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学术基础与学术主体性精神——李希凡先生红学研究学理分析(上)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段江丽
  • 关键词:李希 ; 红学家 ;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
  • 中文刊名:HLMX
  • 英文刊名:Studies on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 机构: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 出版日期:2019-03-15
  • 出版单位:红楼梦学刊
  • 年:2019
  • 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基地项目(重点)“曹雪芹与北京”(项目编号15JDWYA002)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HLMX201902012
  • 页数:22
  • CN:02
  • ISSN:11-1676/I
  • 分类号:57-78
摘要
李希凡先生以其特殊的求学背景、知识结构、政治际遇、思想个性、学术旨趣书写了一个当代文化人的传奇,其红学研究成果已成为当代《红楼梦》经典意义的一部分,成为红学史不可或缺的、浓墨重彩的一页。通过梳理李希凡先生在成名之前的学习经历、知识积累、专业旨趣、理论认识以及学术成果,还原其"一举成名"背后的学术基础;同时,综观其三个阶段的红学研究成果,辨析贯穿其中、或显或隐的学术主体性精神。
        
引文
李希凡《往事回眸·后记》,见《李希凡文集》第七卷,东方出版中心2014年版,第41—42页。下文凡引自该书内容,不再一一出注。
    ②赵纪彬先生是当代著名的革命家、哲学家、思想家,时任青岛山东大学文史系二级教授。赵纪彬先生因曾两次坐过国民党的监狱,落下了右手颤抖的毛病,写作时需要他人笔录,李希凡来到青岛之后接替其姐姐给姐夫做笔录工作。
    ③李希凡《迟到的悼念——记我所知道的著名历史学家杨向奎以及哲学家赵纪彬先生》,见《李希凡文集》第六卷,第445页。
    ④汪介之《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在中国的理论行程》,《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⑤李希凡《典型人物的创造》,《文史哲》1951年第11期。
    ⑥李希凡《批判我的教条主义脱离实际的文艺学习》,《文史哲》1952年第4期。李希凡在其晚年“自述”中回忆说,这是“一篇最没意思的文章,虽然我尽量避免张祺那些不实之词,但仍是违心的,真正‘教条主义’的,对吕先生是不公正的,很多年我都心有愧疚。”见《往事回眸》,收入《李希凡文集》第七卷,第155页。
    ⑦李希凡《略谈“水浒”评价问题——读张政烺先生的“宋江考”》,《文史哲》1954年第4期。
    ⑧李希凡、蓝翎《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文史哲》1954年第9期,《文艺报》1954年第18期转载;《评〈红楼梦研究〉》,《光明日报·文学遗产》1954年10月1日。
    ⑨关于当代红学史不同论者有不同的划分方法,杜景华先生在《红学风雨》一书中大致分为“50年代‘批判红学’”“70年代的‘政治红学’”“新时期迎来的红学辉煌”等三个阶段进行论述,相对比较简便明了,可资参考。参见杜景华《红学风雨》,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⑩李希凡《往事回眸》:“不过,我是有其芳同志会反击的准备的,所以《后记》和《附记》,都是我个人署名,以免其芳同志又用‘李希凡同志等’影响到蓝翎。”见《李希凡文集》第七卷,第430页。
    (11)李希凡《曹雪芹和他的〈红楼梦〉》,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1版、1975年第2版。
    (12)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13)据李希凡先生自己介绍,他自1982年春开始计划写作《〈红楼梦〉艺境探微》一书,并拟定了40个题目,结果历经15年,只写了40个题目中的15个,题名为《红楼梦艺术世界》于1996年出版。见李希凡《红楼梦艺术世界·后记》,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注:《红楼梦艺术世界》中的文章在七卷本《李希凡文集》中主要见于第一卷《中国古典小说论丛》。
    (14)李希凡、李萌《传神文笔足千秋——〈红楼梦〉人物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15)吕启祥《谛听历史当事人的声音——我所认识的李希凡》,《红楼梦学刊》2014年第5辑。
    (16)下文提及李希凡、蓝翎合作的成果时,为行文方便,作者项有时只说“李希凡”而省略“蓝翎”,特此说明。
    (17)毛泽东《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人民日报》1967年5月27日。这封给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信写于1954年10月16日,正式发表于1967年5月27日,“但是,它作为最高指示,在当时立即直接掀起了一场关于《红楼梦》的大讨论(实际上是大批判)运动,它为这场运动定下了批判对象、批判性质和批判基调。”见陈维昭《红学通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60页。
    (18)李荣启《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李希凡先生访谈录》,《文艺研究》2010年第7期。
    (19)李希凡《关于建国初期两场文化问题大讨论的是与非》,见《李希凡文集》第一卷,第638—639页。
    (20)李希凡《我和〈红楼梦〉》,见《李希凡文集》第六卷,第255—256页。
    (21)李希凡、蓝翎《红楼梦评论集》,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1963年再版,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第3版。
    (22)李希凡《毛泽东与〈红楼梦〉》,见《李希凡文集》第六卷,第246页。
    (23)李希凡、蓝翎《走什么样的路?》,《人民日报》1954年10月24日。
    (24)李希凡、蓝翎《“新红学派”的功过在哪里?》,《人民日报》1955年1月17日。
    (25)冯沅君《谈刘老老》,《光明日报·文学遗产》1954年12月26日;周培桐、张葆莘、李大珂《刘老老是怎样的一个人?》,《光明日报·文学遗产》1955年1月30日。
    (26)李希凡、蓝翎《关于文学研究中的庸俗社会学倾向——从〈红楼梦〉人物刘老老的讨论谈起》,《人民日报》1956年2月29日。
    (27)孙玉明《红学:1954》,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版,第171—172页。
    (28)李希凡《往事回眸》:“记得就是这一年(1972年——引者注),毛主席和许世友将军谈了《红楼梦》,从而引发了‘文革’中狂热的‘评红运动’。”见《李希凡文集》第七卷,第429页。陈维昭《红学通史》:“70年代初,据称毛泽东说过《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历史小说,于是从1973年开始,便掀起了一场评红热潮,其中心的、唯一的主题就是‘《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历史小说’。所谓‘是一部政治历史小说’,其上一句则是‘《红楼梦》不是一部爱情小说’,而真正的意图则是表达这样一种观点:‘《红楼梦》写的是阶级斗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77页。
    (29)《中国小说史中的一场尖锐的斗争(代序)》,见李希凡、蓝翎《红楼梦评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47页。
    (30)《走什么样的路?》“校后附记”,见李希凡、蓝翎《红楼梦评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47页。
    (31)《中国小说史中的一场尖锐的斗争(代序)》,见李希凡、蓝翎《红楼梦评论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第7、13页。
    (32)王志良、方延曦《评〈红学三十年〉》,《文学评论》1981年第3期。
    (33)李希凡《红楼梦艺术世界·后记》:“1954年与‘红学’结缘以来,我仍坚持50年代提出的那些基本观点,虽平生谬误甚多,但从不善变。”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版,第481页。
    (34)李希凡《〈红楼梦〉人物论·后记》,见《李希凡文集》第二卷,第457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