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回归抑或超越:专利间接侵权与共同侵权理论之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the Discrimination of Patent Indirect Infringement and Joint Infringement Theories
  • 作者:何培育 ; 蒋启蒙
  • 英文作者:He Peiyu;Jiang Qimeng;
  • 关键词:共同侵权 ; 专利间接侵权 ; 教唆或帮助 ; 诱导侵权 ; 辅助侵权
  • 英文关键词:joint tort;;patent indirect infringement;;abet and aid;;induced infringement;;joint tort
  • 中文刊名:ZSCQ
  • 英文刊名:Intellectual Property
  • 机构: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西南政法大学;重庆理工大学"一带一路"知识产权与创新发展研究院;
  • 出版日期:2019-05-25
  • 出版单位:知识产权
  • 年:2019
  • 期:No.219
  • 基金: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研究项目“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数额认定证据规则研究”(SS18-B-30)
  • 语种:中文;
  • 页:ZSCQ201905005
  • 页数:12
  • CN:05
  • 分类号:47-58
摘要
共同侵权理论与间接侵权制度是规制专利间接侵权的两种不同路径。域外主要国家在解决专利间接侵权问题时,大多经历了从共同侵权理论向间接侵权制度的转变。我国在进行制度选择与设计时,应理性考虑法律传统与司法现状,在适用共同侵权理论解决专利间接侵权问题时,应将视野扩张至广义共同侵权理论之上,对一般间接侵权情形可适用客观共同加害行为以及教唆或帮助行为,对不满足共同侵权构成要件的专利间接侵权特殊事由可将其法定化并直接追究间接侵权人的责任。
        Joint tort theory and indirect infringement system are two paths to regulate patent indirect infringement. Foreign experiences indicate a switching from joint tort theory to indirect infringement system in addressing the patent indirect infringement issues. It is recommended that China should reasonably take into consideration the legal tradition and judicial status quo in picking or designing a system. While addressing the patent indirect infringement by applying joint tort theory, the vision should transcend the joint tort theory in its broad sense. For generalized indirect infringement, the objective joint dangerous actions as well as the instigating or assisting behaviors are applicable. For special patent indirect infringement, which is insufficient to constitute joint tort, it is suggested to pursue legal allegation of these behaviors and directly call to account the indirect infringer's liability.
引文
(1)参见史尚宽著:《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634页。
    (2)See Charles W. Adams,Indirect Infringement From a Tort Law Perspective,42 U. Rich. L. Rev. 635(2008), p.638.
    (3)参见崔国斌著:《专利法:原理与案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752页。
    (4)参见王国柱:《我国知识产权间接侵权制度的立法构造——兼论知识产权间接侵权与多数人侵权的差异》,载《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第296页。
    (5)各国专利间接侵权概念与行为类型有所区别,其中美国间接侵权主要指引诱侵权与辅助侵权,德国和日本的专利间接侵权主要是指辅助侵权,而教唆与帮助侵权则来源于共同侵权理论。
    (6)同注释(2)。
    (7)参见美国法律研究院编:《侵权法重述(第二次)》,许传玺、石宏、育东译,法律出版社2012年版,第379页。
    (8)See Lovis Robertson, Rational Limits of Contributory Infringemen,33 J. Pat. Off. Soc'y.857(1951).
    (9)See Wallace v. Holmes,29 F. Cas. 74, 80, F. Cas. No. 17100(C.C.D. Conn. 1871).
    (10)第一件专利间接侵权案发生于1871年,判决理由虽未明确指出协同侵权规则,但与随后《侵权法重述(第二次)》第876条(a)款“协同行为”的规定一致。
    (11)See Reza Dokhanchy, Cooperative Infringement:I Get by(Infringement Laws)with a Little Help from My Friends, 26 Berkeley Tech. L.J.135(2011).
    (12)See Morgan Envelope Co. v. Albany Perforated Wrapping Paper Co., 152 U.S. 425,14 S. Ct. 627(1894),本案中,专利权人享有一项卫生纸夹具和卫生纸的组合专利,被告将卫生纸出售给有夹具的消费者并促使其组合后使用,为此,专利权人控诉被告侵权。最高院承认了有意识地制造销售组合专利的某一要素并促成其与其他要素相结合为专利的行为构成侵权,但同时驳回了权利人的诉请,因为最高院认为卫生纸不属于专利的一部分,所以专利权人不享有向夹具的购买者出售卫生纸的专有权。
    (13)See Leeds&Catlin Co. v. Victor Talking Mach. Co.,213 U.S. 325, 29 S. Ct. 503(1909),本案中,专利权人享有一种唱片与唱针相组合以再现声音的产品及方法专利,被告制造销售了只能用于与该唱针相结合的唱片,致使消费者购买唱片并与唱针相组合后即可使用,对此最高院认定被告的行为构成辅助侵权
    (14)参见宁立志:《专利辅助侵权制度中的法度边界之争——美国法例变迁的启示》,载《法学评论》2010年第5期,第37页。
    (15)See 15 U.S.C.§14.
    (16)See Motion Picture Patents Co. v. Universal Film Mfg. Co.,243 U.S. 502, 37 S. Ct. 416(1917),该案中,原告享有一项影片放映机专利,其要求实施该放映机专利的被许可人只能使用原告公司所生产的影片,基于此,原告控诉被告使用放映机播放他人生产影片的行为构成侵权,对此,联邦上诉法院认为原告行为系非法搭售,违反克莱顿法案,原告不服,向最高院上诉,最高院则以专利垄断为由,拒绝提供救济。
    (17)相关案件参见干冰案:Carbice Corp. of America v.American Patents Developement Corp.,283 U.S.27,30(1931).该案中,原告享有一项运送冰淇淋的冷却系统专利,干冰属于该冷却系统的制冷剂。原告要求专利权被许可人只能向其购买干冰,而被告在知道干冰将被消费者用于实施专利的情况下仍然进行制造销售行为,对此原告控诉被告构成辅助侵权。最高院认为原告的专利权范围并不及于干冰的销售,因此专利产品购买者将其从被告处购买的干冰应用于专利产品的行为不构成直接侵权,同时,原告的行为还构成对非专利产品的垄断,对此最高院拒绝提供救济。此外类似案件还包括盐锭案:Morton Salt Co.v. G.S.Suppiger CO.,314 U.S.488(1942);供暖案:Mercoid Corp.v.Minneapolis-Honeywell Regulator Co.,320 U.S.680(1944).
    (18)See Senate Report No. 1979, 82d Cong.,2d Sess.(1952)p.6.
    (19)《侵权法重述(第二次)》第876条(b)款规定:行为人知道他人的行为将构成对义务的违反并且对他人的行为给予实质性协助或者鼓励的,应对由他人的侵权行为给第三人造成的伤害承担责任。
    (20)参见王竹:《论教唆行为与帮助行为的侵权责任》,载《法学论坛》2011年第5期,第66页。
    (21)See Charles W. Adoams, Applying General Tort Law to the Indirect Infringement of Patents, Copyrights and Trademarks,at www.law.berkeley.edu/files/adams.rtf, last visited:2018.12.03; See Dmitiry Karshtedt, Damages for Indirect Patent Infringement, 91 Wash.U.L.Rev.911(2014); See Teotia M&Bandyopadhyay TK, Applicability of Tort Law for Protection of Trademark,Intel Prop Rights 3.1(2015).p.4.
    (22)同注释(9)。
    (23)同注释(21)。
    (24)同注释(2)。
    (25)参见Martin J.Adelman,Randall R.Rader&Gordon P.Klancnik著:《美国专利法》,郑胜利等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第187页。
    (26)[美]谢科特、托马斯著:《专利法原理》(第二版),余仲儒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年版,第253页。
    (27)参见李明德著:《美国知识产权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第107页。
    (28)同注释(3)。
    (29)参见张其鉴:《我国专利间接侵权立法模式之反思——以评析法释[2016]1号第21条为中心》,载《知识产权》2017年第4期,第37页。
    (30)See Johannes Pitz, Atsushi Kawada&Effrey A. Schwab,Patent Litigation in Germany,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y Verlag C.H.Beck,2015,pp.24-26;参见范长军著:《德国专利法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5-117页。
    (31)参见杨宏辉:《论专利权之间接侵害与竞争秩序之维护》,载《公平交易季刊》1997年第1期,第118-120页。
    (32)《德国民法典》第830条第2款规定,教唆人和助手视为共同行为人。
    (33)参见[德]鲁道夫·克拉瑟著:《专利法》(第六版),单晓光等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年版,第993页。
    (34)See Johannes Pitz, Atsushi Kawada&effrey A Schwab Patent Litigation in Germany,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Verlag C.H.Beck,2015,p.25.
    (35)参见[德]鲁道夫·克拉瑟著:《专利法》(第六版),单晓光等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年版,第1001页。
    (36)参见刘筠筠、张其鉴著:《侵权责任法视角下我国专利间接侵权的规制审视与立法设计》,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第60页。
    (37)参见卜元石:《德国专利间接侵权制度与判决解析》,载《知识产权》2018年第10期,第89页。
    (38)参见[德]鲁道夫·克拉瑟著:《专利法》(第六版),单晓光等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年版,第1004页。
    (39)参见Heinz Goddar:《2009年专利间接侵权国际研讨会——德国场会议纪要》,载https://www.tipo.gov.tw/public/Attachment,最后访问日期:2018年10月27日。
    (40)同注释37。
    (41)参见《德国专利法》第10条第3款。
    (42)See OLG Dusseldorf,Urteil vom 11.02.2015,1-15 U 39/14-Primare Verschlusselungslogik.
    (43)《日本民法典》第719条第2款规定,教唆人及帮助人,视为共同行为人。
    (44)参见日本特许厅,特許法における間接侵害規定のあり方について,载https://www.jpo.go.jp/shiryou/toushin/shingikai/pdf/tizai_housei4/1308-015_07.pdf.,最后访问日期:2018年11月2日。
    (45)参见[日]青山纮一著:《日本专利法概论》,聂宁乐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年版,第25页。
    (46)参见《日本专利法》第101条。
    (47)参见蔡元臻:《论日本专利间接侵权构成要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载《河北法学》2017年第1期,第138页。
    (48)参见[日]增井和夫、田村善之著:《日本专利案例指南》(第四版),李扬等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年版,第226页。
    (49)关于第三次专利法修改前后就间接侵权制度的讨论时间段从2006年至2011年,代表学者包括张玉敏、邓宏光、程永顺等,参见刘筠筠、张其鉴著:《侵权责任法视角下我国专利间接侵权的规制审视与立法设计》,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第66-100页。
    (50)参见张其鉴:《我国专利间接侵权立法模式之反思——以评析法释[2016] 1号第21条为中心》,载《知识产权》2017年第4期,第37页;参见[日]增井和夫、田村善之著:《日本专利案例指南》(第四版),李扬等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年版,第226页;参见徐媛媛:《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的辅助侵权一元立法论》,载《知识产权》2018年第1期,第80-83页。
    (51)参见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01)鲁民三终字第2号民事判决书。
    (52)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编:《<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2016年版,第39页。
    (53)参见《专利侵权判定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73-80条、《专利侵权判定指南(2013)》第115-110条、《专利侵权判定指南(2017)》第116-122条。
    (54)参见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03)高民终字第504号民事判决书。该案中原告英特莱公司享有一件防火隔热卷帘专利,被告东铁公司制造销售专用于制造涉案专利产品的半成品,并告知客户其产品加装其他配件后即可用于实施专利技术,对此两级法院均认定被告行为构成间接侵权。(
    (55)参见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17)京民终454号民事判决书。该案中,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根据共同侵权理论以认定被告是否构成间接侵权
    (56)同注释(3)。
    (57)参见杨立新著:《侵权责任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40页。
    (58)参见[美]罗杰·谢科特、约翰·托马斯著:《专利法原理》(第二版),余仲儒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年版,第252页。
    (59)参见卜元石:《德国专利间接侵权制度与判决解析》,载《知识产权》2018年第10期,第92页。
    (60)同注释(44)。
    (61)同注释(45)。
    (62)同注释(48)。
    (63)参见崔国斌著:《专利法:原理与案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749页。
    (64)参见王迁、王凌红著:《知识产权间接侵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65)参见史尚宽著:《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7页。
    (66)同注释(57)。
    (67)参见王利明著:《侵权责任法研究(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521页;参见程啸著:《侵权责任法》,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第340页。
    (68)参见王泽鉴著:《侵权行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441页。
    (69)参见杨立新著:《侵权责任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10页。
    (70)王泽鉴著:《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第3册)》,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3页。
    (71)参见张新宝著:《侵权责任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81页。
    (72)参见张玲:《论专利侵权赔偿损失的归责原则》,载《中国法学》2012年第2期,第119页。
    (73)参见何培育著:《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理论研究》,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第26页。
    (74)参见朱冬:《知识产权间接侵权中停止侵害适用的障碍及克服——以大陆法系为考察对象》,载《法学家》2012年第5期,第90页。
    (75)参见黄玉烨:《知识产权利益衡量论——兼论后TRIPs时代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新发展》,载《法商研究》2004年第5期,第90页。
    (76)参见范长军著:《德国专利法研究》,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15页。
    (77)参见王利明著:《侵权责任法研究(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537页。
    (78)参见杨立新著:《侵权责任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07页。
    (79)参见王利明著:《侵权责任法研究(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538页。
    (80)参见张新宝著:《侵权责任法》(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42页。
    (81)参见王胜明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解读》,中国法制出版社2010年版,第42页。
    (82)参见张通、刘筠筠:《我国专利间接侵权规则审视与思考》,载《中国发明与专利》2012年第2期,第78-82页;参见王国柱:《我国专利间接侵权制度的立法构造——兼论专利间接侵权与多数人侵权的差异》,载《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第295-299页;参见王国柱:《数人侵权视野下的知识产权间接侵权制度》,载《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第104-109页。
    (83参见王迁、王凌红著:《知识产权间接侵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页。
    (84)参见王泽鉴著:《侵权行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70页;参见史尚宽著:《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6页。
    (85)参见史尚宽著:《债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7-120页。
    (86)参见[德]迪特尔·施瓦布著:《民法导论》,郑冲译,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96页。
    (87)参见[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尼各马可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47-150页。
    (88)参见何培育著:《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理论研究》,法律出版社2018年版,第137页。
    (89)参见[澳]布拉德·谢尔曼、[英]莱昂内尔·本特利著:《现代知识产权法的演进》,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6-229页。
    (90)同注释(88)。
    (91)参见[德]鲁(道夫·克拉瑟著:《专利法》(第六版),单晓光等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年版,第992页、第999页。
    (92)同注释(44)。
    (93)参见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专利侵权判定指南(2017)》第119条。
    (94)参见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17)京民终454号民事判决书。
    (95)参见尹新天著:《中国专利法详解》,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版,第788页。
    (96)参见[日]青山纮一著:《日本专利法概论》,聂宁乐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年版,第26页。
    (97)参见刘友华、魏远山:《欧洲系统专利间接侵权认定及其借鉴》,载《知识产权》2018年第11期,第87-96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