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马鞍山遗址动物群的死亡年龄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张乐;王春雪;张双权;高星
  • 单位1: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
  • 单位2:中国科学院人类演化与科技考古联合实验室
  • 出生年:1980
  • 职称:助理研究员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马鞍山遗址;死亡年龄分布;旧石器时代;动物考古学;埋藏学
  • 起始页:306
  • 总页数:13
  • 经费资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6CB806400);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南京地质研究所)资助(0931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02006,40672119);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项目资助(KL207409)
  • 刊名:人类学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季刊
  • 创刊时间:1982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主编:吴新智
  • 地址:北京市西直门外大街142号
  • 邮编:100044
  • 电子信箱:acta@ivpp.ac.cn
  • 卷:28
  • 期:03
  • 期刊索取号:P590.66105
  • 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本文根据牙齿的萌出和磨蚀情况确定了马鞍山遗址动物群的死亡年龄,采用三角图法展现了它们的死亡年龄分布,并对上、下文化层动物群的死亡年龄分布成因进行了对比和分析,认为:马鞍山遗址早期和晚期原始居民猎杀水牛、中国犀和水鹿时可能都采取了潜伏式狩猎或陷阱狩猎的策略,所以死亡年龄分布点均位于灾难型死亡年龄分布区;猕猴的死亡年龄分布点落入壮年居优型的分布区可能是晚期原始居民追求脂肪的高回馈率,而忽视幼年个体的结果;东方剑齿象的死亡年龄分布点落入幼年居优型的分布区,可能是原始居民面对生命危险和狩猎机会时,做出折衷之选的结果,即放弃体型巨大的成年个体而猎杀攻击性较弱的幼年个体,但是(参照民族学材料后发现)也有可能是基于可食用性的考虑而放弃口感较差、难以食用并且攻击性较强的成年个体,而捕猎肉较鲜嫩而且危险性较小的幼象的结果。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