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质云]地热
劳盆地热液羽状流颗粒物微区特征及指示意义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作者:雷吉江 ; 初凤友 ; 于晓果 ; 李小虎 ; 陶春辉 ; 杨克红
  •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 关键词:热液羽状流 ; 悬浮颗粒物 ; 喷口 ; 微区分析 ; 劳盆地
  • 来源文献: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 年:2011
  • 发表时间:2011-03-26
  • 卷期:2
  • 页码:109-116
  • 中图分类号:P314
  •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6035,4097603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0906036);;国家海洋局青年基金项目(1086-10),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项目(JG0904)
  • 来源库:知网
摘要
劳盆地热液羽状流水体为研究对象,对6个不同深度水层(海底以上50~500m)的悬浮颗粒物(>0.45μm)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和X射线能谱分析。通过颗粒物的微形貌将颗粒物分为生物碎屑、微生物成因颗粒、无定形颗粒和自形颗粒等类型。微生物成因颗粒包括丝状体和簇状体等形态类型;自形颗粒主要为黄铁矿和闪锌矿晶体;根据颗粒组分特征将无定形颗粒分为S-Zn-Ba-Ca、Fe氧化物 少量Ba-Zn-Ca、Fe-Mn-Ca-Ba 少量的Zn、硫化物颗粒及多金属颗粒5种不同类型。大量与热液活动有关的颗粒类型的出现以及无定形颗粒的尺寸分布特征反映了研究站位处于热液羽状流的早期发育阶段,推测在附近几百米范围内存在活动的热液喷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