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做有高尚审美追求的文艺工作者
详细信息   来源:光明网    发布日期:2021-09-07

客观讲,近年来,文艺创作佳作频出,尤其主旋律影视作品屡有突破,人物形象深入人心。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国机长》《攀登者》等成为爆款;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的陈独秀、李大钊,《山海情》中的马得福、李水花,《跨过鸭绿江》中的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等革命领袖和一大批英雄人物,光彩照人,令人难以忘怀。

人们喜欢这些作品,是因为它们立意高远、主题鲜明、艺术精湛,演员塑造人物形象无华丽妆容,无做作美颜,更无刻意 “ 抠图 ” ;表演因朴实而真实,角色因本色而出色,受到观众的由衷喜爱和赞誉。

就在人们享受这些优质文化大餐的时候,爆出 “ 饭圈 ” 乱象丛生,天价片酬、 “ 阴阳合同 ” 被查等问题,社会各界愤慨之情格外强烈,可想而知。

文娱行业存在这些乱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人的文艺审美错舛,价值观错谬、审美观错位、艺术观错乱,既害人又害己。

整治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从根本上说,整治行业不良倾向、廓清文娱领域风气,还需要从业者自尊自爱、自律自强,提高素质、提升素养。

为此,我们呼吁,做有高尚审美追求的文艺工作者!

举凡经典传世之作,必然寄寓美好的思想情感,饱含深切的人性关怀,彰显高尚的精神境界。

从《诗经》《楚辞》起,我国古代先贤就把教化引领作为文艺创作的至高境界和重要功能。孔子云: “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 思无邪。 ’” 屈原的《离骚》蕴含的强烈爱国情怀、 “ 吾将上下而求索 ” 的精神追求,至今回响不绝。范仲淹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林则徐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 的博大胸怀,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文精神标识,为民族的价值建构提供了丰厚精神滋养。

不可否认,当下文艺领域还存在精神境界不高,导向跟着流量走、标准跟着市场走,潜心创作让位于话题炒作、精益求精被粉丝 “ 催更 ” 所取代等现象,把作品放在消费主义之手来掂量、放到金钱至上的天平来称量,制造了很多 “ 文艺垃圾 ”“ 文化泡沫 ”“ 娱乐噪音 ” ,扭曲了文艺创作的初心,消解了文艺作品的教化功能,带偏了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

专家指出, “ 饭圈 ” 乱象、 “ 耽改 ” 之风的病态化、极端化表现,给青少年传递的价值观、审美观是畸形的、扭曲的。长此以往,污染的是整个社会风气,败坏的是整个社会肌体和民族精神,毁掉的将是整个一代人。

文娱领域综合治理,迫在眉睫!

举凡有成就的文艺家,都有崇高的审美追求,其作品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给人以丰厚的精神滋养,给人以深刻的人生启迪。

“ 人民艺术家 ” 郭兰英,她演唱的《我的祖国》《南泥湾》《人说山西好风光》等歌曲脍炙人口,塑造的《白毛女》中的喜儿、《小二黑结婚》中的小芹等舞台艺术形象光彩夺目,为中国民族歌剧表演体系的建立和民族演唱艺术的发展作出开拓性贡献。

“ 七一勋章 ” 获得者、表演艺术家蓝天野,曾经是一位党的地下工作者,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经受了磨练和洗礼。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在文艺舞台上展现出过人才华,先后在《茶馆》《北京人》《家》等 70 余部话剧和《渴望》《封神榜》等多部影视作品中,成功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

以郭兰英、蓝天野为代表的老一代文艺大家,一大突出特点,就是都有崇高的审美理想、正确的审美理念、纯粹的审美趣味。这不仅让他们塑造的艺术形象深刻影响了几代人,也让他们的艺术生命得到了极大延拓,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艺术传奇。

相较之下,文娱行业的某些后来者,没有认真传承老一辈艺术家的思想境界和审美风范,而是试图走捷径、求速成,梦想一夜成名、不劳而获,这既不符合社会主义劳动观,也不符合演艺人才的成长规律。由于文艺审美观出现偏差,一些从业者不讲对错、不问是非、不知美丑、不辨香臭。

“ 耽改 ” 剧一度泛滥、 “CP 话题 ” 在热搜榜上居高不下,刨根究底,就是因为某些人试图剑走偏锋、模糊性别形象,玩暧昧、求刺激,诱导眼球跟着流量走、 “ 三观跟着五官走 ” ,将大众审美带入歧途。

饱受诟病的 “ 娘炮 ” 形象,使本该刚健有力的男性角色变得幼稚、娇弱、做作、邪魅。在一些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中,男主演化浓妆、穿华服、摆造型,把战场变 “ 秀场 ” ,令人咋舌。

一些抗日神剧、 “ 抠图 ” 雷剧,违背文艺创作基本逻辑,试图用技术造假代替现场表演,以过度夸张、花拳绣腿来糊弄和蒙蔽观众 …… 此等做派,换来的只能是 “ 荒唐、可笑 ” 的吐槽和嘘声。

一些演艺明星私生活话题长期霸屏,哪个明星烫头了,谁的头发换色了,谁家的宠物掉毛了,谁结了谁离了、谁胖了谁瘦了,等等,都可以成为赚取流量的噱头,成为综艺节目和网络资讯的 “ 香饽饽 ” 。

花钱买数据、上热搜,成为流量明星的常规套路,甚至为了吸睛赚钱,不惜把未成年人也带上秀场。凡此种种,确实把青少年的审美带歪了,把文娱生态环境搞坏了。

事实表明,靠畸形审美、搞病态营销、打擦边球,都是邪路歧途,只会遭观众的唾弃、断自己的艺术生命。

在当前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朗朗星空之下,仍然有这些暗流涌动,令人扼腕。

互联网在中国迅速普及,是改革开放书写发展传奇的一个缩影,为中国社会文明进步、为中国更好融入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也有那么一些人,借助网络平台传播迅速的优势,利用网络交流便捷的特点,兴风作浪、蝇营狗苟,并有愈演愈烈之势。

社会舆论普遍认为,造成 “ 饭圈 ” 乱象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在于社会资本逐利、演艺机构合谋、播出平台失守。

每一种 “ 饭圈 ” 乱象,都有其自身逻辑。为偶像疯狂打榜、非理性购买周边产品、粉丝间为偶像互撕,都是幕后推手打造 “ 流量明星 ” 的基本操作;所谓 “ 颜值即正义 ”“ 爱豆至上 ”“ 只问忠诚不问是非 ” ,精心炮制 “ 人设 ” ,也是资本、平台、经纪、 “ 粉头 ” 共同造势的结果;按热度定题材、按流量选演员、按颜值付报酬,创作的主动权不在编导而在平台和资本。

对于这些从根本上违背文艺创作规律、损害文艺审美品格、毒化文艺生态环境的行为,社会各界忧心如捣,多方呼吁加强整治,强化资本监管,压实平台责任。

不少知名影视编导和文艺评论家倡导,要坚守文艺正道和审美品位,明星应该服从角色,颜值不该凌驾审美,艺术之美的标准应该正向、丰富、多元, “ 演员不能不谋演技只磨皮,而要靠硬功夫、真本事演绎角色、塑造形象 ” 。

“ 人民艺术家 ” 王蒙、著名导演丁荫楠等老一辈文艺家,期待文艺界年轻一代扛起责任、跑好接力赛, “ 维护文艺的尊严与品格,唾弃并驱逐那种愚蠢浅薄低俗的伪文艺 ” 。

青年艺术家黄豆豆表示,要将更多时间、更多精力、更多汗水献给舞台和练功房,为观众奉献更多更好的文艺作品。

时代呼唤有高尚审美追求的文艺家。

一个民族的文艺审美风尚,是这个民族美学精神的重要体现。中华美学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美学方面的重要体现,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文学艺术独特的美学经验、理论创造和实践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 “ 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 , “ 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 ”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强调,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

在千百年来的文艺实践中,中华美学精神深刻影响了作家艺术家的审美创造,涵养和培育了中国人审美价值、审美习惯和审美取向,是文艺创新创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

中华美学精神坚持文以载道、文以化人。我们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就是要坚持不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引导人们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主流,吹响时代号角,鼓舞人民前进。那些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那些调侃崇高、虚无历史,那些脱离大众、沉迷于 “ 饭圈 ” 自娱自乐的文艺审美,都与我们这个时代格格不入。

中华美学精神追求至真至善至美。我们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就是要高扬主旋律、弘扬正能量,用心用情用功抒写这个伟大时代,反映人们对真的向往、对善的呼唤、对美的渴望;就是要用更多有道德、有筋骨、有温度的文艺作品,展现大真大爱大美、传递向上向善力量。那些不问是非、不辨香臭,那些过于看重市场、片面追求流量,那些热衷于低级趣味、沉湎于 “ 娱乐至死 ” 的恶俗审美,理应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所不容。

中华美学精神讲求风骨和境界。这既是对文艺作品的审美评判,也是对文艺工作者人格修为的基本要求。我们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尤其要学习古代先贤为人为文为艺的气节、风骨和人生境界, “ 不为五斗米折腰 ” ,不为名利所累,不与低俗为伍。那些把娱乐圈当作名利场,把流量当导向,把 “ 审丑 ” 当噱头,为不良风气推波助澜,甘做资本 “ 提线木偶 ” 的做法和行为,终将付出深重的代价。

中华美学精神倡导海纳百川、兼容并蓄。我们传承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并不排斥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生生不息,正是得益于见贤思齐的学习精神。中国的芭蕾舞、民族歌剧、电影、话剧、油画,都是中华美学精神与世界优秀文化成果融汇融合的成功范例。虚怀若谷、互学互鉴,我们的文艺作品将更好地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我们看到,一个多措并举遏制文娱行业不良倾向的局面已经形成。一大批老中青文艺工作者正忠实践行初心使命,自觉追求德艺双馨,他们是中国文艺领域的中坚和希望所在。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文艺文娱的百花园里,将会有更多从业者努力做有高尚审美追求的文艺家。(作者:关铭闻)

《光明日报》( 2021 年 09 月 07 日  01 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