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内蒙古伊敏地区下石炭统红水泉组砂岩物源分析及其构造意义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杨明春刘永江韩国卿王长兵温泉波赵英利梁琛岳米小楠
  • 会议时间:2011-11-01
  • 关键词:伊敏地区 ; 石炭纪砂岩 ; 年代学 ; 源区环境 ; 大地构造
  • 作者单位:杨明春,刘永江,王长兵,温泉波,梁琛岳,米小楠(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韩国卿(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 Department Geology and Geography, University of Salzburg, Salzburg A-5020, Austria)赵英利(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长春,130026)
  • 母体文献:2011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1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 会议地点:西安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内蒙古伊敏地区位于东北地区西部,内蒙东部,呼伦贝尔市伊敏镇和红花尔基镇之间。构造位置属于两伯利亚板块与华北板块之间的中亚造山带东段,贺根山缝合带北侧。八十年代以来,众多学者提出东北地区存在“众多微板块或地块、多条缝合带”或“多岛洋”或“黑龙江中、小板块群”或“满洲地块”,并提出了这些微板块的拼贴模式,认为由蒙古一鄂霍次克缝合带、西拉木伦河-延吉缝合带、中锡霍特俯冲带所围限的东北及其邻区晚古生代为一巨大的稳走地块——佳—蒙地块,研究区就位于佳一蒙地块内部。有关这些地块的拼贴时问和方式等科学问题一直存在非常大的争议。木文对伊敏地区石炭纪砂岩进行详细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及碎屑错石年代学研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讨论该区晚古生代砂岩的源区环境及大地构造背景,为探讨东北亚地区造山带中微板块的碰撞拼贴形式以及闭合时间提供新的证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