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哲学思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raining Mod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itive Method and Negative Method
  • 作者:张志文
  • 英文作者:ZHANG Zhiwen;
  •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 ; 课程体系 ; 学科逻辑 ; 应用逻辑
  • 英文关键词: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raining;;curriculum system;;discipline logic;;application logic
  • 中文刊名:JTGY
  • 英文刊名: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Evaluation
  • 机构:山东交通学院交通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30
  • 出版单位:高教发展与评估
  • 年:2019
  • 期:v.35;No.162
  • 基金: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之研究与实践”(2015Z066);; 山东省本科高校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与实践”(2015D006);; 山东交通学院博士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4034);山东交通学院教育研究项目“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Y201526);; 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项目“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2016047);;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学术市场驱动下的大学教师流动和评价研究”(BIA160118)
  • 语种:中文;
  • 页:JTGY201902004
  • 页数:15
  • CN:02
  • ISSN:42-1731/G4
  • 分类号:28-40+116-117
摘要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主要采用两种思路,分别为"顺推法"和"逆推法"。"顺推法"模式遵循的是学科逻辑,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重组或重构现有学科理论知识,创建课程体系,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弊端在于忽视了对社会需求的分析。"逆推法"模式基于应用逻辑,从社会需要的角度出发设计课程体系,培养应用型人才。但这种模式,容易落入"为应用而应用"的俗套。唯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知识传授与社会需求的统一,进而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 training mode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wo methods:the positive method and negative method.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raining,the positive method is to follow the logic of the subject,recombine or reconstruct the existing academic knowledge,and create training course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The disadvantage of the positive method is ignoring the analysis of the demand of the society.The negative method is based on application logic,design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to cultivate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from the social need.However,this kind ofmode is easy to fall into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application for application".Only by combining the two methods could the unity of knowledge be achieved with the needs of the community so as to achieve the objective of cultiva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引文
[1] 董泽芳.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界定与要素解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2(3):30-36.
    [2] 梁金印.对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几点思考[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2(1):81-86.
    [3] 杨天平.学科概念的沿演与指谓[J].大学教育科学,2004(1):13-15.
    [4] 朱宁波,齐冰.学科课程内容组织的逻辑体系及其处理原则探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61-63.
    [5] 黄黎明,靳玉乐.学科课程的合理性理解与变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7(12):84.
    [6] [苏]B.戈特,等.科学知识整体化的基本方向、因素和手段[J].王兴权,译.国外社会科学,1984(6):23-26.
    [7] 靳玉乐.论课程的综合化[J].基础教育研究,1996(5).
    [8] 靳玉乐,陈妙娥.新课程的文化哲学探讨[J].教育研究,2003(3):67-71.
    [9] 张爱琴.影响学科课程价值形成的因素分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76-78.
    [10] 姚荣.应用逻辑的制度化:国家工业化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5).
    [11] [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55.
    [12] 任平.高校教师教学方法运用现状调查[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3] 姚利民,成黎明.期望与现实——大学教师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7(3):37-40.
    [14] 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J].教育研究,2005(8):53-57.
    [15] 钱国英,等.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74.
    [16] 李步楼.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J].江汉论坛,1995(6):62-66.
    [17] [英]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节本)[M].徐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50.
    [18] 邬大光.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的冲突与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1989(4).
    [19] 鹿林.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逻辑[J].中国高等教育,2015(Z3).
    [20] 王建华.高等教育的应用性[J].教育研究,2013(4):51-57.
    [21] [英]罗杰·金.全球化时代的大学[M].赵卫平,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2] 鹿林.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打造高校核心竞争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5(8):30-32.
    [23] 龚放.试论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2):118-127.
    [24] 蔡宗模.高等教育应用转型的逻辑与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2(21):1-5.
    [25] 蒋逸民.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及其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9(6):21.
    [26] 孔倩云.以就业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探索,2014(8):97-98.
    [27] 马建荣.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下的课程教学设计[J].中国高教研究,2011(4):88-91.
    [28] 陈秀兰.杜威经验教育观之实践蕴涵[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7(3):78-83.
    [29] 陈亚军.知行之辨:实用主义内部理性主义与实践主义的分歧与互补[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5):34-49.
    [30] [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31] L.W.安德森.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学修订版(简缩本)[M].皮连生,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26-27.
    [32] 关仲和.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6):7-11.
    [33] 施良方.课程理论——课程的基础、原理与问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17.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