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模型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刘艳辉刘传正温铭生唐灿
  • 会议时间:2015-08-08
  • 关键词:地质灾害气象 ; 临界降雨判据模型 ; 隐式统计预警模型 ; 显式统计预警模型
  • 作者单位:刘艳辉(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 北京10008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29)刘传正,温铭生,唐灿(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 北京100081)
  • 母体文献:2015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5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长春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地质灾害气象预警是指对气象因素(主要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大小的预测预报.中国大陆的地质灾害气象预警工作始于2003年,逐步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县级的分级运行业务模式,预警模型及可靠性问题是这项工作的核心科学技术问题和研究难点.考虑到各级地质灾害气象预警的时空尺度与预警时效,形成了两代预警模型并行运算、相互校验与补充的运行模式.第一代隐式统计预警模型,也称为临界降雨判据法,基于不同地质环境区域引发地质灾害的临界雨量不同,分区建立临界降雨判据,该模型2003年起在预警业务中使用,因其只涉及一个或一类参数,使用广泛,近年来又在模型参数、判据修正等方面不断完善.但单一的临界雨量指标很难准确反映地质环境的变化以及地质灾害的成生规律,且预警区划、判据更新与准确性提高等也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第二代显式统计预警模型,耦合了地质环境变化与降雨参数等多因素建立预警判据,地质环境指标在模型中显式表达,在模型原理、空间精度、升级能力等方面表现了其优越性,显著提高了预警精细度和准确度,2008年开始在国家级预警业务使用,并逐步向省级推广.两代预警模型均是基于统计方法建立,一定程度上均受到统计样本的选择、地质环境条件的精细程度、实况降雨数据的精确匹配等因素控制和影响.多年来,两代预警模型在中国地质灾害气象预警业务中成功运行并不断升级完善,为中国大陆的地质灾害防灾减灾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