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朝鲜朝《训民正音》标记原理与汉语等韵图“质正”理论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Marking Principles in Hunminjeongum(《训民正音》) and Korean Chinese Phonology “Qualitative” Theory
  • 作者:张辉
  • 英文作者:Zhang Hui;
  • 关键词:《训民正音》 ; 标记原理 ; 汉语等韵 ; “质正”理论
  • 英文关键词:Hunminjeongum(《训民正音》);;marking;;Chinese rhyme;;"quality" theory
  • 中文刊名:GHYY
  • 英文刊名:Research in Ancient Chinese Language
  • 机构:延边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7-15
  • 出版单位:古汉语研究
  • 年:2018
  • 期:No.120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东亚珍藏明清汉语文献挖掘与研究》(12&ZD178);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朝鲜朝汉语官话语音“质正”制度研究》(14XYY023);; 韩国学中央研究院海外韩国学研究项目《朝鲜朝汉语质正官研究》(AKS-2018-R88(18R88))
  • 语种:中文;
  • 页:GHYY201803005
  • 页数:13
  • CN:03
  • ISSN:43-1145/H
  • 分类号:41-52+106
摘要
新发掘的朝鲜朝汉语官话质正制度材料证明,《训民正音》是在汉语等韵学理论指导基础上,结合阴阳五行学说和汉字构型学说,于十五世纪创制出的较为完备的谚文字母标记文字理论体系。并且依照汉语等韵学理论仿制相对应的朝鲜等韵图,对发音方法、音值、音位等问题制定了比较系统的图解方案,构成了新的等韵"质正"理论范畴。本文结合"质正"文献之考察,指出以往中、韩学者有关《训民正音》源于八思巴文字观点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讨论汉语音韵学理论在《训民正音》标音符号创制应用实践中的意义与作用,以便推进朝鲜朝汉语官话"质正"制度研究,重新认识东亚视域下传统汉语音韵学标音理论对各民族语言文字产生与创制的重要影响程度。
        The new excavations on the Korean mandarin quality system shows Hunminjeongum is based on Chinese phonetic rhyme theory, also on the combination of Yin and Yang and the five elements and Chinese characters configuration theory, a relatively complete system of the Hangul alphabet sound words in fifteenth century. According to the "quality inspection" literature, this paper points out some shortcomings in both Chinese and Korean scholars' view that Hunminjeongum roots from Basiba.
引文
蔡瑛纯2002《李朝朝汉对音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成元庆1994《十五世纪韩国字音与中国声韵之关系》,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
    崔东权2005《朝鲜世宗〈训民正音〉与元世祖的八思巴文字》,中国蒙古史学会编《蒙古史研究第八辑特布信教授八十寿辰纪念专集》,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崔玲爱2003《有关十五世纪前的汉音韩文资料》,《民族语文》第5期。
    董明1999《明代朝鲜人的汉语学习》,《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方孝岳1988《广韵韵图》,北京:中华书局。
    高本汉1982《中国音韵学研究》,台北:商务印书馆。
    韩振乾1993《谚文漫谈》,《语文建设》第10期。
    韩国古典翻译院编2009《韩国文集丛刊》,首尔:韩国古典翻译院。(韩国古典综合数据库网络版:http://db.itkc.or.kr)
    韩国国立国语院2008《训民正音》,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韩国国史编撰委员会1981《朝鲜王朝实录》,首尔:国史编纂委员会。网络版:http://sillok.history.go.kr./main.jsp
    姜信沆1996《训民正音研究》,首尔:成均馆大学出版部。
    姜信沆2003《韩汉音韵史研究》,首尔:太学社。
    金基石1999《朝鲜对音文献浅论》,《民族语文》第5期。
    金基石2003《朝鲜韵书与明清音系》,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
    金泰完1998《〈训民正音〉与汉语复辅音声母再论》,《语文研究》第1期。
    金哲俊、赵光范2017《朝鲜朝汉语学习书〈译语类解〉文献综述》,《东疆学刊》第3期。
    李得春2000《〈训民正音〉与中国音韵学》,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中心编《韩国学论文集第八辑》,北京:民族出版社。
    李得春2003《韩国汉字音声母系统的几个特征》,《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李得春2006《中韩语言文字关系史研究》,延吉:延边教育出版社。
    李炬1993《训民正音与汉文化因索》,《中央民族学院学报》第5期。
    李无未、张辉2014《朝鲜朝汉语官话质正制度考论--以〈朝鲜王朝实录〉为依据》,《古汉语研究》第1期。
    宁忌浮1997《古今韵会举要及相关韵书》,北京:中华书局。
    朴秋铉1991《韩国韵书与中国音韵学之关系》,台北: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博士论文。
    邵磊2016《以文字发展的角度看八思巴文对“训民正音”的影响》,《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申景濬1987《训民正音韵解》,首尔:太学社。
    王松木2016《〈正音〉素臣--崔锡鼎〈经世训民正音图说〉的设计理念与音韵系统》,《文与哲》第29期。
    王奕桦、潘悟云2015《韩语字母“·”所表记的音值及其音变路径》,《民族语文》第6期。
    乌云高娃2001《朝鲜司译院蒙古语教习活动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第4期。
    小仓进平1964《朝鲜语学史》,东京:刀江书院。
    徐敬德、何承贤校注2012《花潭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宣德五2004《朝鲜语文论集》,北京:开明出版社。
    薛凤生著,耿振生、杨亦鸣选编1999《汉语音韵史十讲》,北京:华语教育出版社。
    杨昭全2004《中国:朝鲜·韩国文化交流史Ⅱ》,北京:昆仑出版社。
    张辉、李雯婧2017《〈老乞大〉与“燕行录”》,《华夏文化论坛》第1期。
    张辉、李无未2016《朝鲜朝汉语声调标记“质正”》,《古汉语研究》第1期。
    张辉2015《朝鲜朝汉语官话语音“质正”制度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张辉2017《朝鲜朝汉语音韵“质正”辑略》,《语言研究》第3期。
    张晓曼2004《试论中韩语言接触及中韩音韵关系》,《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照那斯图、宣德五2001《训民正音和八思巴字的关系探究──正音字母来源揭示》,《民族语文》第3期。
    郑光著,曹瑞炯译2013《蒙古字韵研究训民正音与八思巴文字关系探析》,北京:民族出版社。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