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平武县石坎河汶川地震灾害链的成生条件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5·12汶川地震在南坝-石坎段触发了大规模的次生山地灾害。地质灾害导致大量人员伤和财产损失。震后由次生山地灾害演变的次生灾害链对已遭受严重损失的地区雪上加霜。作者通过对平武县石坎河一段重灾区详细深人调查和综合分析。力求揭示该河段灾害链成生环境。该河段位于发震断裂带之上,烈度达Ⅺ,地灾点分布密度大,线密度达2.25个·km-1。震后由于地质环境的改变以及频繁出现的极端气候,形成了以下灾害链,分别是:(1)石坎河两岸大规模的崩塌、滑坡→堰塞湖→自然或人工泄流→形成一世纪才发生一次的洪水;(2)在地震过程中山体上部的崩塌、滑坡→在地震过后沿着坡体表面转为碎屑流→掩埋斜坡脚下的公路及房屋;(3)震裂山体及沟道中的崩滑堆积体→在暴雨条件下转换为泥石流→掩埋沟道口的房屋、道路、河道;(4)断裂活动→地表破裂→来自深部的地热抵达地表→遇可燃物质→山体自燃→火灾、大气污染→环境恶化。灾害链成生条件可以概括如下:强烈的新构造活动造就了巨大的地形反差,软硬相间且走向平行河谷岸坡结构奠定了边坡安全储备较低。河谷走向与最大主应力呈大角度相交促使河谷卸荷强烈。断层谷地多次的构造改造使两岸岩体更加破碎;5.12地震极震区强烈的震动与上述因素耦合形成了大规模的次生山地灾害;震后多次出现像9.24、8.13这样的极端气候,其诱发了多次泥石流灾害;中央断裂破裂后,断裂带原有胶结遭破坏,岩体松弛、多裂隙,导水导气,深浅部物质交换频繁,深部地热上升地表。点燃浅表部易燃物质,形成山体自燃现象。这些不利的环境条件正是南坝-石坎河段灾害链形成的原因。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