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从“创造性转化”到“转换性创造”——林毓生与李泽厚的概念之辩及其现代启示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From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to “Transformative Creation”
  • 作者:陆宽宽
  • 英文作者:Lu Kuankuan;
  • 关键词:传统伦理 ; 创造性转化 ; 转换性创造 ; 返本开新
  • 中文刊名:XXYS
  • 英文刊名:Study and Practice
  • 机构:北方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15
  • 出版单位:学习与实践
  • 年:2019
  • 期:No.423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儒家信任模式在现代组织中的生成与运用研究”(项目批准号:17CZX059);; “北方工业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资助”
  • 语种:中文;
  • 页:XXYS201905015
  • 页数:8
  • CN:05
  • ISSN:42-1005/C
  • 分类号:117-124
摘要
"创造性转化"是林毓生在反思和批判"五四"时期出现的整体性反传统思想倾向时所使用的一个概念。李泽厚批评"创造性转化"在本质上是以自由主义为既定模式,于是提出了"转换性创造",从而将概念的立足点转到"创造"上来。无论是"创造性转化"还是"转换性创造",其核心思路都是"返本开新"。"返本"意味着创造性地继承传统,"开新"内蕴着文化创新的时代诉求,只有坚持对传统的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好地弘扬传统,走向现代。
        
引文
[1][3][4][5][6][7][8][9][10][11][12][13][14][15][16][33][34]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第364页,第169页,第169页,第170页,第170页,第170页,第171页,第171-172页,第177页,第177页,第193页,第193页,第193页,第194页,第202页,第190页,第190页。
    [2][17][19]林毓生:《热烈与冷静》,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2页,第26页,第27页。
    [18]在林毓生看来,“理念型分析”就是“为了展示研究对象某一方面的特性并对其成因提出具有启发性与系统性的了解而把一些有关的因素特别加以强调出来加以统合的分析建构”,它可以使研究者从繁复庞杂的历史现象中整理出一个条理来。参见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第131页。
    [20]李泽厚:《李泽厚对话集·廿一世纪(二)》,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174页。
    [21]陈来:《二十世纪思想史研究中的“创造性转化”》,《中国哲学史》,2016年第4期。
    [22]罗岗:《五四:不断重临的起点--重识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23][35]李泽厚:《杂著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300页,第160页。
    [24][25][26][27][28][29][30][31][32][36]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第40页,第40页,第41页,第41页,第42页,第43页,第44页,第44页,第45页,第362页。
    [37]安乐哲、贾晋华:《李泽厚与儒学哲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66页。
    [38][39]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248页,第717页。
    [40]梁漱溟:《精神陶炼要旨》//《梁漱溟全集(第5卷)》,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505页。
    [41]姚新中:《当代中国哲学的返本与开新》,《光明日报》,2016年11月9日。
    [42]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4年9月24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9/24/c_1112612018_2.htm.
    [43]陈来:《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光明日报》,2017年3月20日。
    [4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17年1月25日。
    [45]李泽厚:《中国哲学登场》,北京,中华书局,2014年,第167页。
    [46]张立文:《中华传统文化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光明日报》,2017年11月6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