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从“蛮裔”到“神州”——论宋代岭南社会文化的转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From Uncivilized Region to China: O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of Lingnan in Song Dynasty
  • 作者:孙廷林
  • 英文作者:Sun Tinglin;
  • 关键词:岭南 ; 文教教化 ; 士人阶层 ; 文化认同
  • 英文关键词:Lingnan;;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enlightenment;;Scholar class;;Cultural identity
  • 中文刊名:DYWJ
  • 英文刊名:Regional Culture Study
  • 机构:广州大学历史系;
  • 出版日期:2019-03-25
  • 出版单位:地域文化研究
  • 年:2019
  • 期:No.11
  •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GD17YLS02)
  • 语种:中文;
  • 页:DYWJ201902005
  • 页数:11
  • CN:02
  • ISSN:22-1424/G0
  • 分类号:34-43+159
摘要
宋代是岭南社会文化发展的关键转型期。唐宋以前,军事征伐与经济掠夺是国家管控岭南的主要措施和目的。宋代国家治理岭南的理念与方式有很大转变,持续推进文教教化,推动岭南文教空前发展,消弭岭南文化与中原文明间的差异。岭南读书人群体渐趋壮大,士人阶层作为新的社会阶层开始形成,对促进礼乐文明在岭南的传播和文化认同起到关键作用。这一转型奠定了后世岭南文化产生全国性影响的基础,对岭南社会文化发展影响深远。
        The Song Dynasty was the key transitional period of Lingnan's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Before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he main measures and objectives of the state to control Lingnan were military and economic plunder. There has been a great change in the concept and way of national governance of Lingnan in the Song Dynasty, continuously promoting the cultural and education, promoting the unprecedented development of Lingnan culture and education, and eliminat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Lingnan culture and the Central Plains civilization. As the group of scholars grew in Lingnan, the scholar class began to form as a new social stratum. It plays a key role in promoting the ritual and music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Lingnan. This transformation has laid a foundation for the national influence of Lingnan culture in later generations, and has a far-reaching impact o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Lingnan.
引文
(1)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2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54-255页。
    (2)(清)潘耒:《广东新语序》,见屈大均《广东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页。
    (3)黄宽重教授在“十至十三世纪西北史地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八届年会”上的主题发言《南宋史研究再开展》(2018年8月16日)。
    (4)李庆新把古代岭南文化发展分为四个阶段,认为唐宋时期岭南文化初放异彩(《论唐代广东文化》,载《岭峤春秋——岭南文化论集(三)》,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704页)。科大卫注意到北宋地方官员在珠三角推行国家正统祭祀礼仪,南宋时期理学家提倡地方性礼仪的现象突出(《国家与礼仪:宋至清中叶珠江三角洲地方社会的国家认同》,《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科大卫还对南宋时期珠三角地区士人阶层的初步形成有所论述(《皇帝和祖宗:华南的国家与宗族》,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35-48页)。王承文注意到左降官与北方家族迁移岭南、科举进士等因素,推动岭南文化在唐代后期开始明显转型(参见《唐代环南海开发与地域社会变迁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8年)。
    (1)(汉)刘安撰:《淮南鸿烈解》卷18《人间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14-715页。
    (2)《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第253页。
    (3)谭其骧:《自汉至唐海南岛历史政治地理——附论梁隋间高凉洗夫人功业及隋唐高凉冯氏地方势力》,《历史研究》1988年第5期。
    (4)《汉书》卷28下《地理志第八下》,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543页。
    (5)《汉书》卷64下《贾捐之传》、卷9《元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830页。
    (6)《后汉书》卷86《南蛮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836页。
    (7)《汉书》卷64上《严助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777页。
    (8)《汉书》卷64下《贾捐之传》,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2834页。
    (9)《三国志》卷53《吴书八·薛综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251页。
    (10)《三国志》卷53《吴书八·薛综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252页。
    (1)《三国志》卷49《吴书四·士燮传》,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193页。
    (2)《晋书》卷57《陶璜传》,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第1560页。
    (3)《隋书》卷24《食货志》,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第673页。
    (4)《南齐书》卷58《南蛮传》,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第1007页。
    (5)(南朝陈)徐陵:《徐孝穆集》卷3《与章司空昭达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9年,第113页。
    (6)相关研究参见胡守为《岭南古史(修订本)》第十四章《南朝岭南土族豪帅的兴起》;何德章《论梁陈之际的江南土豪》《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4期。
    (7)陈代光:《岭南历史地理特征略述》,《岭南文史》1994年第1期。
    (8)《后汉书》卷86《南蛮传》,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2836页。
    (9)罗凯:《隋末唐初岭南政治势力探析》,《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3年第2辑。
    (10)谭其骧:《自汉至唐海南岛历史政治地理——附论梁隋间高凉冼夫人功业及隋唐高凉冯氏地方势力》,《历史研究》1988年第5期。
    (1)《资治通鉴》卷208《唐纪二十四》,神龙二年六月戊寅,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603页。
    (2)《资治通鉴》卷213《唐纪二十九》,开元十六年正月乙卯、十二月丙寅,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第6781页、第6783页。
    (3)张泽咸:《唐代“南选”及其产生的社会前提》,《文史》第22辑,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4)《新唐书》卷45《选举志下》,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1180页。
    (5)王承文:《唐代“南选”与岭南溪洞豪族》,《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1期。
    (6)廖幼华:《历史地理学的应用——岭南地区早期发展之探讨》,北京:文津出版社,2004年,第273-276页。
    (7)(宋)章楶:《广州移学记》,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元大德南海志残本(附辑佚)》,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60-161页。
    (8)(唐)柳宗元:《柳宗元集》卷28《柳州复大云寺记》,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752页。
    (9)(唐)韩愈著:《韩昌黎全集》外集卷5《潮州请置乡校牒》,北京:中国书店,1991年,第498页。卷18《与孟尚书书》、外集卷2《与大颠师书》,北京:中国书店,1991年,第266页、第487页。
    (10)(宋)余靖:《武溪集》卷6《浔州新成州学记》,《宋集珍本丛刊》第3册,第213页。
    (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47,庆历四年三月甲戌、乙亥,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563页、第3564页。
    (2)(宋)洪迈:《容斋三笔》卷5“州郡书院”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477页。
    (3)(宋)章楶:《广州府移学记》,《元大德南海志残本(附辑佚)》,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62页。
    (4)《武溪集》卷6《康州重修文宣王庙记》,《宋集珍本丛刊》第3册,第215页。
    (5)(清)欧樾华:同治《韶州府志》卷16《建置略二》,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第336页。
    (6)(宋)余靖:《武溪集》卷6《浔州新成州学记》,《宋集珍本丛刊》第3册,第213页。
    (7)(宋)萧兴宗:《庆远府御书阁记》,见《粤西文载》卷25,《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0页。
    (8)(宋)余靖:《武溪集》卷6《雷州新修郡学记》,《宋集珍本丛刊》第3册,第215页。
    (9)(宋)陈褒:《琼州学记》,《正德琼台志》卷15引,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第195页。
    (10)(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卷46《学校考七》,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1341页。
    (11)(宋)宋徽宗:《宋徽宗赐辟雍诏》(崇宁元年刻石循州学),见杨载鸣纂嘉靖《惠州府志》卷16《词翰志》,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第550页。
    (12)(宋)宋徽宗:《政和御笔手诏碑》,见《广东通志·金石略》,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266页。
    (13)(宋)丁琏:《徙南恩州学记》,道光《肇庆府志》卷6《建置三·学校》,第215页。
    (14)佚名:《容州志》,《张国淦文集四编·永乐大典方志辑本(下)》,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第1419页。
    (15)(元)脱脱:《宋史》卷30《高宗本纪七》,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555-556页。
    (16)(宋)高登:《古县学记》,见《粤西文载》卷25,《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1页。
    (1)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元大德南海志残本(附辑佚)》卷9,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3-64页。
    (2)(宋)王十朋:《王十朋全集》文集卷22《广州重建学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第958页。
    (3)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元大德南海志残本(附辑佚)》卷9,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2页。
    (4)(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3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2782页。
    (5)(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崇儒2之37-38,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2783页。
    (6)(宋)王中行:《东莞县学迁学记》,见道光《广东通志》卷138《建置略十四》,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2334页。
    (7)(宋)刘克庄著,辛更儒笺校:《刘克庄集笺校》卷156《惠州弟》,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6117页。
    (8)(宋)余炁:《容县学记》,见《粤西文载》卷25,《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2页。
    (9)(宋)李应春:《重葺兴安县学记》,见《粤西文载》卷25,第84页。
    (10)佚名:《容州志》,《张国淦文集四编·永乐大典方志辑本(下)》,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第1420页。
    (11)(宋)李光:《庄简集》卷16《昌化军学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2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09-610页。
    (12)(宋)庄芳:《琼州小学记》,见《正德琼台志》卷17《社学》,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第222页。
    (13)(宋)汪藻:《柳州修学记》,见《粤西文载》卷25,《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3页。
    (14)(清)张嶲等纂修,郭沫若点校:《崖州志》卷17《宦绩志一·名宦》,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353页。
    (1)(宋)王迈:《臞轩集》卷5《昌化军修军学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08页。
    (2)(明)黄佐纂修:嘉靖《广西通志》卷9《选举表》,《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41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第126-130页。
    (3)(明)戴璟:嘉靖《广东通志初稿》卷19,其中缺雷州进士人数,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第353-356页。
    (4)(元)佚名:《南雄路志》,《永乐大典方志辑佚》,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519-2523页。
    (5)(宋)窦卞撰:《罗公墓志铭》,谭棣华编著《广东碑刻集》,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862-864页。
    (6)黄挺、马明达:《潮汕金石文征(宋元卷)》卷3《淳祐进士题名记三则》,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75-176页。
    (7)(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102《梅州·人物》,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441页。
    (8)《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04,天圣四年闰五月辛未,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2410页。
    (9)《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31,庆历元年四月乙巳,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116页。
    (10)《续资治通鉴长编》卷155、卷191,庆历五年三月丙子、嘉祐五年二月丙寅,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761页、第4612页。
    (11)(元)黄慈孙修:《南雄路志》,骆伟等辑注《岭南古代方志辑佚》,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90页。
    (12)(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64,绍兴二十三年六月癸未,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3128页。
    (13)《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72,绍兴二十六年四月戊子,第3290页。
    (14)(宋)虞云翼:《宾州学进士题名碑》,见《粤西文载》卷42,《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91-392页。
    (1)《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中国科举录汇编》第1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10年,第126页、第139页、第146页、第184页。
    (2)《宝祐四年登科录》,《中国科举录汇编》第1册,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2010年。
    (3)(宋)傅雱:《南恩州孔子小影记》,道光《肇庆府志》卷6《建置三·学校》,第215页。
    (4)(宋)余炳:《贡士庄记》,万历《雷州府志》卷20《艺文志》,《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432页。
    (5)(宋)李光:《庄简集》卷16《昌化军学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2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10页。
    (6)陆韧:《论明代云南士绅阶层的兴起与形成》,《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7)《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64,绍兴二十三年六月癸未;卷172,绍兴二十六年四月戊子,第3128页、第3290页。
    (8)(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选举16之26,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5576页。
    (1)(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选举16之32,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5579页。
    (2)(宋)朱熹:《晦庵集》卷63《答郭子从》,朱杰人等主编《朱子全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3051-3059页。
    (3)(宋)陈淳:《北溪大全集》卷25《答郭子从一、二、三》、卷36《答郭子从问目》,《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6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96-700页、第783-784页。
    (4)(宋)陈淳:《北溪大全集》卷9《宗会楼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6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70页。
    (5)(宋)陈淳:《北溪大全集》卷9《食燕堂记》,《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6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72页。
    (6)(宋)方大琮:《宋宝章阁直学士忠惠铁庵方公文集》卷13《广州行乡饮请三宾长林橐、次宾邝、三宾李》,《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89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0年,第452-453页。
    (7)(宋)蒋之奇:《广州州学记》,广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元大德南海志残本(附辑佚)》,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56页。
    (8)(宋)章楶:《广州移学记》,见编《元大德南海志残本(附辑佚)》,第160-161页。
    (9)(宋)傅雱:《南恩州孔子小影记》,道光《肇庆府志》卷6《建置三·学校》,第215页。
    (10)(宋)陈经:《庆远府学建阁记》,《粤西文载》卷25,《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466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9页。
    (11)(宋)周去非著,杨武泉校注:《岭外代答校注》卷4《法制门》,“试场”条,第168页。
    (12)(宋)李昴英:《文溪存稿》卷3《重修〈南海志〉序》,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3页。
    (1)(宋)洪适:《盘洲文集》卷36《代雷州守谢到任表》,《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58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488页。
    (2)(宋)陈起:《江湖后集》卷7《送卢五方春分教端州》,《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5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03页。
    (3)(清)潘耒:《广东新语序》,《广东新语》,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页。
    (4)(清)林之椿:《序宝粹书塾藏书目录》,见朱为潮主修民国《琼山县志》(第3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4年,第1170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