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GIS与信息量模型的汶川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杜军;杨青华;严嘉;薛重生
  • 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 出生年:1981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危险评价;次生地质灾害;汶川;GIS;信息量模型.
  • 起始页:324
  • 总页数:7
  • 经费资助:国土资源部次生地质灾害卫星遥感数据购置及综合解译项目(No.1212140889001).
  • 刊名: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57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 主编:王亨君
  •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
  • 邮编:430074
  • 电子信箱:xbb@cug.edu.cn;cjournal@cug.edu.cn
  • 卷:35
  • 期:2
  • 期刊索取号:P206.6 179
  • 数据库收录: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美国《Ei Compendex》数据库收录;第三届国家期刊奖
  • 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摘要
5·12汶川大地震诱发了大量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严重威胁.针对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选取重灾区汶川县作为研究区域,利用遥感与地理信息技术的空间数据管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平台,获取了研究区的次生地质灾害信息,分析了研究区内次生地质灾害与各影响因子,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系、地震断裂之间的相关性特征,并结合信息量法模型进行次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高度、中度和轻度危险区的面积分别为1130.196km2、1739.584km2、1213.219km2.本次地震触发次生地质灾害的分布具有集群式分布的特点,即断裂带及其附近地区地质灾害集中发育,而远离断裂带区地质灾害很快衰减,呈零星分布;从灾害发育的区域特征分析,汶川县震后次生地质灾害呈现出北部和东部重、西部和南部轻的特点.所得研究结果与实际情况较吻合,表明地理信息系统结合信息量模型能够快速、有效地对次生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以及危险性作出评价.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