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秋季南黄海表层沉积物中甲藻孢囊分布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潘俊;李瑞香;李艳;孙萍
  • 单位1:国家海洋局 第一海洋研究所
  • 单位2: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工程国家海洋局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84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南黄海;表层沉积物;甲藻孢囊
  • 起始页:41
  • 总页数:9
  • 经费资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我国近海藻华灾害演变机制与生态安全(2010CB428701);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南黄海水体环境调查与评价(908-01-ST03)
  • 刊名:海洋科学进展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83
  • 主办单位:中国海洋学会;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 主编:袁业立
  • 地址:青岛市高新技术区仙霞岭路6号
  • 邮编:266061
  • 电子信箱:hbhh@chinajournal.net.cn
  • 卷:28
  • 期:1
  • 期刊索取号:P226.067 627
  • 数据库收录:CA 美国《化学文摘》;AJ 俄罗斯《文摘杂志》;ZR 英国《动物学记录》;美国《剑桥科学文摘》社网站之:《水科学和渔业文摘》(ASFA)《环境科学与污染管理》(ESPMZR)《水污染与环境质量》(APEQ)《生物科学与生命起源》(BSLR)《生物科学》(BS)《海洋技术、政策与非生活资源》(OTPNR);《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2007年秋季(10月)在黄海22个站位采集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甲藻孢囊的种类鉴定与计数,本航次中共鉴定出33种(不包括2个未确定种),优势种是锥状斯克里普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和膝沟藻属(Gonyaulax sp.)的种类。与东海和南海甲藻孢囊的同期丰度相比,黄海的相对较低,丰度范围为10~519个/cm3,平均108个/cm3。孢囊丰度总体分布趋势从北向南递增,最高丰度区出现在长江口以北(32°19′59.88″N,122°37′5.16″E),另外,在南黄海调查海域中,中部黄海冷水团区域孢囊丰度较高,膝沟藻成为该区域的优势种,密集中心达101个/cm3。有毒甲藻孢囊在沉积物表层聚集且分布广泛,有爆发赤潮的可能。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