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博物者自在——刘华杰教授的生命体验与学术道路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 Natural Naturalist: Professor Liu Huajie's Life Experience and Academic Road
  • 作者:田松
  • 英文作者:Tian Song;
  • 关键词:刘华杰 ; 博物学 ; 科学传播 ; 反科学主义
  • 中文刊名:PYHX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Poyang Lake
  • 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 出版日期:2017-10-16 14:45
  • 出版单位:鄱阳湖学刊
  • 年:2017
  • 期:No.50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方博物学文化与公众生态意识关系研究”(13&ZD067);;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博物价值与生态文明建设”(SKZZB2015044)
  • 语种:中文;
  • 页:PYHX201705002
  • 页数:12
  • CN:05
  • ISSN:36-1307/X
  • 分类号:15-25+127
摘要
刘华杰教授是中国新博物学的倡导者、实践者和理论家。本文介绍了刘华杰部分学术经历和学术思想,并讨论了其中的关联,包括:从科学主义到反科学主义的思想转变,在中国科学传播批判学派理论建构过程中的贡献(提出立场问题),对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学术传播和实践应用,对现实世界的直接参与,尤其是新博物学的理论建构。对于刘华杰而言,生命体验、现实世界与文本世界三者已经达成了某种统一。
        Professor Liu Huajie is the advocate, practitioner and theorist of China's new natural history(Bowuology). This paper introduces Liu Huajie's individual experience and academic thought, and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by covering his change from scientism to anti-scientism, his contribution to establishing the theoretical school of criticizing science communication in China(he proposed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stances), his academic communication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sociology scientific knowledge(SSK), his engagement of the reality, and especially his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natural history. Life experience, reality and the text world are united into one to Professor Liu Huajie.
引文
(1)刘华杰:《中国类科学——从哲学和社会学的观点看·导言》,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4页。
    (2)此奖由广西《生活科学大观》《小博士报》《广西科技报》出资,与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共同创立的“反伪科学突出贡献奖”基金会颁发,第一届(1999年8月11日)的获奖人为于光远、何祚庥、龚育之、郭正谊、司马南。
    (1)结题成果为《中国类科学——从哲学和社会学的观点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这是国内第一部研究“反科学”和“伪科学”的学术专著。
    (2)刘华杰:《什么是科学主义》,《民主与科学》2000年第3期。
    (3)2006年12月20日,第三极通识讲座第21期,刘华杰主讲《圣殿骑士与科学文化的第三极》。
    (4)刘华杰:《真科学比伪科学危害大》,2011年3月27日,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2&do=blog&id=426928.
    (5)这与我们的理科出身以及我们从事的专业科学哲学和科学史有着直接关系。一个深受理科教育的人,是一个天然的科学主义者。我们的基本立场,大体上是朴素的、肤浅的逻辑实证主义和本质主义,相信存在一个客观的外部世界,相信这个客观的外部世界存在一个客观的规律,这个规律可以被人所掌握,这个规律就是科学,掌握这个规律的人就是科学家以及我们自己。同时,我们大体上也持一种单一单向的社会发展观,认为只要科学进步了,社会就会进步;反过来,社会要想进步,就必须发展科学,要发展科学,就必须反对伪科学。而我们从事的专业,对于科学的哲学和历史研究,要求我们与自己的研究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并且有所反思。而反思一旦起步,就很容易走到自己的反面。当初,某些人试图用理性来证明上帝的存在,其后果是理性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于是上帝死了。逻辑实证主义试图用理性来证明,科学是(绝对)正确的,是经过证实的、可靠的(客观的)规律,但同样发现,理性做不到这一点。于是有波普尔的证伪说,科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绝对真理,而是有待证伪的假说。此后的科学哲学,距离科学主义越来越远。科学哲学和科学史,都直接成为反科学主义的思想资源。
    (6)江晓原:《科学本身可不可以被研究》,《文汇报》2003年1月26日。
    (7)刘华杰:《论科普的三种不同立场》,《科学时报》2004年2月6日,B2版。
    (8)柯文慧:《对科学文化的若干认识——首届“科学文化研讨会”学术宣言》,《中华读书报》2002年12月25日。此文由田松、刘华杰、韩建民起草,江晓原定稿。
    (1)自然辩证法领域一位重量级学者误以为“缺省配置”是“缺损配置”,在多处作报告时阐述他对反科学主义的反对。后来经胡新和等教授的沟通,他才明白信息时代几乎人人皆知的“缺省配置”概念本无贬义,是个极普通的词语。不过他还是对缺省配置这个比喻非常不满,认为这有可能影响人们对科学的信仰。这倒是可以理解,科学主义者怎会愿意被表述为有待升级的对象。
    (2)刘华杰:《一点二阶立场》,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1年。
    (1)吴国盛:《科学传播与科学文化再思考》,《中华读书报》2003年10月29日。
    (2)原名《中国科学报》,周刊;后扩版,改为《科学时报》,每周三期;再后又复名《中国科学报》,日报。
    (1)樊洪业:《解读“传统科普”》,《科学时报》2004年1月9日。
    (2)刘华杰:《论科普的三种不同立场》,《科学时报》2004年2月6日,B2版。
    (3)田松:《公民立场何以可能》(上),《科学时报》2004年3月5日;田松:《公民立场何以可能》(下),《科学时报》2004年3月12日。
    (4)田松:《科学传播,一个新兴的学术领域》,《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2期。
    (5)另外几位是苏国勋、刘珺珺、李三虎等先生。
    (6)反科学主义的思想资源谱系极宽,甚至包括某些科学,比如量子力学、生态学、浑沌理论(非线性科学)。认真学过浑沌理论之后,就很难再相信牛顿范式数理科学所承诺的对于自然界的精准计算、预期和控制了。著名的蝴蝶效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7)刘华杰:《相对主义优于绝对主义》,《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
    (8)刘华杰:《相对主义与理解SSK的一种分形模型》,《科学与社会》2015年第4期。
    (1)田松:《警惕科学家》,《读书》2014年第3期。
    (2)刘华杰:《神奇的网上救助》,《南方周末》1995年6月9日。
    (3)另外一位是丁林。
    (4)刘华杰:《难忘阿米什》,《中华读书报》2000年9月27日。
    (1)这个原因现在应该可以说了,据说是该社某领导发现书中对何祚庥院士提出了批评,他觉得不妥,但是又不便枪毙书稿,于是拖着。可见科学传播从来就不是中性的。
    (2)苏贤贵、田松、刘兵、刘华杰:《敬畏自然》,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
    (3)江晓原、刘兵主编:《伦理能不能管科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13页。
    (4)江晓原、刘兵主编:《伦理能不能管科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5)张华夏:《现代科学与伦理世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1)江晓原、刘兵主编:《好的归博物》,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2)社会上至今仍然在流传所谓“肖传国十万雇凶”,很多人在此基础之上对肖大夫进行各种评价,并至今深信不疑。但此事诸多蹊跷,姑且不论,单从石景山法院的判决书上看,“十万”与“雇凶”都不存在。肖传国的责任是对于亲戚主动要求暴打某人之动议没有给予阻止。另外,需要普及的法律概念是,肖传国被判的是“拘役”,并非“徒刑”,所以并未入狱,也谈不上刑满释放。肖传国被惩罚的罪名是“寻衅滋事”,不符合本案要件。肖传国律师高子程认为,此案属于打架斗殴,两方之伤都够不上刑事犯罪。肖传国认为,此案是由周永康指令公安部督办的,法院只能找个名目来判他。但是后来,这个罪名成了一个口袋,不断被应用,则是后话。
    (3)刘华杰:《檀岛花事》,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
    (1)刘华杰:《从博物的观点看》,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6年。
    (2)田松:《博物学:人类拯救灵魂的一条小路》,《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