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山戎”之名:早期辽西族群的名同实异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Name of Shanrong:Different Ethnic Groups with the Same Name in Early Liaoxi
  • 作者:苗威
  • 英文作者:MIAO Wei;School of Northeast Asia Studies,Shandong University;
  • 关键词:山戎 ; 辽西 ;
  • 英文关键词:Shanrong;;liaoxi;;Zhou
  • 中文刊名:ZYMD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机构: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15
  • 出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46;No.244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研究专项“中国与朝鲜、韩古史体系冲突研究”(项目编号:17VGB005)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ZYMD201903009
  • 页数:7
  • CN:03
  • ISSN:11-3530/C
  • 分类号:78-84
摘要
"山戎"是我国东北地区的三大原始族群之一,主要活动于西辽河、大凌河一带。至周代,"山戎"之名所对应的族群不仅居地转至七老图山、延庆、张家口市以西以及迁西之间,而且族群也已经改变。故而以周朝为限,将山戎分为"古山戎"与"周山戎",其分化与重组有土著族群本身的因素,也与当时代的政治格局密切相关。
        Shanrong was one of the three major original ethnic groups in Northwest China,living in the area of Xiliao River and Daling River. In the Zhou Dynasty,the residence of the ethnic groups named Shanrong moved to Qilaotu Mountain,Yanqing,west of Zhangjiaokou and Qianxi,and the ethnic groups changed. So,Shanrong is divided into Ancient Shanrong before the Zhou Dynasty and Zhou Shanrong after the Zhou Dynasty. Their decomposition and recombination were the results of both the original ethnic groups themselves and the political situation of the times.
引文
[1]左丘明.左传[M].//十三经注疏:第4册.北京:中华书局,2009.
    [2]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3]王国维.鬼方昆夷玁狁考[J]//观堂林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
    [4]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5]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6]顾颉刚.三监的结局---周公东征史事考证之三[J].文史.1988,(30).
    [7]林沄.“燕亳”和“燕亳邦”小议[J].史学集刊.1994,(2).
    [8]苗威:古朝鲜研究[M].香港:亚洲出版社,2006;刘子敏.谈古文献标点断句与古朝鲜地望之研究[J].东疆学刊.1995,(2).
    [9]傅朗云.东北发族源流及其活动地区索证[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5,(2).
    [10]刘子敏.肃慎族源、地望辨[J]//韩国景园大学校亚细亚文化研究所,中国中央民族大学韩国文化研究所编.亚细亚文化研究,2000,(4).
    [11]刘观民、徐光冀.内蒙古东部地区青铜时代的两种文化[J].内蒙古文物考古.1981,(1).
    [12]张博泉.东北地方史稿[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85.
    [13]孙进己等.东北历史地理(一)[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14]北洞文物发掘小组(喀左县文化馆,朝鲜地区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等).辽宁喀左县北洞村出土的殷周青铜器[J].考古,1974,(6).
    [15]刘子敏.也谈古朝鲜研究的几个问题[J].史学集刊,2005,(4);苗威.山戎、东胡考辨[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4)
    [16]戴望.管子校正[M]//诸子集成.北京:中华书局,2006.
    [17]冯家昇.东北史中诸名称之解释[J].禹贡.1934,(2-7).
    [18]金岳.东胡源于土方考[J].民族研究.1987,(3).
    [19]孙进己等.东北历史地理[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20]靳枫毅.夏家店上层文化及其族属问题[J].考古学报.1987,(2).
    [21]耿铁华.中国高句丽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22]李德山.再谈高句丽民族的起源[J].东北史地.2006,(3).
    [23]#12
    [24]王成生.辽河流域及邻近地区短铤曲刃剑研[J].辽宁省考古、博物馆学会成立大会会刊[M],1981;迟雷.关于曲刃青铜短剑的若干问题[J].考古.1982,(1).
    [25]靳枫毅.论中国东北地区含曲刃青铜短剑的文化遗存[J].考古学报.1983,(1).
    [26]苗威.山戎、东胡考辨[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8,(4).
    [27]刘子敏.貊族考[J].北方民族.1996,(1).
    (1)“族群”往往与西方的ethnic group相对应,从现当代民族学与人类学的解读视角,其有复杂的内涵,学界也争讼不已。不过,在中古之前,尤其是商周之际,未形成明确的政治势力的“族群”,有别于今天的“民族”,因为从原生性的角度而言,与“族群”同根同源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化中,因为拥有高级的宗教或文明,具有高于族群的、稳定的、不易同化的历史文化共同体形态,即使在民族主义的时代,依然寄生于现代民族国家之中(许纪霖:《国族、民族与族群:作为国族的中华民族如何可能》),其普遍性的共识民族是从英文“nation”转译而来的概念。尽管“民族”同时属于古汉语词汇,表达宗族和夷夏之辨(郝时远:《中文“民族”一词源流考辨》,《民族研究》2004年第6期);黄兴涛:《“民族”一词究竟何时在中文里出现》,《浙江学刊》2002年第1期),但其与政权实体的对应性意蕴更为明显。《左传》云:“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本文对于辽西的“族类”,以族群称之。
    (2)参见吕思勉:《中国民族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蒙文通:《周秦少数民族研究》,上海:龙门书局1958年版。
    (3)参见[瑞典] Johan Gunnar Andersso:《Huntngmagic Inx the aninal style》,《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1932,(4);Johan Gunnar Andersso:《Selested ordoc brknzes》,《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1933,(5).[日]水野清一、江上波夫:《内蒙古长城地带》,《东方考古学丛刊》乙种第1册,新时代株式会社1935年版;滨田耕作:《东亚文化の黎明》,东京:刀江书院1930年版。
    (4)参见郑少宗:《河北滦平发现山戎族墓群》,《光明日报》 1977年12月9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山戎文化考古队:《北京延庆军都山东周山戎部落墓地发掘纪略》,《文物》1989年第8期。
    (1)关于夫余的形成时间,学界认识不一,但都在秦汉之间进行讨论。建立时间较早的主要有两种认识,一是公元前3世纪建国,相当于秦末汉初。参见吴莲姬:《夫余的建国及其对外关系》,《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年第4期;二是汉武帝时期。参见程妮娜:《夫余国与汉魏晋王朝的朝贡关系》,《求是学刊》2014年第4期;此外,朝鲜半岛的汉籍文献《三国遗事》与《三国史记》分别认为是汉宣帝时期和汉元帝时期。
    (1)古山戎的考古文化通过考察周以前辽西地区的遗存可以大致了解。如小河西文化(公元前6200年以前),兴隆洼文化(公元前6200—前4470年),赵宝沟文化、富河文化(公元前5200-前4470年),红山文化(公元前4710—前2920年),小河沿文化(公元前2900—前2400年),夏家店下层文化(公元前2300—前100年)。
    (1)参见北京文物研究所山戎文化考古队:《北京延庆军都山东周山戎部落墓地发掘纪略》,《文物》 1989年第8期;张家口市文物事业管理所:《张家口市白庙遗址清理简报》,《文物》1985年第10期;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滦平县虎仁哈炮台山山戎墓地的发现》,《文物资料丛刊》1983年第7期。
    (1)参见金景芳:《商文化起源于我国北方说》,《中华文史论丛》第七辑复刊号;干志耿等:《商先起源于幽燕说》,《历史研究》1985年第5期;郑伯昂:《论红山文化非商先文化:商先起源于幽燕说商榷》,《商丘师专学报》1987年第1期。(2)参见张碧波:《中国高句丽史研究的新收获——评<中国高句丽史>》,《东北史地》2004年第2期;金延龄:《也谈高句丽民族的起源》,《东北史地》2004年第2期;刘子敏:《评高句丽源于“商人说”》,《博物馆研究》2010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