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立言宗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New Exploration of WANG Yangming's Philosophy Based on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 作者:周海春 ; 韩晓龙
  • 英文作者:ZHOU Hai-chun;HAN Xiao-long;
  • 关键词:王阳 ; 知行合一 ; 致良知 ; 至善
  • 中文刊名:HDZ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 机构:湖北大学哲学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16
  • 出版单位: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46;No.241
  • 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16Y015
  • 语种:中文;
  • 页:HDZS201903016
  • 页数:10
  • CN:03
  • ISSN:42-1020/C
  • 分类号:115-123+182
摘要
王阳明虽然用不同的概念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但他有一个基本的思维模式:本体-遮蔽-去蔽。"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都是用这一思维模式来表达。在整合不同概念的基础上,这些不同的表达集中为"致良知"。"心即理"、"知行合一"和"致良知"具有同构性,其理论的聚焦点都在于解决良知良能由体达用的障碍问题。从"致良知"来把握"知行合一"既是理解王阳明"知行合一"学说本来面貌的需要,也是顺着王阳明的理论思路补充完善"知行合一"学说的需要。就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立言宗旨而言,"致良知"的"致"突出了克倒不善的念头的重要性,更明确了"知行合一"的宗旨。就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精神实质而言,只有一个知行合一,即良知的知行合一,舍弃良知就无法洞见"知行合一"的实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有一个发展过程,"致良知"使"知行合一"更为完备,"知行合一"的多种论述都是良知圆成自身成为至善的逻辑环节。
        Behind the varied concepts Wang Yangming used to convey his thoughts,there is one primary thinking mode of his philosophy——"noumenon-concealment-disclosure",which underlies his prominent theories such as "Heart is Li",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and "Extending Innate Knowledge". Wang Yangming integrates various concepts and blends them into a refined expression"Extension of Innate Knowledge". Since there is a homogeneity among "Heart is Li","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and "Extending Innate Knowledge",the core of the theories is to remove the barriers in the applications of innate knowledge. Consequently,it is advisable that "Extending Innate Knowledge" is taken as the fundamental perspective of interpreting Wang Yangming's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for the sake of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piritual essence,as well as a possible further theoretical improvement. On the one hand, "Zhi"(Extending) embodi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idea of eradicating evil and consequently explicates the tenet of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On the other hand,in the thought course of Wang Yangming,there is only on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namely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about innate knowledge. The essence of his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can not be observed without "Innate Knowledge".Therefore,"Extending Innate Knowledge" completes and perfects the gradual progress of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while the varied interpretations of the latter serve as the logical links by which innate knowledge graduates into its perfection ——the highest good.
引文
[1]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耿宁.人生第一等事———王阳明及其后学论“致良知”:上册[M].倪梁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3]董平.王阳明哲学的实践本质———以“知行合一”为中心[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4]欧阳德.欧阳德集[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7.
    [5]汪学群.吾心自有光明月:王阳明思想原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1)耿宁重视王阳明良知概念对孟子良知概念的继承(参见耿宁《人生第一等事——王阳明及其后学论“致良知”》上册,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林月惠则认为耿宁讨论阳明的良知概念,重《孟子》而轻《大学》,脱离了阳明良知说的问题意识。“换言之,从《传习录》卷上到卷下,‘良知’(致良知)概念的讨论,是与《大学》古本、朱子改本的‘格物致知’之工夫的理解相关,而‘知行合一’的议题也有所涉及。因此,探究阳明的良知概念,不能忽视他与朱子《大学》‘格物致知’的思想搏斗与对话。也许我们可以如此说,阳明的‘良知’概念虽于《孟子》有所本,但从《大学》‘致知’来立说,‘致知’即是‘致良知’。从某个意义上说,阳明是以《大学》‘致知’之‘知’来诠释《孟子》的‘良知’。因此论及良知概念的含义,显然不能忽略《大学》之讨论脉络”(参见林月惠《阳明与阳明后学的“良知”概念——从耿宁〈论王阳明“良知”概念的演变及其双义性〉谈起》,《哲学分析》2014年第4期)。
    (1)王阳明既用“功夫”,也用“工夫”,前者有本体自身做功的意味,后者凸显的是人做工夫,本文同时使用两种说法。
    (1)蒋国保《王阳明“知行合一”说的思辨逻辑》(《江淮论坛》1998年第3期)一文即从“真知行”入手来讨论知行合一。《徐爱录》中记载王阳明说:“故《大学》指个真知行与人看。”(王守仁《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4页。)
    (2)董平认为,“心即理”是“知行合一”的理论基础,但更重要的是,“知行合一”为“心即理”在理论上的一种展开形式,是“心即理”作为一种“知”在行动上的实现方式(参见董平《王阳明哲学的实践本质——以“知行合一”为中心》,《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1)董平认为,“心即理”是“龙场悟道”的实质内容(参见董平《王阳明哲学的实践本质——以“知行合一”为中心》,《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2)默记“五经”和《五经臆说》作于何时,尚需详细考证。根据《年谱》的描述,用默记“五经”来证明顿悟发生在1508年,《五经臆说》的创作也在1508年;王阳明自述时也曾提及龙场顿悟后“在更寒暑”用“五经”来证明了自己的体会。
    (3)徐爱所录谈话的时间点在1512年到1513年,这些语录记载了王阳明在龙场的思想发现。
    (4)确定体悟到“良知”和“良知”提出的时间点对本文也有一定的影响,目前有正德三年(1508)、正德十四年(1519)、正德十六年(1521)等不同说法。本文认为“大悟‘良知’之旨”和“始揭‘致良知’之教”不能混淆,从体悟良知,到使用良知概念,再到提出较为系统的良知学说是一个过程,不能因为使用良知概念出现得晚,就认为体会到良知境界也一定是晚的。
    (5)陈来先生认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侧重点不同,王阳明晚年的思想中区分了“良知”和“致良知”,也就是区别了“知”和“行”,知行之间不再有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意义,而“知行合一”强调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即是行、行即是知。陈来先生的这一分析把“知”对应“良知”,“致良知”对应“行”来进行讨论(参见《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03页)。董平先生认为“致良知”所强调的仍然是“知行合一”,在这一意思上,“致良知”也可以被认为是“知行合一”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这种发展主要体现在“知识”发展为“良知”,“行”发展为“致”后更为侧重于由内在本心而向外推展的实践过程(参见董平《“知行合一”的思想巨擘》,《浙江日报》2016年12月26日第011版)。
    (1)陈来先生反对把“一念发动处即是行”看成是宗旨,认为对于朱学知先行后说的批判意义是宗旨。他认为“一念发动处即是行”只适用于“去恶”,不适用于“为善”(参见《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98—99页)。
    (2)关于王阳明“良知”概念的理论来源,尚需更为详细的专文论证。“孟子曰:‘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孟子·离娄上》)从这段话来看,“智之实”已经包含了仁义实现出来的含义在内。耿宁把王阳明直接继承孟子的良知概念翻译成“本原能力”,这个翻译突出了良知本身的“行”的色彩(参见耿宁《人生第一等事——王阳明及其后学论“致良知”》上册,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187页)。把良知看成是静态的知识并用来把握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会遇到较多的逻辑矛盾。
    (3)“知行合一”有不同层次论要求,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是知道自己有良知,信得良知的真是真非,这样就去掉了“知行合一”的一道障碍。
    (1)丁为祥反对把“知行本体”理解为与功夫相对的本体(参见丁为祥《王阳明“知行合一”三指》,《人文杂志》1993年第3期)。从“本体”和“功夫”把握“知行合一”不会割裂二者的关系,“知行合一”具有从功夫上指点出良知本体的功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