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质云]地热
太原盆地区碳酸盐岩中-低温地热系统演化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作者:马腾 ; 王焰新 ; 马瑞 ; 闫春淼 ; 单慧媚 ; 陈柳竹
  •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 关键词:太原盆地 ; 碳酸盐岩 ; 中-低温地热系统 ; 水化学 ; 同位素 ; 水文地质
  • 来源文献: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 年:2012
  • 发表时间:2012-03-15
  • 卷期:2
  • 页码:29-37
  • 中图分类号:X143
  •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40872157,40830748);;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No.NCET-07-077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No.CUGL1005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No.2010CB428802);;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No.20110145110003)
  • 来源库:知网
摘要
针对太原盆地区碳酸盐岩中-低温地热系统与边山岩溶水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这一难点问题,以地质构造分析为背景,以岩溶水的水化学、同位素组成特征为线索,重塑了太原盆地区碳酸盐岩中-低温地热系统地质演化过程.获得了如下3方面的认识:(1)该系统经历了自燕山运动以来的5个阶段的地质演化过程.在晚第三纪至早更新世阶段的稳定沉降期,该系统与边山岩溶水系统开始分离,并各自演化.(2)该系统的岩溶作用来自于2个方面:①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早期的大气降雨沿汾河等断裂带下渗,经与石炭-二叠煤系地层中的金属硫化物作用,形成富含硫酸的地下水,补给碳酸盐岩热储层,并与其中存留的更古老的岩溶水混合,促进了碳酸盐岩溶解;②受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早期盆地基底岩浆的烘烤,碳酸盐岩发生热解.(3)该系统中的岩溶热水形成于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早期,由于上覆盖层良好的保温作用而封存至今.其分布范围受地质构造的控制,东西向分别以东山、西山断裂为界,南以田庄断裂为界,北以亲贤地垒北边界为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