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马克思城市化思想的演进历程及其方法论特征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Evolution of Marx's Thought on Urbanization and Its Method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 作者:屈婷
  • 英文作者:Qu Ting;
  • 关键词:城市化 ; 方法论 ; 乡村城市化 ; 人的城市化
  • 英文关键词:Urbanization;;Methodology;;Rural Urbanization;;People-oriented Urbanization
  • 中文刊名:LKXB
  • 英文刊名:Nankai Journal(Philosophy,Literature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机构: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20
  • 出版单位: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No.267
  • 基金: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课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18MZD007);; 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TJZXQN18-003)
  • 语种:中文;
  • 页:LKXB201901004
  • 页数:8
  • CN:01
  • ISSN:12-1027/C
  • 分类号:25-32
摘要
马克思城市化思想的深化和方法论的演进是同其哲学发展历程紧密相关的。在不同的文本阶段,马克思先后提出"资本战胜地产""城市战胜乡村"与"现代的历史是乡村城市化"的核心论点,坚持从历史的观点、从城乡之间生产和交往关系的矛盾运动、进而从整个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来揭示现代城市化的本质。城市化是推动人类向现代社会形态变迁的历史环节,农村的社会变革是城市化的内在组成部分。立足于马克思研究城市化的思想及方法论指导,有利于破解中国城市化的路径之争,把问题焦点转移到人的城市化上来,从而确立中国下一阶段城市化的根本方向。
        The Progress of Marx's thought on urbaniz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methodology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s philosophy. In different texts, Marx put forward successively the core arguments like "capital conquering estate ", " the city conquering the countryside " and " the modern history is rural urbanization ", and thus showed the essence of modern urbanization from the historical point of view, from the contradictory movement between production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from the dominant mode of production in the whole society.Urbanization is a historical link to promote us stepping into modern social form.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countryside is the inherent component of urbanization. In the light of the idea and the methodology of Marx's study on urbanization, we could break the dispute on Chinese urbanization path, and then shift it to the focus on people-oriented urbanization, which is beneficial to clarifying the fundamental direction of China's next phase of urbanization.
引文
(1)龚唯平:《马克思城市化理论探微》,《经济前沿》2001年第7期。
    (2)Andy Merrifield,Metromarxism:A Marxist Tale of the City,New York:Routledge,2002,pp.1-2.
    (3)Andy Merrifield,Metromarxism:A Marxist Tale of the City,pp.1-2.
    (4)[英]安东尼·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对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著作的分析》,郭忠华、潘华凌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第36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84页。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88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52页。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84页。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84页。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84页。
    (1)张一兵、仰海峰:《体系哲学还是科学的革命的方法论--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特质的思考》,《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57页。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67-568页。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61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26页。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66页。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66页。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13页。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74页。
    (2)[英]安东尼·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对马克思、涂尔干和韦伯著作的分析》,郭忠华、潘华凌译,第32页。
    (3)胡潇:《空间的社会逻辑--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空间理论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4)胡潇:《空间的社会逻辑--关于马克思恩格斯空间理论的思考》,《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5)马克思在这段话中提到的古代城邦国家、亚细亚社会、日耳曼社会和现代社会并不构成线性的历史关系,毋宁说,“亚细亚的历史”与西方从古典古代经中世纪到现代的历史,构成两条相互对比的历史序列,为的是阐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条件和东西方道路发生差异的历史成因。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48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109页。
    (8)R.J.Holton,Cities,Capitalism and Civilization,London:Allen&Unvin,1986,p.45.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107页。
    (2)[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56页。
    (3)黑格尔当时已经观察到,农业也像工厂那样来经营了,但他认为这是违反了农村“原来的自然性”的,这种违反只是特例,农村和农业将始终保持家长制的生活方式和实体性的伦理精神。参见[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扬、张启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年,第213页。
    (4)高珮义:《城市化发展学原理》,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第14页。
    (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9页。
    (6)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编写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干部读本》,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60页。
    (7)Gregory Eliyu Guldin,“Townizing China,”Urban Anthropology and Studies of Cultural Systems and World Economic Development,Vol.33,No.2/4,2004,p.155.
    (1)罗思东对城市化的“大小之争”已经做出比较全面的总结。参见罗思东:《从小城镇到大都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政策的演进》,《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年第6期。
    (2)王晓玲:《世界大城市化规律及发展趋势》,《城市发展研究》2013年第5期。
    (3)何爱国:《大城市化:中国现代化的应然选择》,《理论与现代化》2011年第1期。
    (4)陶小马、陈旭:《再论我国大城市化的现实意义、发展目标和应对策略》,《城市规划学刊》2013年第6期。
    (5)如经济学家陆铭教授在其著作《大国大城: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与平衡》中,就立足于经济学的资源配置效率和要素自由流动等理论,全面论证了资本、资源、人口进一步向大城市聚集才是中国城市化的应然之道。参见陆铭:《大国大城:当代中国的统一、发展与平衡》,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6页。
    (1)费孝通:《小城镇的发展在中国的社会意义》,《瞭望周刊》1984年第3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