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农业农村发展银行之边贸结算业务发展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Border Trade Settlement Business Development of Vietnam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Bank
  • 作者:唐金成 ; 阮秋庄
  • 英文作者:Tang Jincheng & Ruan Qiuzhuang(vietnam)
  • 关键词:越南农业农村发展银行 ; 中越贸易 ; 边贸结算
  • 英文关键词:Vietnam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Bank,Trade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Border trade settlement
  • 中文刊名:Around Southeast Asia
  • 英文刊名:2010
  • 机构:广西大学商学院;
  • 出版日期:5
  • 出版单位:[25]
  • 年:10
  • 期:45-1176/D
  • 语种:期刊
  • 页:东盟/越南
  • 页数:[26]
  • CN:1003-2479
  • ISSN:61-65
  • 分类号:2010/10/30
摘要
中越边贸经济交流历史悠久,两国边境居民服务与商品交流频繁,为了满足边境货品买卖及交易活动的结算需求,"货币市场"也随之自发形成。本文分析了越南农业农村发展银行之发展现状、中越边贸发展与结算业务状况,对越南农业农村发展银行边贸结算服务进行了综合评价,并提出了完善发展其边贸结算服务的措施。
        There is a long history of the border trade and economic exchanges between China and Vietnam,and the exchange of commodities and services among the border residents of the two countries is frequent. The " monetary market" formed spontaneously in order to meet the settlement requirement of border trade of goods and transaction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Vietnam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Bank as well as the border trade development and settlement business status,evaluating its border trade settlement services comprehensively,then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services.
引文
1.赖小民:《论我国城市商业银行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金融与保险》2006年第1期。2.朱建武:《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效应分析》,《金融论坛》2007年第1期。3.杨丽华等:《城市商业银行竞争环境与市场定位策略探讨》,《中国流通经济》2006年第8期。4.胡昆:《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化改革的战略选择》,《广西金融研究》2006年第12期。5.刑学杰:《越南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选择分析》,《时代经贸》2006年第1期。6.李新:《论商业银行的市场创新战略》,《管理世界》2006年第12期。7.邓晓霞:《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新趋势》,《财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8.王龙虎:《中国—越南两国经贸合作近况及思考》,《东南亚纵横》2007第2期。9.卫平、杜涛:《越南外资政策的变化及对越投资建议》,《当代亚太》2007年第4期。10.2009年越南农业农村发展银行报告。11.古小松:《越南国情报告(200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版。12.陈平:《越南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结构》,《越南经济时报》2008年7月16日,第2版。13.陈文山:《全面城市商业银行的框架协议(越文版)》,河内:《越南商务部》,2007年。14.http://www.sbv.gov.vn/en/home/越南国家银行。15.http://www.agribank.com.vn越南农业农村发展银行。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