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湖北宜昌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天柱山卵囊胞——Tianzhushania的新认识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尹磊明;周传明;袁训来
  • 单位1: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卵囊胞;Tianzhushania;陡山沱组
  • 起始页:129
  • 总页数:12
  • 经费资助: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083102);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领域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0625006);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806401,2003CB716805)联合资助
  • 刊名:古生物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53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古生物学会
  • 主编:戎嘉余
  • 地址:南京市北京东路39号
  • 邮编:210008
  • 电子信箱:gswxb@nigpas.ac.cn
  • 网址:www.nigpas.ac.cn
  • 卷:47
  • 期:02
  • 期刊索取号:P540.66164
摘要
我国南方陡山沱组的渗透矿化微体化石为认识埃迪卡拉动物辐射前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异乎寻常的窗口;其中包括一些被视为早期动物胚胎的磷酸盐化球形化石。但是,一些学者将之与现生Thiomargarita sp.比较,把陡山沱组胚胎解释为巨大氧化硫细菌。湖北宜昌晓峰河剖面陡山沱组中发现Tianzhushania的大型具刺疑源类的膜壳中显示有1、2、4、8、16乃至数百个卵裂细胞标本,表明它们应是真核生物,很可能是在滞育卵囊胞中保存的早期卵裂的动物胚胎。此有力地论证了我国南方埃迪卡拉纪陡山沱组动物胚胎化石的保存,并将动物化石记录推前至632Ma前。为了区别Tianzhushania的已知形态种,新建Tianzhushania fissura sp.nov.和Tianzhus-hania conferta sp.nov.两个新种,它们分别以含有不同数量卵裂细胞为特征。它们在陡山沱组中、上部的集中保存,可能与海平面变化或其它地质事件密切相关。而这需要更多有效年代地层资料加以合理解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