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李希霍芬山西考察的地理学价值刍议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the Geographical Value of Ferdinand von Richthofen's Investigation Into Shanxi Province
  • 作者:安介生 ; 古帅
  • 英文作者:An Jiesheng;Gu Shuai;Centor for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studies of Fudan University;
  • 关键词:李希霍芬 ; 山西 ; 地理考察 ; 黄土高原 ; 商贸地理
  • 英文关键词:Ferdinand von Richthofen;;Shanxi Province;;investigation;;Loess Plateau;;commercial geography
  • 中文刊名:ZGLD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ese Historical Geography
  • 机构: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 出版日期:2018-10-10
  • 出版单位: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 年:2018
  • 期:v.33
  • 语种:中文;
  • 页:ZGLD201804006
  • 页数:16
  • CN:04
  • ISSN:61-1027/K
  • 分类号:48-63
摘要
在近代中国的地理考察活动中,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的考察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对于其所考察的主要省份,如山西、河南、河北、内蒙古等而言,李希霍芬考察的价值与意义同样不能低估。本文作者结合李希霍芬对山西的考察活动,分别从地形地貌、山川形势、矿产资源等自然地理要素和区位、交通和商贸等人文地理等方面入手,全面梳理与评估其考察活动的价值与影响。受制于肉眼观察以及当时地理学发展水平,李希霍芬对于山西的考察虽有偏失之处,但总体看来,李希霍芬在山西地区的考察,不仅对于其创立其黄土学说意义重大,同时也为我们加深关于山西自然及社会地理环境变迁的认知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依据。
        Undoubtedly,Ferdinand von Richthofen's exploration should be regarded as a milestone within all of the geographical investigations into Modern China and endowed with a great value for researchers,especially for some Provinces such as Henan,Shanxi and Inner Mongolia that Richthofen had visited and made investigations.Based on Richthofen's investigation on Shanxi province,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give an comprehensive re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f his contribution to modern geography from different angles such as Shanxi topography,roads and transportation,mineral resources and etc.The author finds that in spite of some unavoidable faults and deficiency,Richthofen's investigation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on his geographical theory and understanding about China and Middle-Asia,and it also provides important data for the study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of Shanxi Province.
引文
(1)关于李希霍芬生平及其在现代地理学发展中的贡献与成就,参见[德]彭克著,任美锷译:《李希霍芬对地理学之贡献》,《地理杂志》1935年第8卷第1/2期;[德]魏金鳌著,孙方锡译:《斐迪南·李希霍芬传》,《中德学志》1940年第2卷第2期;[瑞典]斯文赫定著,李玉林译:《李希霍芬小传》《地理杂志》1934年第7卷第4期;[英]罗伯特·迪金森著,葛以德等译:《近代地理学创建人》第六章《第一代大师:费迪南·冯·李希霍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第90-102页等。
    (2)参见《译者前言》,引自李岩、王彦译:《李希霍芬中国旅行日记》(以下简称《旅行日记》),(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年。
    (3)《旅行日记》上册,第370-551页。
    (4)《旅行日记》下册,第555-592页。
    (1)关于李希霍芬中国考察的研究成果参见:翁文灏:《李希霍芬与中国之地质工作》,《中国地质学会会志》1933年第3期;《斐迪南·冯·李希霍芬男爵》,《第四纪研究》2005年第4期;王根元、CertMichel:《德国学者李希霍芬与中国的地质》,《河北地质学院》1990年第2期;刘东生:《李希霍芬与‘中亚人与环境’》,《第四纪研究》2005年第4期;郭正堂、刘东生:《黄土与地球系统——李希霍芬对黄土研究的贡献及对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现实意义》,《第四纪研究》2005年第4期;杨小平:《李希霍芬地貌学思想在德国的继承与发展》,《第四纪研究》2005年第4期;孙继敏:《李希霍芬与黄土的风成学说》,《第四纪研究》2005年第4期;吴凤鸣:《李希霍芬其人及宏著〈中国〉——为纪念李希霍芬逝世100周年而作》,《首届“地球科学与文化”学术研讨会暨地质学史专业委员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潘云唐:《李希霍芬在中国地质科学上的卓越贡献》,《地质论评》2005年第5期;郭敏:《李希霍芬对山东的考察》,中国海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张梅静:《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在华勘矿活动及其影响》,中国矿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薛毅:《李希霍芬与中国煤田地质勘探略论》,《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1期等。
    (2)参见刘东生:《李希霍芬与“中亚人与环境”》,《第四纪研究》2005年第4期,第407页。
    (3)参见尤联元、杨景春主编:《中国地貌》,(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400-406页。
    (4)参见[美]普雷斯顿·詹姆斯著,李旭旦译:《地理学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第205页。
    (5)《旅行日记》上册,第344页。
    (1)《旅行日记》上册,第353-354页。
    (2)参见周廷儒:《古地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217-218页。
    (3)《旅行日记》上册,第357页
    (4)《旅行日记》上册,第357页。
    (1)《旅行日记》上册,第384页。
    (2)《旅行日记》上册,第384页。
    (3)[德]李希霍芬著,刘东生、张英骏编译:《黄土与中亚环境》,(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年,第33页。
    (4)[德]李希霍芬著,刘东生、张英骏编译:《黄土与中亚环境》,第28页。
    (5)《旅行日记》上册,第378页。
    (6)刘东生等:《中国的黄土堆积》,(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年,第53-54页。
    (1)刘东生等:《中国的黄土堆积》,第54-55页。
    (2)刘东生等:《中国的黄土堆积》,第55页。
    (3)参见孙继敏:《李希霍芬与黄土的风成学说》,《第四纪研究》2005年第4期。
    (4)周廷儒:《古地理学》,第218页。
    (5)周延儒:《古地理学》,第218页。
    (6)参见《旅行日记》上册,第377页、第397页;《旅行日记》下册,第561页等。
    (7)《旅行日记》上册,第371页。
    (8)《旅行日记》上册,第372页。
    (1)《旅行日记》上册,第372页。
    (2)参见乐光禹:《太行山的构造特征及其反映的运动方式》,《地质评论》1959年第6期;周廷儒:《古地理学》,第155页;吴忱等:《太行山燕山主要隆起于第四纪》,《华北地震科学》1999年第3期。
    (3)《旅行日记》上册,第377-378页。
    (4)《旅行日记》上册,第387页。
    (5)《旅行日记》上册,第403页。
    (6)参见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地理》编辑委员会编:《中国自然地理·古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247页;鲁枢元、陈先德主编:《黄河史》(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7-38页。
    (1)《旅行日记》下册,第570页。
    (2)《旅行日记》上册,第415页。
    (3)对于地图记载失实的情况,参见《旅行日记》上册,第398页;《旅行日记》下册,第570页。
    (4)参见何青、赵玲玲:《山西铁矿资源的概况与展望》,《山西冶金》2004年第4期。
    (5)《旅行日记》上册,第392页。
    (6)[英]罗伯特·迪金森著,葛以德等译:《近代地理学创建人》,第90页。
    (7)[美]普雷斯顿·詹姆斯著,李旭旦译:《地理学思想史》,第205页。
    (1)《旅行日记》上册,第366页。
    (2)《旅行日记》上册,第371-372页。
    (3)《旅行日记》上册,第373页。
    (4)《旅行日记》上册,第374页。
    (5)《旅行日记》上册,第375页。
    (6)《旅行日记》上册,第377页。
    (7)《旅行日记》上册,第392页。
    (8)《旅行日记》上册,第399页。
    (9)《旅行日记》上册,第411页。
    (1)参见刘凯:《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山西能源与节能》2001年第3期。
    (2)《旅行日记》上册,第411页。
    (3)《旅行日记》上册,第413-414页。
    (4)《旅行日记》上册,第414页。
    (5)《旅行日记》下册,第555页。
    (6)参见谭其骧:《山西在国史上的地位》,《晋阳学刊》1981年第5期;安介生:《再论山西在国史上的地位:基于历史时期地域共同体的初步分析》,张有智等主编:《陟彼阿丘:首届晋学与区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年等。
    (7)《旅行日记》上册,第388页。
    (8)《旅行日记》上册,第387-388页。
    (9)《旅行日记》下册,第577页。
    (10)《旅行日记》上册,和386页。
    (1)《旅行日记》上册,第396-397页。
    (2)《旅行日记》上册,第398页。
    (3)安介生、李嘎等:《介休历史乡土地理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80页。
    (4)《旅行日记》上册,第403页。
    (5)嘉庆《介休县志》卷1 《关隘》,(台北)台北成文出版公司,嘉庆二十四年刊本。
    (1)安介生、李嘎等:《介休历史乡土地理研究》,第147页。
    (2)[明]马初登:《重修虹霁桥碑记》,嘉庆《介休县志》卷12 《艺文》,(台北)台北成文出版公司,嘉庆二十四年刊本。
    (3)叶汝芝:《重修义棠桥碑记》,嘉庆《介休县志》卷12 《艺文》。
    (4)同上。
    (5)《旅行日记》下册,第572页。
    (6)《旅行日记》下册,第572页。
    (7)《旅行日记》下册,第572页。
    (1)《旅行日记》上册,第405页。
    (2)《旅行日记》下册,第587页。
    (3)《旅行日记》上册,第404-405页。
    (4)《旅行日记》上册,第404页。
    (5)关于明清以来山西地区的重商风尚,参见安介生:《清代山西重商风尚与节孝妇女的出现》,《清史研究》2001年第1期;安介生:《山西票商》,(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
    (6)《旅行日记》上册,第404页。
    (7)《旅行日记》下册,第559页。
    (8)《旅行日记》下册,第561页。
    (9)《旅行日记》上册,第408页。
    (10)《旅行日记》上册,第408页。
    (11)《旅行日记》上册,第408页。
    (12)《旅行日记》下册,第578页。
    (13)《旅行日记》上册,第407页。
    (1)《黄土与中亚环境》,第76页。
    (2)[清]刘尔聪:《修张兰城记》,嘉庆《介休县志》卷12 《艺文》。
    (3)转引自安介生、李嘎等:《介休历史乡土地理研究》,第150页。
    (4)嘉庆《介休县志》卷1 《关隘》。
    (5)《旅行日记》上册,第407页。
    (6)《旅行日记》上册,第407页。
    (7)《旅行日记》下册,第586页。
    (8)《旅行日记》上册,第364页。
    (9)《旅行日记》上册,第362页。
    (10)《旅行日记》上册,第366页。
    (11)据《读史方舆纪要》卷49 《河南四》记载:“清化镇,在县东北四十里。近时贼在河北者由辉县入清化镇,即此。”
    (1)《旅行日记》上册,第417页。
    (2)《旅行日记》上册,第417页。
    (3)《旅行日记》上册,第417页。
    (4)《旅行日记》上册,第417页。
    (5)《旅行日记》上册,第417页。
    (6)《旅行日记》上册,第402页。
    (7)《旅行日记》上册,第409页。
    (8)《旅行日记》下册,第570页。
    (9)参见邵水清:“中国地质调查在辛亥革命后起程的几个背景”,《中国矿业报》2016年10月20日第3版。
    (10)《旅行日记》下册,第588页。
    (1)《近代地理学创建人》,第93-94页。
    (2)《旅行日记》下册,第557页。
    (3)参见[德]彭克著,任美锷译:《李希霍芬对地理学之贡献》一文。
    (4)参见[美]普雷斯顿·詹姆斯著,李旭旦译:《地理学思想史》,第206页。
    (5)引自薛毅:《李希霍芬与中国煤田地质勘探略论》,《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