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部分熔融强化了青藏高原地壳的各向异性?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10
  • 作者:杨彧;陈建业;杨晓松;闫小兵;张国苓
  • 单位1: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单位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 出生年:1987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部分熔融;弹性波各向异性;熔体定向分布(MPO);壳内解耦带;青藏高原
  • 起始页:59
  • 总页数:11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2139)、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0841901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4CB418405)与斯伦贝谢中国地质大学教育基金(SLBX0803)共同资助。
  • 刊名:地震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79
  • 主管单位:中国地震局
  • 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 主编:马瑾
  • 地址:北京9803信箱
  • 电子信箱:dzdz@163bj.com
  • 网址:http://www.dz-dz.com.cn
  • 卷:32
  • 期:1
  • 期刊索取号:P263.06 208-12
  • 数据库收录: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深部岩石的弹性波各向异性是人们了解地壳深部构造特征,分析其成因,探讨其动力学意义的重要岩石物理参数。实验结果表明由矿物晶格定向分布(LPO)所引起的地壳岩石平均各向异性强度通常不超过5%,远不足以解释在青藏高原地壳中所观测到的弹性波各向异性之强度。模拟结果显示,熔体的定向分布(MPO)能够引起强烈的弹性波各向异性。例如,当熔体的形态因子(α)值介于0.1~0.5之间,熔融程度为5%~10%时,由定向分布的酸性熔体囊所产生的各向异性强度可以达到2%~10%(P波)、2.2~40%(S波)。众多研究资料显示,青藏高原—川滇西部具有加厚的中、上地壳和高地热梯度,低度部分熔融作用在其深部地壳中广泛存在。低度熔体在构造应力作用下的定向分布可能是造成该地区深部地壳存在异常强的各向异性层的重要原因。这暗示目前在青藏高原—川滇西部探测到的异常强的区域性各向异性层是具有部分熔融成因的强烈构造变形带。该构造变形带具有潜在的“解耦”功能,并作为地壳浅部刚性层(块体)的底界协调着块体与其下伏地壳或岩石圈地幔的差异运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