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大语文视野的大众文化资源应用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八、九十年代之交,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剧变,大众文化它全方位地放逐并且取代了八十年代的相对准‘精英’文化,而成为这个社会当中最主流的、最强有力的文化建构力量,大众文化在我们当代生活当中无所不在。当我们在讨论大众文化该不该进入课堂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包含着这样一个事实:大众文化已经存在于我们的课堂,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不应该一味回避、批评。我们应该以一种虚怀若谷、海纳百川的态度去审视、挖掘它。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两个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部分的说明中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课程标准中所述的当代文化、多元文化、多样文化,既应该包括主导文化、精英文化,也包括正在蓬勃发展的大众文化。因此贯彻落实两个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语文课程中积极引进大众文化,完全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的培养目标。
     本研究认为,尽管大众文化自身存在着一些弱点和不足,但对此采取开放的、民主的、宽容的态度,有选择地、有控制地将其中有益的东西引入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还是值得探索的。本文尝试运用建构主义理论、潜在课程理论的研究成果,结合语文课程的新理念,通过多视角的研究,深入了解大众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影响,从文化的层面对语文课程进行分析。全文提出了大众文化进入语文课程合理性的三点理由:一是尊重多样文化的需要;二是关注学生生活世界的需要;三是丰富课程内容的需要。随后,本文对大众文化作为课程内容资源、方式方法资源、课型资源的课程元素作了具体的分析,在深入分析大众文化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大众文化课程资源的价值判断标准和开发利用的原则、策略,并从操作层面提出了大众文化类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一是采用主题的形式把大众文化引入语文活动课程、选修课程、校本课程中;二是以比较、对接等方式把大众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三是经过鉴别、筛选、净化,优秀的大众文化文本可以直接进入教材体系。本文还列举了几个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将大众文化引进语文课程后应注意的问题。
At the late 1980s and early 1990s, along with the dramatic changes in China, popular culture exiled and took the place of expectant "elite" culture, became the most mainstreaming and powerful cultural construction forces. Nowadays popular culture is everywhere in our life. As a unit of society, school is inevitable influenced by popular culture. When we are discussing popular culture should enter the classroom or not, it already contains such a fact: mass culture already exists in our classrooms, and have penetrated into our language teaching. As language educators, we should not avoid and criticize constantly. We should take a humble and compatible attitude to examine and tap it.
     Two course standards "Chinese course standard of high school (experimental)" and "Chinese course standard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test version)" explai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urriculum resources. They point out that Chinese course resources include classroom teaching resources and extra-curricular learning resources, such as: textbooks, other books, newspapers, magazines, films, television, radio, internet, various advertising signs, and so on. Contemporary culture and diversified culture described in course standards include not only dominant culture and elite culture, but also that popular culture which is growing vigorously. Thus implementing requirements of two Chinese course standards, introducing popular culture to the Chinese curriculum is fully consistent with the basic concept and training objectives of the current curriculum reform.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at despite of weaknesses of popular culture, it's still worth introducing some useful things to our Chinese teaching by taking open, democratic and tolerant attitude and using the selective and controlled way.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use Constructivist Theory, the study outcome of potential course theories, combines with new concept of Chinese course, finds out influences of popular culture in middle school's Chinese teaching, analyses the Chinese course from the plane of culture. The article proposes three rational reasons of why popular culture should access to the Chinese course: first, needs of respecting diversified culture; second, needs of concerning about the living world of students; third, needs of making curriculum richer. The article analyses popular culture in details as curriculum content resources, means resources and course element. Inquires into the value judging criteria, principle and strategies in development of popular culture course resource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features of popular culture as Chinese course resources. Then puts forward ways i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popular culture as Chinese course resource from the operational level: first, leading popular culture into activity course, elective course and school-based course using the theme form; second, mixing popular culture together with Chinese course teaching by the way of comparing and linking up; third, choosing excellent text of popular culture into teaching materials system by distinguishing, screening and purifying. The article analyses several listed teaching cases and posing problems which 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after introducing popular culture to Chinese curriculum.
引文
①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四卷).[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P649.
    ① 区培民.语义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P63.
    ① 金青山.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特征.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01).P108-109.
    ① 吴也显.潜在课程初探[J].教育研究.1987.11.
    ② 郑金洲.隐蔽谋程:一些埋论上的思考[J].外国教育动态.1989.1.
    ③ 靳玉乐.潜在课程论[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33~34
    ④ 班华.隐性课程与个性品德形成[J].教育研究.1989.12.
    ⑤ 刘佛年.关于当前教育改革中的几个问题[J].中学教育.1987.3.
    ① 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P121.
    ② 贾克水.隐性教育概念界定及本质特征[J].教育研究.2000.8.
    ① (孙义宪,孙妮娜.大众义化与语义教育——孙文宪教授访谈录.语义教学与研究,2002,(09).
    ① 崔峦.《语文课程标准》问答[J/OL].见: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学科教育-小学语文-大纲·课标-课标解读 http://www.pep.com.cn/200212/ca31819.htm 2002-11-26
    ② 王锋.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涵[J] 陕西教育,2002,(3):27-28
    ③ 周慧霞.《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比较[J/OL].见: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学科教育-小学语文-大纲·课标-课标解读 http://www.pep.com.cn/200212/ca 31841.htm 2002-11-26
    ④ 杨再隋.《语文课程标准》的新思路.[J/OL].见: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学科教育-小学语文-大纲·课标-课标解读 http://www.pep.com.cn/200212/ca 31830.htm 2002-11-26
    ① 肖细白.大语文与小课堂——对语文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J].2002年8月第22卷第2期.P84-86.
    ② 叶圣陶.文章例话.[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③ 刘国正.课程·教材·教法.[J].1992,(09).
    ④ 冯恩洪.人民教育.[J].2000,(02)
    ① 关于“课程”的多样化界定和梳理,可参考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P2-3.以及[美]乔治.A.比彻姆.课程理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6.
    ② 关于“文化”的多样化界定和输理,可参考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P1-3.以及邹广文.人类文化的流变与整合.[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P3-10.
    ③ 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P180.
    ④ 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P159.
    ① 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P179.
    ② 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P181
    ③ 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P149.
    ④ 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P181.
    ① 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P154.
    ② 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P182
    ③ “主体间性”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提出的一个概念,他主张以“主体间性”代替“主体性”。“主体间性”在承认个体主体的同时,突出主体共存、合作和互惠。个体主体与周围的主体之间发生着平等沟通的交互对话关系。因此“主体间性”又可称为“交互主体性”。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则是一种主体间性的多重对话。
    ④ 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P183.
    ⑤ 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P52.
    ⑥ 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P146.
    ① J.R.坎托.文化心理学.[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P166.
    ① 区培民.大众文化传播与青少年成长.[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版.P49-53.
    ② 罗美洁,熊昌萍.大众文化与语文课程.[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6.(02).P38-39.
    ① 区培民.大众文化传播与青少年成长.[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版.P95
    ② 区培民.大众义化传播与青少年成长.[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版.P101-102
    ① 刁培萼.教育文化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P428.
    ① 张曦.电视节目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原因分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8月.第9卷第4期.P96.
    ① 乔晖.走在网络中的语文教学.[J].2007.(10).P53-54.
    ① 许文郁等.大众文化批评.[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P84.
    ① 罗美洁,熊昌萍.大众文化与语文课程.[J].河北教育.2006,(02).
    ① 李金蓉.当代多元文化的冲突与互补.[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② 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版,P151-152.
    ① 曾鸣.语文课堂与大众文化.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19).P51
    ① 陈正祥.大众文化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及对策.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4,(06).P12
    ① 童庆炳.语文与流泪.[J].语文教学通讯,2000,(3-4).
    ① 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① 颜青.浅谈大众文化在语文教育资源中的开发策略.[J]科教文汇.2006.(03).P39-40.
    ① 徐鹏,吕游.大众文化:一种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J].现代语文,2005,(11):P46-47.
    ① 该案例资料原型来源于:林峰弟.周杰伦与唐诗宋词[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5,(2):62—63.此处根据本研究思路由笔者作了较大的改动。
    ① 《广告》教学设计http://post.baidu.com/f?kz=150196752
    ① 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第一课时)教学设训.青岛市教育科研网http://www.qdedu.gov.cn/jiaoks/admin/discourse/discourse_show.asp?id=517
    ① 罗美洁,熊昌萍.大众文化与语文课程.[J].河北教育(综合).2006.(02).P39.
    [1] 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2] 区培民.大众文化传播与青少年成长.[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3] 靳玉乐.潜在课程论[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6.
    [4] 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 叶圣陶.文章例话.[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6]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7] [美]乔治.A.比彻姆.课程理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8] 张岱年,方立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 邹广文.人类文化的流变与整合.[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10] 曹明海,张秀清.语文教育文化过程研究[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11] 鲁洁.教育社会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P159.
    [12] 刁培萼.教育文化学.[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13] J.R.坎托.(王亚南等译)文化心理学.[M].云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4] 许文郁等.大众文化批评.[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
    [15] 吴刚平.校本课程开发.[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年11月版.
    [16] 黄会林《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M].北京师大出版社,1998年9月第1版。
    [17] [美]约翰·菲斯克著,杨全强译《解读大众文化》.[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1版。
    [18] 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3月版。
    [19] 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0] 钟启泉《课程设计基础》.[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10月第1版。
    [21]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年4月第1版。
    [22] 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第1版。
    [23] 区培民《语文教师课堂行为系统论析》.[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24] 吴庆麟《认知教学心理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8月版。
    [25] 倪文锦、欧阳汝颖《语文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版。
    [1] 金青山.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实践特征.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7.(01)
    [2] 吴也显.潜在课程初探[J].教育研究.1987.11.
    [3] 郑金洲.隐蔽课程:一些理论上的思考[J].外国教育动态.1989.1.
    [4] 贾克水.隐性教育概念界定及本质特征[J].教育研究.2000.8.
    [5] 孙文宪,孙妮娜.大众文化与语文教育——孙文宪教授访淡录.语文教学与研究,2002,(09).
    [6] 肖细白.大语文与小课堂——对语文课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J].2002年8月第22卷第2期.
    [7] 刘国正.课程·教材·教法.[J].1992,(09).
    [8] 冯恩洪.人民教育.[J].2000,(02)
    [9] 罗美洁,熊昌萍.大众文化与语文课程.[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6.(02).
    [10] 张曦.电视节目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原因分析.[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8月.第9卷第4期.
    [11] 乔晖.走在网络中的语文教学.[J].2007.(10)
    [12] 李金蓉.当代多元文化的冲突与互补.[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4,(02).
    [13] 曾鸣.语文课堂与大众文化.[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19)
    [14] 陈正祥.大众文化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版),2004,(06).
    [15] 童庆炳.语文与流泪.[J].语文教学通讯,2000,(3-4).
    [16] 颜青.浅谈大众文化在语文教育资源中的开发策略.[J]科教文汇.2006.(03).
    [17] 徐鹏,吕游.大众文化:一种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J].现代语文,2005,(11):
    [18] 林峰弟.周杰伦与唐诗宋词.[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5,(2).
    [19] 罗正强.大众文化不宜进入课堂[J] 语文教学通讯,2000,(19)
    [20] 肖家芸.向学生学习——大众文化发展带来的思考.[J]中学语义教学,2000,(10)
    [21] 闫海燕.大众文化该不该进入课堂——不能没有“你”[J]语文教学通讯,2000,(19)
    [22] 王海柳.大众文化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青年探索,2002,(06)
    [23] 曾鸣.择取与化用[J]语文教学通讯,2000,(19)
    [24] 李海林.网络究竟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什么?[J]语文教学通讯,2005,(35)
    [25] 李森.甜蜜的悲哀——论大众文化的创新模式[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5,(02)
    [26] 中国大众文化的后现代维度[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1)
    [27] 曹明海,史岩.大众文化语境下的经典阅读考察(上)[J]中学语文,2006,(05)
    [28] 李永伟.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校教育新理念[J]江西教育科研,2001,(08).
    [29] 赵志伟.利用影视剧 促进课外阅读[J]语文建设,2002,(04).
    [30] 李澎.在语文教学中寻找文化之根[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3,(01).
    [31] 毛晓红.大众文化对大学生阅读倾向的影响及对策思考[J]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版),2001,(01).
    [32] 王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先进内核的合理构建[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5).
    [33] 丁远坤.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及其启示[J]高教论坛,2003,(03).
    [34] 吉丹如.建构主义教学观及其指导下的教学设计原则[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02).
    [35] 郑毓康.重视潜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1)
    [36] 宋国英.潜在课程与人的可持续性发展[J].教育探索,2004,(01).
    [1] 崔峦.《语文课程标准》问答[J/OL].见: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学科教育-小学语文-大纲·课标-课标解读http://www.pep.com.cn/200212/ca 31819.htm 2002-11-26
    [2] 王锋.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内涵[J]陕西教育,2002,(3):27-28
    [3] 周慧霞.《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比较[J/OL].见:人民教育出版礼网站-学科教育-.[2]小学语文-大纲·课标-课标解读http://www.pep.com.cn/200212/ca31841.htm 2002-11-26
    [4] 杨再隋.《语文课程标准》的新思路.[J/OL].见: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学科教育-小学语文-大纲·课标-课标解读http://www.pep.com.cn/200212/ca31830.htm 2002-11-26
    [5] 《广告》教学设计http://post.baidu.com/f?kz=150196752
    [6] 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青岛市教育科研网.http://www.qdedu.gov.cn/jiaoks/admin/discourse/didcourse_show.asp?id=517
    [7] 教材与教学.《实话实说话“流行”http://219.239.238.40:82/200503/ca659214.htm
    [8] 现代学校的信息技术应用特色建设研究http://public.bdfzgz.net/teacher/oblog3/user1/5/archives/2005/91.html
    [9] 何爱霞,李如密.潜在课程理论研究述评.htrp://www.nrcce.com
    [1] 吴双.大众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邹少军.大众文化视角下的语文课程建设.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徐鹏.多元文化视野中语文课程的文化建构.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马文胜.试论语文隐性课程及其开发利用.山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首倩.中学语文的“流行花园”——广告与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