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自体细胞培养复合型人工真皮的构建及其临床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目的:探索一种体外快速构建复合型组织工程皮肤的技术治疗难治性皮肤溃疡的实用新方法。方法:取患者皮肤约1cm2将皮片处理分离表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培养。取患者血液20m1,制备血清。用2%自体血清、抗菌素添加HFDM-1培地10m1培养细胞。将人工真皮侵入bFGF溶液,将人工真皮植入15cm培养皿中,加入15mlHFDM-1培地,37℃培养箱内静置30分钟。将培养的细胞以1×106cells/cm2接种于人工真皮的胶原海绵面上,于培养箱内静置3小时后添加35m1培地。在第1,4,7天培地交换,培养10天后即可进行移植。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应用此自体活细胞作成的复合型人工真皮对30例难治性溃疡进行植皮。结果:30例中仅1例植皮大部分坏死,其余植皮区有良好的肉芽组织形成。3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培养真皮移植3周后20例创面肉芽组织生长优良,呈鲜红色,无感染,有丰富的血液循环,具有适合植皮条件的肉芽组织生长的创面。9例患者创面改善,原创面的60%以上的部分有良好的肉芽组织形成。结果属优20例,良9例,差1例,优良率97%。结论:采用自体细胞培养复合型人工真皮治疗难治性溃疡,进一步改善了单纯的人工真皮的治疗效果,对难治性皮肤溃疡患者的治疗有了新的突破。
引文
[1]周名兵,胡盼,龚梅等.双交联明胶-壳聚糖复合人工真皮支架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2,43(11):1465-1,468,1471.
    [2]陈欣,王浩,戴允东等.负压引流技术辅助人工真皮与自体皮移植修复关节开放和/或骨折处骨外露创面的临床研究[J].中华烧伤杂志,2015,31(2):93-97.
    [3]刘洋,张宜澜,黄亚兰等.人工真皮联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瘢痕和皮肤深度创面整复中的临床应用[J].中华烧伤杂志,2016,32(4):198-203.
    [4]王晓红,李叶扬,黄峻等.植入式人工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片治疗烧伤瘢痕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3,34(13):2035-2036.
    [5]李廷,王晨,程大胜等.人工真皮联合自体薄皮片治疗增生性瘢痕临床效果分析[J].中华烧伤杂志,2015,31(6):451-45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