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文化动态2013年第12期

 

地学文化动态

 

 

2013年第12期(总第22期)

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党委

中国地质图书馆  联合主办        20131220

 


 

目 录

 

格言警句

    中国地质调查局廉政格言警句佳作摘选

文化研究

    地质学科技人物史研究与慎守之界……………蔡克勤等

    打造个性鲜明的西南能矿文化……………………何毓敏

文化推介

    她的十年,与己有关………………………………徐梦华

文化在行动

    根在基层:国土资源部青年讲述地质队员故事等6

徽志解读

    西南能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徽志解读

文化人物

    陈宏光

格言警句

中国地质调查局廉政格言警句佳作摘选

编者按:为进一步推动廉政文化建设工作,营造廉荣贪耻的良好氛围,自201210月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了廉政格言警句征集活动,局机关及局属各单位踊跃参加,共征集廉政格言警句1363条,其中不乏警醒人心之语。故此,本刊将每期摘选部分佳句刊载,以资共勉。

找矿突破促发展,廉政建设固根基。

——刘秋晓

铸青藏精神灵魂,兴求新自律之风;

立地质调查伟业,做胸襟坦荡之人。

——孙清元

情同地质调查共融,心与清正廉洁律动。

——雷 

地蕴资源全靠你我调查,

德衍千祥君子理当自珍。

——廖忠礼

励志事业有作为,廉洁地调永不贪。

——王 

肩挑地调重任,心存清廉警训。

——齐先茂

作者单位:成都地质调查中心


文化研究

地质学科技人物史研究与慎守之界

蔡克勤 陈宝国 员雪梅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老一辈地质学家是中国地质学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或留学师从世界级学术大师,回国后成为地质学学科和学术理论的奠基者和引领者;或在中国大地上成长,推动中国地质事业发展,在教育、地质勘查、学术研究等领域做出突出贡献。地质学科技人物史研究,以老一辈地质学家的学术成长经历为主线,真实反映其求学历程、师承关系、工作经历、学术研究、重大成果等,将鲜活地丰富我国地质学科学技术发展历史,传承学术传统,从而为准确把握未来地质科学事业的发展方向提供参照和借鉴。深入研究他们学术思想的形成、发展、成熟的全过程,探讨他们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历程、方法、关键节点、关键因素,及其背后的精神动力,解剖他们成功攀登科学高峰的社会环境、科研和工作条件、文化氛围和物质基础,进而探求我国地质学学科和事业发展规律,对于科技人才成长规律、学术传承和学术传统的发扬光大,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翟裕生会长在《地质学史论丛·5》(2009)的序中指出,自1980年地质学史研究会成立以来,地质人物史一直是学史研究的重点,“努力探索人物的学术思想、治学道路的深邃境界,使人物研究更具深入和理性特点。”这是人物史研究的正确方向。这方面已有人物传记和年谱出版,也有论述重大地质成果和机构建设中先驱者的事迹与贡献,缅怀和纪念前辈业绩;更有一批前辈学者的文集出版,系统地收集了他们的学术著作,部分之前未刊出的手稿、文献资料和照片等,使这些人物的人生历程得以生动地展现,为人物史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借人传事,借传述史

我国有人物传记的历史传承,《史记》开创了传记文体,有帝王本纪和各色人等的列传。但一部二十四史中,称得上与科学技术相关的人物,几无踪迹可寻。科学家传记或科技人才史,在我国还是一门年轻的分支学科。特别是以谨严的学术梳理见长、阐发人物学术和治学道路的著作,尚不多见;但是他们的事功、德行、思想、个性,都将为后辈学人展示深刻的人生智慧,引导我们去思考人生的目的、意义和价值,鼓舞后人在学术道路上奋发进取,这是值得深入开掘的园地和学史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综观已有的人物史研究,李四光、黄汲清、丁文江、翁文灏、谢家荣等已有较优秀的研究成果,不仅传主是中国地质学的奠基人、早期各级地质机构创立者和地质事业的领导者,而且他们投身地质学研究的时代正是20世纪初中国从封建社会转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除丁文江外,他们都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为新中国地质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因此,借人传事,借传述史,是人物史研究的主要途径。

2012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马胜云等编著的《李四光和他的时代》一书,以收集到的李四光和其他人物间的书信为史料,是考证李四光生平事迹的准确史实。尤为难得的是,其中刊布了诸多名家手迹,弥足珍贵。该书参以《李四光传》(陈群等,1984,人民出版社)和《李四光年谱续编18891971》(马胜云等,2011,地质出版社)等研究资料,为我们的人物史研究树立了典范。

在此,以李四光研究为例略作申述。李四光在日本留学期间成为同盟会创建会员,年仅16岁;22岁参与武昌起义,任湖北军政府理财部参议(后任实业司司长);袁世凯窃夺革命成果后,李四光愤而辞职,24岁赴英国留学,先学采矿,后转入学习地质学。他以《中国之地质》为题的学位论文,获伯明翰大学自然科学硕士学位。他在学位论文中写有如下字句:“今天,我们要求新一代的黄帝子孙们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也许并非为时已晚”。李四光无论是投身革命,还是选择地质学,都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振兴中华紧密相连。

李四光开创中国冰川学研究的贡献,已有诸多文章述及,我们缀拾部分史料,以表述学者的学术思想和学术途径的由来。李四光本人在《扬子江流域之第四纪冰期》(1933年)一文中披露,他研究冰川的兴趣萌生于家乡传说的巨石——“打牛石”(当地传为此巨石系天上金牛星下界作乱,天公抛下此巨石,赶走金牛星),年仅12岁的他对此留下深刻印象。这是片麻岩巨砾,遗留在江汉平原的冰川漂砾。在英国学成之后,他曾赴欧洲考察了阿尔卑斯山的冰川地质。1921年,他带领北京大学地质系学生在河北沙河县沙源岭和山西大同口泉一带发现冰川漂砾(带有擦痕的巨砾)、U形谷地和圆滑的孤丘等,从而确认中国存在第四纪冰川活动。当他把这些材料携回北京,在中国地质学会第三次年会(1922年)上报告这些发现时,在场的瑞典学者安特生(J. G. Andrson 时任农商部顾问)和加拿大籍学者步达生(D. Black)都表示怀疑,甚至断言第四纪时期中国纬度过低(与阿尔卑斯山相比),形不成冰川。后来,李四光在《地质工作者在科学战线上做了些什么》的演讲中,回忆此事时用了“他轻视地置之一笑”记述了那一刻的场景。1931年夏,李四光率北大地质系学生赴江西庐山实习,并先后三次在庐山研究冰川遗迹,从遗留的冰川堆积物和冰川运动痕迹,到地形、地貌,划分出鄱阳、金井、木楼三个冰期和考证其时代,从而奠基了李四光作为中国第四纪冰川学研究第一人的学术地位。1922年,当李四光将《华北挽近冰川作用的遗迹》一文用英文发表在英国的《地质杂志》(V. 59No1. P1421)上时,国际地学界对第四纪大冰盖之说尚存争议,他在文章中说:“任何为了搞清这个问题的尝试,都必须在野外进行”。1940年他在华南调查时,再度著有《鄂西川东湘西桂北第四纪冰川现象述要》一文。这些史实表明,作为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科学问题面前是勇敢而严谨的。1941年美国学者戴特拉发表的文章中,确认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19429月,李四光在《科学工作的几个基本问题》一文中说:“干科学工作的人们,第一要有勇气,要有毅力,……仅靠高谈阔论,世界上就没有你立足的地方”。又说:“说而不行,行而不动,用力不准确,都不是科学的精神”(1942,建设研究,8卷第一期)。以上引述的史料,大致勾画出李四光奠定中国冰川学的学术研究过程。

1958年,《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成立,李四光为首任主任委员,1959年,他已七十岁高龄,仍在北京西山模式口、八大处、香山、潭柘寺等处调查冰川遗迹,对三家店东北隆恩寺南的山坡上有冰溜擦痕先后观察三次。如果以李四光开创的中国冰川学出发点,还可进一步梳理地质历史时期的冰川堆积,如1923年李四光考察三峡地质,识别出最古老的“南沱冰碛层”(新元古界,距今约650740百万年),中国冰川研究者的师承关系,直到现代冰川研究,包括冰芯的气候学证据等,转入到冰川学的学科史研究。因此,因传述史,不仅反映时代风云,也是学科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四光早年的一首题为《咏铁锥》的新体诗,发表于1921119日的《北京大学日刊》上。全文如下:“山巍巍,水洄洄,好一个玲珑世界。再过百万年,可祗剩得几堆尘土,几堆余灰。这是迷。破迷还赖我铁锥。工作复工作,莫道吃亏,我们今天定要做出一块纪念碑。还要待谁?!”地质学中的“迷”,实实在在地存在而且很多,李四光破解中国第四纪冰川之迷,无疑是一块高耸的科学纪念碑。我们认为,人物史研究应该通过史实、学术记录(本人或同时代人的学术评价)和多方面史料,还原人物科学攻关的全貌和全过程,从而撰写前辈的科学作风和学术传承。

二、史蕴风云际遇,文传时代潮流

每个人物都在一定的时代生活,其性格、情感、际遇、行为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然而作为个体人物,他的学习、工作、生活经历,特别是科学工作和科技贡献,则不可能与时代之间都产生一一对应关系。人物研究的魅力在于发现天才人物与其科学贡献之间的关系。每个时代之中,千变万化的个人性格、人生际遇各不相同。这种个性,特别是工作经历和环境成就了人物的独特性。如果不从所研究人物的学历和工作经历,包括家庭和社会环境,性格、情感、个人际遇、工作条件,以及其对科学问题的兴趣点,探索的方法和途径出发来进行研究,就很难探明其为什么做这项研究,以及如何做的。因此,人物史研究必须收集相当系统的资料,筛选与研究主旨相关的史料,并对史料之间的关系进行必要的梳理和有依据的推理分析,将史实合理地形成论证链,并在此基础上做出客观的评价。作为科技人物史的学术评价,应减少研究者本人的主观评价,更多地引证同时代同行科学家的评价、学术观点和成果的引用情况。

如前辈地质学家中的翁文灏,无疑是地质科学史上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他前后主持中国地质事业达30多年,1926年任中国地质调查所所长(之前有4年为代所长),1932年创办清华大学地质系,在地质学科史上首创燕山运动构造旋回理论,可以说在地质学领域建树颇多,中华民国时期的中国地质事业史与他有密切的关系。但他曾于1932-1949年期间在政界发展,曾任中华民国经济部长、行政院院长,1951年投身新中国建设。如此的历史际遇,使后人对他的研究更多是从民国人物角度来传写他的人生轨迹,如李学通著《翁文灏》(1996,兰州大学出版社)和《翁文灏年谱》(2005,山东教育出版社),潘云唐著《翁文灏年谱》(1989,《中国科技史料》,104期),张淑岩著《翁文灏的石油业绩》(2006,石油工业出版社),以及其他回忆纪念文章,对翁文灏的学术经历及历史背景做了有价值的表述和大量的搜集整理工作,但对他学术贡献的研究,以及对他作为一个科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在特定的社会环境背景下的宏观作用及个性研究还比较粗略,数量也不多。在中华民国时代,翁文灏的政治和社会地位明显高于李四光,但在地质学领域,无论是个人建树,还是对地质科学的贡献而言,李四光都应归为世界级的学术大师。这也是由大时代风云际会中个人历史轨迹不同所致。作为1912年获国外博士学位的翁文灏,最早的海归人士,在地质学科技领域的贡献必然受到限制。

三、求真的心态,慎守的分界

科技人物史研究主要依据史料,许多前辈学者作古多年,或身后萧条,史料难觅;或仅有后辈亲属、学生等的断片记忆,有的虽事同而说法不同;或史料辗转引述,以致失真。这是人物史研究中常见的现象。需要研究者在史料矛盾、错乱和讹误中进行鉴别,务求得到传主和相关人物生平事迹的准确史实。完成从史料到史实,还是研究的第一步。作为学术性人物研究,重点应落在学术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深入剖析和论述其学术成果,从而使史料与学术贡献挂钩,真实反映前辈学者学术科研活动的轨迹、关键节点和重要的科学资料,反映其学术成果的科学意义所在。以此丰富我国地质学科技发展的历史资料,弘扬学术传统。

作为人物史研究或传记写作,需要对史料的骨架进行合情合理的构建。与年谱编制不同,对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工作环境、科研项目、地质考察的收获、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概况等,都有所理解,进而谨严地论学析理,梳理出和叙述好人物的事功德行,学术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研究者选取的人物,特别是深入了解后,往往萌生出对人物的热爱与尊敬,行文叙事不免带有浓烈的感情。这方面需要研究者掌握情感的度,客观冷静是史学研究者的必要素养之一。同时,评价学术成果和贡献时,也需要有分寸感。科技人物的学术活动和贡献,往往延续多年,分别体现在不同时期的学术专著和论文中,切忌将相关材料笼统地归类,或排列成流水账,最好能将不同时期的学术成果的前后关联性吃透和理解,从而阐明学术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应该说,地质学科技人物史研究有相当的难度,不仅要深入理解专业性很强的学术研究成果,更要深入人物的学术思路探究,作为非同专业的研究者常会彷徨于外,尤难深研人物的人生智慧和做出判断。人物史研究的学术(学位)论文,要以首尾贯注的文笔析事论理,先要确立论文的框架,细究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为了做到叙事有血有肉,达到写出可感可触的鲜活人物形象,切忌罗列学术活动和史料,尤应注意运用好史料中的某些细节和生活小事,适当引入相关结构中,体现人物的思想和精神境界,使笔端流泻出感情,行文才能情趣盎然。


 

打造个性鲜明的西南能矿文化

何毓敏  西南能矿集团公司

    俗话说,“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文化”。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西南能矿集团公司作为贵州省委、省政府打造的大型国有企业,要实现矿产资源投融资重要平台、探采选冶及精深加工重要企业、矿产资源整合重要主体“三个定位”战略目标,成为全省八大投资平台,必须大力发挥企业文化的助推作用,塑造卓越的企业文化,打造公司品牌,提升社会影响,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本文就西南能矿集团公司如何开展和实施“文化强企”做一些思考

一、文化建设总体思路

西南能矿集团文化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主攻精神文化,规范制度文化,推进行为文化,提升物质文化”,坚持“价值引导、全员参与、特色鲜明、促进发展”的基本原则,用西南能矿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引领员工,通过员工的全面参与,塑造个性鲜明、有效管用的企业文化,促进公司科学发展。

主攻精神文化,即结合“三个定位”,挖掘和弘扬企业精神内涵,总结提炼西南能矿企业精神和核心价值观,形成全体员工共同遵守的企业价值观和行业理念,塑造企业的灵魂。

规范制度文化,即建立规范完善的制度体系和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加大制度文化建设力度,使之导入科学化管理轨道,有效规范企业管理行为,提高企业管理科学化水平。

推进行为文化,即大力推进员工行为标准化管理,抓好员工行为养成规范,建立并完善员工行为规范,大力开展学习型、责任型、文化型、和谐型、幸福型“五型企业”创建,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提升物质文化,即做好公司视觉识别系统设计和开发工作,组织制定《公司文化建设手册》,运用物质形象建设手段,营造公司整体文化氛围,提升公司企业形象。

二、文化建设主要内容

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精神、物质、制度、行为四个层次。

精神文化是指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是公司文化的核心。包括企业精神、核心价值观、经营哲学、团队风气、目标愿景等。通过挖掘形成集团公司企业精神内涵,总结提炼具有行业特点和时代精神的西南能矿精神、核心价值观经营理念、管理理念、人才理念等,规范精神文明用语,通过系统内的持续教育和培育,使之成为职工普遍理解接受、自觉遵守奉行的价值理念,成为员工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激励职工爱岗敬业,创新奉献。

物质文化是指企业文化的显象文化,是公司面貌、生产经营、技术工艺、设备特性、标识标志等方面的环境、条件、设施等物质要素的总和,较为直观地表现出一个企业的文化氛围、精神风貌和管理水平。公司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是生产经营的成果,是物质文化的首要内容;公司的生产环境、厂容厂貌、标识标志、企业广告、产品包装与设计等,是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要以公司品牌建设为重点,制定《文化建设手册》,规范使用CI视觉形象系统,建立和推行《生产现场管理办法》和《公司环境建设标准》,树立公司品牌,提升公司形象,增强发展实力,促进公司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制度文化是指在“以人为本”原则指导下,构建特色鲜明的管理文化。在加强公司管理过程中,主动导入企业文化概念,“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得到充分体现和落实,使企业文化与加强企业管理融会贯通;制定完善公司工作制度、人事制度、民主管理制度、分配制度、绩效考核等各项管理制度,使企业管理制度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并与国际管理接轨;进行专业化、扁平化管理流程再造,使管理工作走上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运作轨道,

行为文化是指员工在生产经营及学习娱乐活动中开展的活动文化,主要包括行为规范和人际关系规范。要建立并完善《公司员工行为规范》,规范礼仪、仪式、会议、公司活动规格和标准,抓好员工的行为养成规范,结合行业和公司特点,确定并推广职工行为养成“6S”管理标准(即清理、清洁、准时、标准化、素养、安全),强化对员工的职业化训练,提升员工素质,提高文明程度;选树和宣传优秀的集体和个人典型,通过典型反映公司的文化品位,树立公司和员工良好形象,深入开展“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教育,形成员工“三德”标准和良好行为。

三、文化建设发展目标

公司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是以培育公司企业精神、树立公司品牌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建设活动,用5-8年时间,构建特色鲜明、有效实用、全省知名的西南能矿文化体系,力争建成全省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

公司的阶段工作目标分为以下阶段:一是起步阶段(2013-2014年)。重点开展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归纳提炼形成企业精神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愿景等,编制完成公司《文化视觉识别手册》《公司管理制度》,规范运用视觉识别系统初见成效;二是推进阶段(2015-2017年)。重点开展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建设,编制完成《公司企业文化手册》《公司员工行为规范手册》和《西南能矿集团“五型企业”暨文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学习型、责任型、文化型、和谐型、幸福型“五型企业”创建,员工行为基本规范,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工作初见成效,基本形成比较成熟的文化管理体系;三是持续提高阶段(2018-2020年)。核心理念在公司内部认知和认同程度达到100%以上,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很大提升,成为全省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基地。

四、文化建设主要措施

根据集团公司起步迈向生产经营的实际,切实把握重点,落实具体措施,扎实开展文化建设“四入活动”和“六大工程”。

扎实开展“四入活动”,即入眼、入脑、入心、入手。入眼是指对公司企业文化的认知,主要包括讨论、提凝练企业文化精神和核心价值观,营造企业文化氛围、规范VI视觉系统,编写文化手册,让全员认识、感知公司企业文化;入脑是指对企业文化的认可,通过组织员工进行系统的宣讲、培训、竞赛、考试等,让全体员工理解、掌握公司企业文化;入心是指企业文化的认同,通过讨论、研讨、征文、演讲、故事征集、成果汇报等,开展“五型企业”创建,让全员认可、接受公司企业文化;入手是指践行公司企业文化,通过公开承诺,将理念变成行为习惯,规范、修正自己的行为,让员工体验、践行公司企业文化。

全面实施“六大工程”,即提炼、品牌、平台、人才、精品、落地六大工程。

一是提炼工程。集团公司党群工作部门牵头,组织系统内全体员工,结合公司实际和“三个定位”开展讨论,集思广益,总结提炼具有行业特点和时代精神的西南能矿精神和核心价值观等,组织设计公司LOGOV I视觉系统,组织编写《文化手册》;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门牵头,组织员工进行系统的持续教育和培育活动,培育员工热爱公司、爱岗敬业、艰苦奋斗、诚实守信、科学求实的精神,成为员工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使之成为员工普遍接受、自觉遵守的精神旗帜和价值理念,激励职工开拓奋进,追求卓越,创新奉献。

二是品牌工程。品牌的本质即产品,包括核心产品、实体产品、扩展产品、心理产品四个层次,品牌工程是企业文化的重心,要将“西南能矿”品牌作为核心竞争力进行培育打造。各子公司要在认真做实做强公司产品品牌的基础上,推行《生产现场管理办法》和《公司环境建设标准》,在工厂、生产车间、煤矿井下巷道、办公楼、会议室等处制作公司理念的牌匾、图板、灯箱,形成浓厚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集团公司党群工作部门牵头组织开展定位品牌、传播品牌、运营品牌工作,组织制定计划开展品牌宣传策划和推广运营,督促检查公司LOGOV I视觉系统的规范、完整、准确使用。LOGO即企业徽标,是公司形象、特征、信誉和文化的浓缩,具有象征功能,识别功能,是VI视觉要素中的核心要素;VI是以标志、标准字、标准色为核心展开的完整的、系统的视觉表达体系,将企业理念、企业文化、服务内容、企业规范等抽象概念转换为具体符号,塑造出独特的企业形象,在日常工作和形象宣传中,要规范、完整、准确使用公司统一的LOGOV I系统,塑造公司品牌,提升公司形象,增强公司传播力、感染力和信赖感。

三是平台工程。平台工程是企业文化的重要载体,要建立完善公司“一网一报一刊”文化载体建设,展示公司发展成果,传播西南能矿文化。集团公司办公室要丰富和完善“西南能矿网站”内容,及时发布和更新网页信息资料,全面反映公司的新动态、新成果、新经验,各子公司要建立和完善门户网站;党群工作部门要切实发挥《西南能矿信息》的窗口作用,加强信息沟通交流,加强和社会媒体联系,及时反映公司发展成果,实现“报刊上有新闻、电台上有声音、电视上有形象、刊物上有作品”的立体化宣传目标,加大公司品牌的宣传推广,适时成立集团公司文联,加入贵州省企业文联,创办符合公司特点的文学期刊,突出贵州特色和矿业特色,成为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展示文化建设成果、培养文化骨干的园地。

四是人才工程。人才工程是企业文化的根本,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要组织制定文化人才引进培养计划,逐步建设一支100名左右文艺、科普、宣传、网络、传媒等文化骨干队伍,发挥骨干人才在文化建设中的带头引领作用,支持和鼓励员工加入省级及以上各类文艺团体,选送文化骨干参加各类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向兄弟矿业企业学习取经,制定培养表彰和激励措施,到2015年,将建立一支20人左右的文化专家和骨干队伍。

五是精品工程。精品工程是企业文化的亮点,集团公司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协调指导子公司结合实际打造文明样板工厂;逐步打造具有公司特点的1-3个文化精品演出节目,参加省市演出和巡回演出;不定期推出反映公司重大成就的新闻发布会、报告文学、专题宣传片、电影、电视剧等,扩大公司社会影响,提高社会知名度。

六是落地工程。落地工程是企业文化的基础,各职能部门协调配合,建立健全文化制度,扎实开展包括廉政文化、安全文化、质量文化、风险文化等在内的企业文化建设;各子公司要因地制宜地逐步建立职工健身房、活动室、阅览室、乒乓球室等活动场所,增加活动设施;集团公司党群工作部门要协调指导子公司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企业文化活动,利用元旦、春节、国庆等节假日,组织员工开展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组织文艺骨干和爱好者开展文学、摄影、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文艺创作和参加评奖等活动,不定期举办文学、摄影、书法、绘画等征文和优秀作品展览活动,以文明企业、文明矿山、文明家庭、“贵人善行——颂最美精神、做最美贵州人”等为重点,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打造“五型企业”品牌,提升文明水平。通过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活跃职工文体生活,展现员工精神风貌,全面提升员工素质,增强公司凝聚力和影响力。

为实现以上目标,要认真落实保障措施,在人、财、物等方面提供保障,每年提取一定数量的文化建设经费,列入当年预算开支计划;推行目标考核制度,将文化建设指标纳入公司年度目标绩效考核,使文化建设工作考核定量化、具体化、制度化、规范化;大力表彰奖励,每年对文化建设作出突出成绩、或探索开展文化创新活动中取得实效的集体或个人给予表彰奖励。通过5-8年的努力,塑造特色鲜明、有效实用、全省知名的西南能矿文化体系,用企业文化助推集团公司迈向科学发展的美好未来。 

               
文化推介

国土资源部2013年“书香三八”征文佳作选登

她的十年,与己有关

——读柴静的《看见》有感

徐梦华  中国地质图书馆

读完柴静的《看见》,心里有一种纠结的复杂感,又有一种拨开雨雾的清朗感。我曾以为这不过是一部记载一个优秀记者成长史的书,但我没有想到的是,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每一次的停顿,都激起我对过往的追忆,追忆那些我曾经历过的类似场景,追忆那些曾经在我脑海中跳动的闪念。每一次的记录,都唤起对自身的思考,思考自己是否在坚持最初的梦想,思考自己是否独立,思考自己是否一直在努力。

十年,人生能有几个十年?柴静用她最美好、最艰难的十年告诉了我们什么是青春,她在新书发布会现场的短片中说“青春被湿哒哒地挤掉了”,但其实这正是青春力量的呈现,青春不只是叛逆,不只是为所欲为,不只是茫然和困惑,更应该有坚硬的力量,有对生养自己的这片土地的热爱,有为这个民族的进步做出一点贡献的信念,青春应该有看见世事复杂的锐利,更应该有包容这复杂的宽厚。

可以说,柴静做到了,她在成为一名优秀记者的同时也完善了她自身,她用无数个给她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构成了现在的她自己。那渗透着人生点滴感悟的文字,在传达着一种力量和追求。看到她在《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中关于非典时期采访的记录,最触动我的是她让自己的妹妹前去酒店送小音箱时,晚上在空无一人的大街上,隔着三四米,柴静让妹妹站住,说:“放下,走吧。”妹妹只能在黯淡的灯光下看看她。这是一种怎样的坚定和义无反顾?一个如此弱小的女子,在那一刻是否就笃定了为此牺牲也无悔的信念?

她并不是想要做一个英雄,并不是觉得那时的中国离了她就不能渡过难关,那时的新闻界除了她别人就不能做出一份有质量的报道,而只是因为一份责任,一份告诉人们事实真相的基本责任。正如她妹妹所说的那样,“选择了当记者,就没有选择不去非典病房的权利” 。 但就是这份基本的责任意识,却是我们生命中最缺乏的,日常的工作尚且马马虎虎、能拖就拖,何况是在生命的巨大威胁面前呢?

她的坚守,是为完成自己的使命,但有时,新闻调查的过程并不仅仅是使命,更是一次心灵的修行。在《双城的创伤》中,我看到了一个记者的遗憾甚至是失败,但更跟随她触碰到了人性的宽度和广度,“双城事件调查到最后,我们发现,最大的谜,其实是孩子的内心世界,能不能打开它,可能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这样的感悟只有接触到生活枝叶的人才会有,这样文字朴实无华,带给我的不仅是无限遐思,还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看罢此书,我只在想:她的十年其实与我无关,作为一个成功的女性,她自有未来的广阔天地。但同样作为女性,又怎会与我无关?她曾经遇到的艰难是我也同样遇到过的,她曾经的困境和迷茫是我正在经历的,她在孤立无援时的勇气和执着正是我需要学习的。同样是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的王宁说:“柴静是可以从百度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一个关于征地问题的调查报道中查阅我国四部宪法,去发现事情的源头,抵达问题的根部。这种追问的力量,源于骨子里的倔劲,更源于后天培养的胆识,而只有这样一个永不懈怠、永不放弃、永不凑合的人才会有今天这样的胆识和成绩。

她在书中教会我的,是要独立,独立地抛开束缚,摒弃成见和固定的模式;是对事件保持距离,保持客观和冷静,而在这其中又不抹去心中那份挚情;是要执着,任何时候不放弃内心对这个世界的追求。

她把朱光潜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作为激励自己的名言。此身,是说凡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诿给别人;此时,是指凡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推延到将来;此地,是说凡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决不等待想象中更好的境地。

我想,我也可以以此鞭策自己。不求取得她那样的成就,但求不负自己的时光。


文化在行动

根在基层:国土资源部青年讲述地质队员故事 

124,“根在基层·中国梦”中央国家机关青年调研实践活动汇报会在京举行。来自国土资源部的牟晓磊以“地质之魂”为题向在座的数百名青年干部讲述了地质队员的故事,引起热烈反响。青年干部纷纷表示,通过讲述,充分了解了地质行业的艰苦,地质队员坚守理想的可贵精神让人感动和震撼。

全国地质公园建设标准培训在武汉开班 

1117-20日,2013年全国地质公园建设标准培训班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举行。来自全国30多家世界及国家地质公园的110位管理人员参加了本次培训。培训专家从地质公园概况、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科研与科普、地质公园解说与标识系统等方面做了细致精彩的讲解。学员汲取了很多关于地质公园管理和建设的新知识,对于今后地质公园建设、地质遗迹资源有效保护、地球科学知识普及等将起到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

河南省首届“最美地质人”评选结果揭晓

1119,河南省首届“最美地质人”评选结果揭晓,有15人获此殊荣,10人获提名奖。同时,河南省地矿局被授予河南省地质系统“五一劳动奖章”。此次评选活动由河南省地质工会与河南工人日报社联合举办,旨在寻找和挖掘全省地质事业发展中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贡献突出、品德高尚的先进模范人物,通过树立先进典型,传承地质“三光荣”精神,引领全省地质职工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河南地质事业。

第二届观赏石·宝玉石文化节在武汉开幕 

1124,由中国观赏石协会、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主办的“2013中国(武汉)第二届观赏石·宝玉石文化节”在徐东古玩城开幕。活动共展出新疆和田玉、安徽灵璧石、云南黄龙玉、南非红璧玉、阿富汗青金石等近百种观赏石和宝玉石。此次文化节是继2012年中国观赏石博览会后的又一赏石盛会,对于湖北省乃至全国赏石文化产业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意义。

中国地质图书馆成功举办第五届职工摄影书画展

近日,中国地质图书馆第五届职工摄影书画展顺利落下帷幕。此次活动共征集摄影、书法、绘画等作品160余幅,其中12幅作品分别获得摄影组和书画组奖项。参展作品主题突出,立意新颖,格调高雅,艺术特色鲜明,洋溢着对幸福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展示了图书馆职工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南京地调中心荣获江苏省文明单位称号

近日,南京地调中心被江苏省文明委授予2010-2012年度江苏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2010-2012年,南京地调中心在地调科研、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后勤保障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塑造了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单位管理科学有效、思想道德风气良好、文化建设特色鲜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良好形象。此次荣誉是上级组织对南京地调中心整体工作的充分肯定和激励。

  

徽志解读  

西南能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徽志解读

 

西南能矿集团LOGO标识释义五个方面:

1、标识整体外形为变形的“西”字,是用西南能矿的第一个字“西”为创意基点,代表集团公司名称。

2、整体轮廓似一个向内延伸的矿洞,用“西”字两笔抽象变形为矿洞的支撑架,体现集团从事能矿产业的行业属性。

3、圆弧矿洞的整体形状,似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纵横的笔画象征地球经纬线,寓意了集团公司远大的发展目标、高度及企业愿景。

4、整体采用绿色为主色调,代表集团公司和能矿行业的绿色环保理念,也代表希望。

5、标识之下辅以“西南能矿”的英文和中文,使标识图文并茂,美观大方,主旨鲜明,寓意深远。


文化人物

陈宏光,笔名石丁,1945出生于北京,满族人。历任云南省地矿局地球物理探矿队技术员、工程师,原地质矿产部文学创作室专业作家,中国地质工程公司办公室副主任、企划部副总经理,主任记者。196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65年北京地质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云南省地矿局地球物理探矿队工作长达18年,其间,他踏遍红土高原的名山大川,涉猎多民族的文化与风情,丰富了生活阅历,积累了文学创作经验。戏剧处女作《乌苏里战歌》于1969年由云南宜良县剧团演出,小说处女作《独身主义者的婚姻》于1980年发表于《石林》文学杂志。

多年来,陈宏光坚持走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作品多取材于自己所熟悉的野外地质生活。著有长篇小说《天涯破谜记》,报告文学《中国地质拓荒录》(合著)《大洋彼岸——走向非洲的中国人》《走遍印度河》《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合著)等。散文《山中篝火》获云南省1981-1982年文学评奖荣誉奖,中篇小说《话说鸳鸯楼》获1990年宝石文学奖优秀作品奖,报告文学《挽手与我同行》获第二届宝石文学奖优秀作品奖,长篇小说《武当情泪》获中国首届满族文学奖。其个人事迹入选《中国当代满族作家小传》。

 


《地学文化动态》征稿启事

《地学文化动态》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党委和中国地质图书馆主办的不定期刊物,本刊以推动地学文化研究和地质行业文化建设为主要宗旨,力图为社会各界进行地学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的平台。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发挥好本刊作用,现面向国内专家、学者诚征稿件,敬请各位不吝赐稿。

内容要求:

本刊以地学文化理论研究和地质行业文化建设类文章为主,主要设有传文达意、文化研究、文化人物、文化保护、文化在行动、文化推介、徽志解读等栏目,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就以上几个主要方面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并推荐到相关报社或期刊登载。来稿恕不退还。

联系方式:

1.通信地址:北京8324信箱《地学文化动态》编辑部,邮编:100083

2.电子邮箱:dxwh@cgl.org.cn

3.联系电话:010-66554913

4.联 系 人:崔熙琳

 

地学文化动态 DIXUE WENHUA DONGTAI

2013年第12期(总第22期)

 



    编:史                        联系电话:(010) 66554913

责任编辑:崔熙琳  谭正敏  徐梦华      联 系 人:崔熙琳

    核:单昌昊                          真:(010) 66554908

    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     电子信箱:dxwh@cgl.org.cn

    编:100083                      单位主页:http://www.cgl.org.cn

 


 

版权所有:© 2023 中国地质图书馆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