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华北北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古地理和吉生态环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许欢柳永清旷红伟刘燕学彭楠董超陈军徐加林薛沛林刘海
  • 会议时间:2012-10-18
  • 关键词:华北北部 ;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 ; 盆地 ; 古气候 ; 恐龙动物群 ; 古地理 ; 古环境
  • 作者单位:许欢,柳永清,旷红伟,刘燕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彭楠,陈军(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董超,刘海(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荆州,434023)徐加林,薛沛林(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 母体文献:第十二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
  • 会议地点:青岛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华北北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普遍发育一套区域性可对比的灰紫色、紫红色粗碎屑沉积建造(土城子组/后城组/大青山组),时限约154-137Ma.土城子组厚约800-4500m不等,不同地区其岩石组合和旋回结构存在很大差别,阴山-大青山地区土城子组/大青山组底部发育一套冲积扇相砾岩,下部由河流相砂砾岩逐渐过渡为滨浅湖相粉砂岩、砂岩及少量淡水灰岩,钙质结核发育,上部为辫状河相砾岩、砂岩;冀西北(尚)义盆地后城组自北向南由冲积扇相巨砾岩、粗砾岩逐渐过渡为辫状河相细砾岩、粗砂岩,到东南部变为滨浅湖相红色粉砂岩、泥岩,其上(阎家窑组)主要发育河流和沙漠相砂岩;冀北中东部地区土城子组/后城组下部以冲积扇相砾岩为主,中部普遍发育河流相砂岩、砾岩,向东变为湖相泥质粉砂岩,上部整体以冲积扇、辫状河相砾岩、砂岩为主;辽西地区下部为滨浅湖相紫红色粉砂岩、泥岩,中部以冲积扇相砾岩为主,上部普遍发育风成沉积.
晚侏罗世-早白垩世,由于地壳差异性隆升,华北北部逐渐由炎热千旱的低山丘陵环境转为寒冷干旱的高山荒原/荒漠环境。正是由于环境的剧变,导致了恐龙动物群的消亡,直到义县组时期,气候逐渐暖,以恐龙为代表的生物群才再次出现,体现了古地理、古环境对生物群发展的制约作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