第25页。
    1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文集精读本》,钱理群、金宏达选编,中国华侨出版社2004年,第227页。
    2 茅盾:《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茅盾文艺杂论集》(上),上海文艺出版社,第520页。
    3 参见许子东:《重读<日出>、<啼笑因缘>和<第一炉香>》,《文艺理论研究》1995年第6期。
    1 参见易文翔、残雪:《灵魂世界的探寻者--残雪访谈录》,《小说评论》2004年第4期。
    2 参见易文翔、残雪:《灵魂世界的探寻者--残雪访谈录》,《小说评论》2004年第4期。
    3 参见王先霈、於可训主编:《80年代中国通俗文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第1版,第6页。
    1 吴曰法:《小说家言》,转引自《通俗文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5页。
    2 《闲情偶寄》,《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七,转引自《80年代中国通俗文学》,第262页。
    3 范伯群:《通俗文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83页。
    4 杨春时等:《文学概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94页。
    1 陶东风:《世俗化时代文艺的消遣娱乐性》,《文艺争鸣》1996年第3期。
    2 张爱玲:《自己的文章》,《流言》,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第17页。
    1 李小娟主编:《走向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317页。
    2 蔡翔著:《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学林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第22页。
    3 参见范伯群:《通俗文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
    4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中国出版集团商务印书馆,2005年1月版,第9页。
    1 袁行霈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1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中国出版集团商务印书馆2005年1月版,第2页。
    2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中国出版集团商务印书馆2005年1月版,第2页。
    1 徐圻:《冲突中的交融》,《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5期。
    2 高丙中:《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中国文化的群体差异及其变迁》,《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2期。
    1 王晶著:《西方通俗小说类型与价值》,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页。
    2 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中国出版集团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4页。
    3 杨春时:《中国感性现代性的缺失与通俗文学的合法性的不足》,《文艺争鸣》2007年第9期。
    1 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2页。
    2 参见黄禄善、刘培骧主编:《英美通俗小说概述》,上海大学出版社,1997年。
    3 黄禄善、刘培骧主编:《英美通俗小说概述》,上海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页。
    1 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68页。
    1 孙妮娜:《大众文化与语文教育--孙文宪教授访谈论》,《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5期。
    2 张雪辉:《大众文化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策略》,《中学语文》2007年第12期。
    1 方林建编辑:《拒绝平庸的语文课-上海市复旦中学语文校本教材解读》,《当代学生》2005年第8期。
    2 参见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88页。
    3 王晶:《西方通俗小说类型与价值》,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32页。
    4 杨春时:《中国感性现代性的缺失与通俗文学合法性的不足》,《文艺争鸣》2007年第9期。
    1.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作家出版社,1996年。
    2.黄会林,《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3.金民卿,《大众文化论》,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
    4.王一川,《大众文化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5.陶东风,《当代中国的文化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6.陈平原,《当代中国人文观察》,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
    7.邹进,《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山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
    8.路易·多洛著,黄建华译,《个体文化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9.孙建荣、冯建华,《美国文化与美国教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10.郑金洲,《教育文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
    11.傅维利、刘民,《文化变迁与教育发展》,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
    12.孙俊三、谢丽玲,《当代大众文化与青少年美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
    13.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14.曹明海、陈秀春,《语文教育文化学》,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年。
    15.区培民,《大众文化传播与青少年成长》,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
    16.崔允漷,《校本课程开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17.刘旭东,《课程的价值取向研究》,甘肃教育出版社,2002年。
    18.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19.吴康宁,《课程社会学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
    20.吴永军,《课程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21.顾黄初、黄光硕主编,《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22.黄江硕,《语文教材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23.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
    24.范伯群,《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年。
    25.范伯群,《通俗文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26.李小娟主编,《走向中国的日常生活批判》,人民出版社,2005年。
    27.蔡翔,《日常生活的诗情消解》,学林出版社,1994年。
    28.马积高,《中国古代文学史》,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
    29.钱理群、金宏达选编,《鲁迅文集精读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4年。
    30.张爱玲,《流言》,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
    31.郑振铎,《中国俗文学史》,中国出版集团商务印书馆,2005年。
    32.王先霈、於可训等编,《80年代中国通俗文学》,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33.范伯群,《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
    34.王晶,《西方通俗小说类型与价值》,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
    35.黄禄善、刘培骧主编,《英美通俗小说概述》,上海大学出版社,1997年。
    36.托马斯·英奇编,《美国通俗文化简史》,漓江出版社,1988年。
    1.付德根,《英国精英文化批判》,《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2.赵国新,《英国文化研究的起源述略》,《外国文学》2000年第5期。
    3.陆扬,《读阿诺德的<文化与政府状态>》,《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4.杨击,《雷蒙·威廉斯和英国文化研究》,《现代传播》双月刊2003年第2期。
    5.徐勇,《大众文化:词语的政治性》,《文艺评论》2006年第5期。
    6.陈志华、曾斌,《何为“大众”》,《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7.高丙中,《精英文化、大众文化、民间文化:中国文化的群体差异及其变迁》,《社会科学战线》1996年第2期。
    8.邹广文,《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9.胡疆锋,《不能没有你--谈语文课程目标与大众文化》,《教学月刊中学版》2003年第3期。
    10.吴双,《大众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华东师大硕士论文,2006年。
    11.徐鹏、吕游,《大众文化:一种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语文教学研究》2005年第11期。
    12.朱绍禹,《语文教材文化建设和理论研究》,《课程·教材·教法》1995年第6期。
    13.王有升,《我国现行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科书(人教版)的文化构成分析》,《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年第1期。
    14.吴双,《大众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华东师大硕士论文,2006年。
    15.邹少军,《大众文化视角下的语文课程建设》,华中师大硕士论文,2006年。
    16.徐慧林、吴凌英,《大众文化何去何从--审视多元文化视野下的语文困境之一》,《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年第8期。
    17.颜青,《浅淡大众文化在语文教育资源中的开发策略》,《科教文汇》2006年第3期。
    18.罗美洁、熊昌萍,《大众文化与语文课程》,《河北教育》2006年第2期。
    19.张贞,《中国大众文化之日常生活研究》,华中师大博士论文,2006年。
    20.陶东风,《世俗化时代文艺的消遣娱乐性》,《文艺争鸣》1996年第3期。
    21.杨春时,《中国感性现代性的缺失与通俗文学的合法性的不足》,《文艺争鸣》2007年第9期。
    22.徐圻,《冲突中的交融》,《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98年第5期。
    23.刘旭东,《文化视野中课程的价值取向》,《教育评论》1997年第6期。
    24.孙妮娜,《大众文化与语文教育--孙文宪教授访谈论》,《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5期。
    25.张雪辉,《大众文化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策略》,《中学语文》2007年第12期。
    26.方林建编辑,《拒绝平庸的语文课-上海市复旦中学语文校本教材解读》,《当代学生》2005年第8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