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犯罪危险性人格之理论和实证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犯罪危险性人格作为人格刑法学研究的核心范畴,是在刑事古典学派与刑事实证学派长期争论的背景下,出现了新的人格刑法观后所提出的一个关键词。人格刑法学主张:“应当以作为相对自由主体的行为人人格的表现的行为为核心来理解犯罪”而这种以犯罪危险性人格为内在动因的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发生的解释、定性,首先需要考量的基础就是犯罪危险性人格。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在介绍刑法学两大流派的背景下,详细介绍了人格刑法学产生的理论背景与刑法学发展的必要性,从而进一步引出犯罪危险性人格在整个人格刑法学理论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本部分的结论是,犯罪危险性人格的研究与界定是建立人格刑法学的根基。有着刑法学研究的理论意义。第二部分是对犯罪危险性人格的实证研究,采用的是词汇研究法。假设犯罪人的个性特征都是可以通过看管犯罪人干警的评价反应出来的。首先是对监狱干警的问卷调查,收集监狱干警在实际的工作中对其所看管的犯罪人的人格特征所做的他评词语,修订为犯罪危险性人格的词单。第三部分是通过对所搜集的词单的编制成册,选定看管犯罪人的监狱干警为被试,要求被试根据其在实际看管犯罪人的体验对词单所列的每一个形容词能够描写犯罪人的程度进行1分(完全不附合)到5分(完全符合)的评定。第四部分是做关于犯罪人人格特征的词单中所列的形容词做探索性因素分析,确认犯罪危险性人格的人格结构,得出犯罪危险性人格的基本维度。共有5个基本的维度,分别为“意欲放任性”,“攻击外遗性”“自我非序性”“残酷暗隐性”,以及“性情暗涌性”。并对他们的信度作出相应的检验。
引文
① 许久生:《德语国家的犯罪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43 页。
    ② 许久生:《德语国家的犯罪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35 页。
    ① 许久生:《德语国家的犯罪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45 页。
    ② 许久生:《德语国家的犯罪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47 页。
    ③ 吴宗宪:《西方犯罪学》,法律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24 页。
    ④ [意]加罗法骆:《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23 页。
    ⑤ 吴宗宪:《西方犯罪学》,法律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56 页。
    ⑥ [法]马克.安塞尔:《新刑法理论》,卢建平译,香港天地图书有限责任公司 1990 年版,第 82 页。
    
    ① 康树华:《犯罪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第 201 页。
    ② [日]团腾崇光:《死刑废止论》,林辰彦译,商鼎文化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45 页。
    ① [日]大冢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冯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08 页。
    ② [日]大冢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冯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08 页。
    ③ [日]大冢仁:《刑法概说》,冯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01 页。
    ① 蔡墩铭:《犯罪心理学》,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79 年版。第 314 页。
    ② 蔡墩铭:《犯罪心理学》,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79 年版。第 394 页。
    ③ 俞宗火、戴海崎:“艾森克人格问卷测试因素结构之探索”,载《心理学探新》,第 80—92 页。
    ① 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辽宁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244 页。
    ② 刘继国:“罪犯人格特征的研究”,载《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 年第 3 期,第 32 页。
    ③ 刘继国:“罪犯人格特征的研究”,载《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 年第 3 期,第 33 页。
    
    ① 刘继国:“罪犯人格特征的研究”,载《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7 年第 3 期,第 34 页。
    ② 张春妹:“人格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载《心理科学进展》,2006 年第 2 期,第 241-249 页。
    ③ 张春妹:“人格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研究”,载《心理科学进展》,2006 年第 2 期,第 241-249 页。
    
    ① 罗大华,何为民:《 犯罪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07-309 页。
    ② 罗大华,何为民:《 犯罪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07-309 页。
    ③ 罗大华,何为民:《 犯罪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07-309 页。
    ④ 罗大华,何为民:《 犯罪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07-309 页。
    ⑤ 罗大华,何为民:《 犯罪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第 307-309 页。
    
    ① 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辽宁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214 页。
    ② 陈仲庚、甘怡群:《人格心理学》,时代文化出版公司 1998 年版,第 344 页。
    ③ 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辽宁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214 页。
     ① 陈仲庚、甘怡群:《人格心理学》,时代文化出版公司 1998 年版,第 318 页。
     ① Jess Feist Gregory J .Feist:《人格理论》,李茹、傅文青译,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10 页。
     ① Jess Feist Gregory J .Feist:《人格理论》,李茹、傅文青译,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216 页。
    1. 赵秉志(主编):《刑法修改研究综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1990 年版。
    2. [日]大冢仁(著):《刑法概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年版。
    3. 转引自陈仲庚、张雨新编著:《人格心理学》,1986 年版。
    4. 李鹤锡:《人为什么生而平等——论法律人格与自然人格》,载于《法学》1996年第 4 期。
    5.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
    6. 何秉松:《刑法教科书》,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7 年版。
    7. 魏平雄:《犯罪学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
    8. 梅传强:《犯罪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刑事责任的心理基础》,载《现代法学》2003 年第 4 期。
    9. 张学林:《犯罪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10. 许久生:《德语国家的犯罪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9 年版。
    11. 吴宗宪:《西方犯罪学》,法律出版社 1999 年版。
    12. [意]加罗法骆:《犯罪学》,耿伟,王新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6 年版.
    13. [法]马克.安塞尔:《新刑法理论》,卢建平译,香港天地图书有限责任公司 1990年版。
    14. 康树华:《犯罪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 年版。
    15. [日]团腾崇光:《死刑废止论》,林辰彦译,商鼎文化出版社 1997 年版。
    16. [日]大冢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冯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
    17. [日]大冢仁:《刑法概说》,冯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18. 蔡墩铭:《犯罪心理学》,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1979 年版。
    19. 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辽宁出版社 1986 年版。
    20. 罗大华,何为民:《 犯罪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2 年版。
    21. 陈仲庚、甘怡群:《人格心理学》,时代文化出版公司 1998 年版。
    22. 陈仲庚、张雨新:《人格心理学》,辽宁出版社 1986 年版。
    23. 张智辉:《比较犯罪学》,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98 年版。
    24. Jess Feist Gregory J .Feist:《人格理论》,李茹、傅文青译,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年版.
    25. Linehan,M.M.Skills Training manual for Treating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1993
    26. Mann,A&Moran P,(2000),Personality disorder as a reason for action,Journal of forensic Psychiatry,vol11(1)
    27. Perral.J.C.Banon,E.&Ianni,F. ( 1999 ) ,Effectiveness of Psychotherapy for Personality disorder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156(9).
    28. Millon,T.Toward a new Personology,New Youk:John Wiley &Sons.199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