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黄河三角洲地区多水源联合调度及其环境效应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福存安永会李旭峰
  • 会议时间:2005-12-05
  •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地区 ; 多水源联合调度 ; 环境效应 ; 地下水 ; 地表水 ; 引黄河水
  • 作者单位:张福存,安永会(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校区),北京,100083;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河北,保定,071051)李旭峰(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技术方法研究所,河北,保定,071051)
  • 母体文献:全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
  • 会议名称:2005年全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
  • 会议地点:海口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黄河三角洲地区南部广饶县处于淄河冲洪积平原与三角洲海积冲积平原交接部位,浅层(60m)含水层由南向北由全淡水的单层结构变为上咸水下淡水的双层结构.1975-2000年,随着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出现一系列环境问题,区域水位以1.27m/a的速度下降;水井出水量衰减1/2-1/3;因形成以花园和稻庄为中心的降落漏斗而造成北部咸水以3.0km2/a的速度向南入侵.建立该区地下水、地表水和引黄河水多水源联合调度优化模型,其目标函数是使各时段研究区地下水位降深之和最小,其约束条件包括供水量、开采井取水量、引黄河水量、节水量、水位等.由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组成的优化模型为一线性规划模型,决策变量为各规划时段内各亚区地下水开采量、引地表水灌溉量、引水补给地下水量及节水量.依据水源条件、现有水利工程、含水层性能和地形,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区、23个子区;模型优化时段为2000-2010年,共11个时间段.预测结果表明,每个区采取包括节水、减少地下水开采量、拦蓄地表水或引黄河水补给地下水、井灌区改为渠灌等不同措施,到2010年,花园和稻庄漏斗中心水位将分别由过去的低于-20m上升为-14.00m和-12.66m,0m标高水位等值线圈闭面积由1997年的321km2减小到125.7km2;到2003年后,能够在稻庄北部形成反漏斗(淡水帷幕),阻止北部咸水入侵.环境效应显著.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