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齐赫文斯基在中国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ergey Zechvinski in China
  • 作者:孙玉华 ; 秀云
  • 英文作者:Sun Yuhua;Xiu Yun;
  • 关键词:齐赫文斯基 ; 汉学 ; 外交 ; 史学
  • 英文关键词:Zechvinski;;sinology;;diplomacy;;history
  • 中文刊名:RYZS
  • 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in Northeast Asia
  • 机构:大连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6-15
  • 出版单位:东北亚外语研究
  • 年:2019
  • 期:v.7;No.25
  • 基金: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学术期刊《欧亚人文研究》建设研究”(2016GYT22)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RYZS201902003
  • 页数:4
  • CN:02
  • ISSN:21-1587/H
  • 分类号:13-16
摘要
谢尔盖·列奥尼多维奇·齐赫文斯基师从著名的俄罗斯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是俄罗斯汉学"阿列克谢耶夫"流派的代表人物。齐赫文斯基的学术兴趣尤其表现在历史来源和出版工作中,他的汉学研究不仅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宝库,也是世界历史研究的宝库,他的学术建树,对中国具有很大的影响。
        Sergey Zechvinski(Тихвинский,Сергей Леонидович) learnt from the famous Russian sinologist Alekxeyev(АЛЕКСЕЕВ) who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Alekxeyev school, a Russian sinology school. Zechvinski's academic interests were especially embodied in historical sources and publishing work. His study on sinology contributes not only to Chinese modern history study but to the world history study. His diplomatic career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s have a great impact on China.
引文
[1]ТихвинскийС.Л.2017.История Китая с древнейших вр емен до начала XXI века.ТомX.Тайвань,Сянган(Гонконг),Аомэнь(Макао),китайская диаспора за рубежом[M].Москва:Наука-Восточ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2]陈蕊.2013.国图藏俄罗斯汉学著作目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黄定天白云飞.2009.俄罗斯著名中国学家C.Л齐赫文斯基[J].黑龙江社会科学,(4):20-23+1.
    [4]李明滨.2011.俄罗斯汉学史[M].郑州:大象出版社.
    [5]李明滨刘宏.2018.汉学传统与东亚文明关系论[A].米·列·季塔连科.季塔连科汉学论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6]李明滨孙玉华编.2018.见证中国近代史变迁--齐赫文斯基汉学论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7]刘德斌.2006.从苏联到俄罗斯:历史学科的变化与前景--专访莫斯科大学历史系主任卡尔波夫教授和副主任鲍罗德金教授[J].史学集刊,(4):3-6.
    [8]慕丹李俊升.2015.俄罗斯著名中国学家齐赫文斯基访谈录[J].学术交流,(5):139-146.
    [9]齐赫文斯基.1959.张时裕译.19世纪末中国维新运动与康有为[M].上海:三联书店.
    [10]齐赫文斯基.1964.何宏江张祖武译.孙中山的外交政策观点与实践[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1]齐赫文斯基.1994.陈之骅孙辰文杨艳丽李芳华译.我的一生与中国(20世纪30-90年代)[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
    [12]齐赫文斯基.2000.何宏江张祖武译.周恩来与中国的独立和统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13]齐赫文斯基.2004.马贵凡刘存宽陈春华译.回到天安门[M].北京:中国党史出版社.
    [14]齐文颖.1991.第17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关于人物传记的讨论[J].历史研究,(3):189-192.
    [15]宿丰林.1999.十八世纪俄国的“中国热”[J].黑河学刊,(2):70-73.
    [16]孙克复关捷.1975.义和团的光辉永存--三评齐赫文斯基主编的《中国近代史》[J].辽宁大学学报,(12):68-74.
    [17]志钧.1962.介绍《中国变法维新运动和康有为》一书[J].历史研究,(6):178-179.
    [18]岳凤麟.2008.文化交流的使者人民友谊的先驱--祝贺齐赫文斯基院士九十诞辰[OL].DOI:10.16238\j.CNKi.rla.2008-4-26.
    [19]张军锋.2013.见证新中国的诞生--苏联外交官齐赫文斯基访谈录[J].党的文献,(5):102-107.
    (1)《1898-1949年中国独立和统一的道路:根据周恩来的传记资料》系在2018年2月28日《光明日报》的名为《中国文化的结缘人--回顾采访齐赫文斯基》中所述。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