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辽东湾辽东带中南部古近纪古地貌恢复和演化及其对沉积体系的控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7
  • 作者:加东辉;徐长贵;杨波;杨香华;吴小红;周心怀;滕玉波;赖维成
  • 单位1: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技术部
  • 出生年:1978
  • 学历:硕士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辽东湾;辽东带中南部;古近纪;古地貌;物源供给系统;沉积体系;储层预测
  • 起始页:155
  • 总页数:12
  • 经费资助: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3BA613A05)资助
  • 刊名:古地理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99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大学;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 主编:冯增昭
  • 地址:北京市学院路20号中国石油大学
  • 邮编:100083
  • 电子信箱:Jpalaeo1999@163.com
  • 卷:9
  • 期:02
  • 期刊索取号:P516.066162
  • 数据库收录: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 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采用井—震联合地层恢复法,对辽东湾辽东带中南部的古近纪进行了古地貌恢复。在此基础上拓宽了坡折带研究,将古地貌(包括古坡折带、古沟谷、古凸起等)纳入古物源供给系统的框架内探讨其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分析表明:在构建完整物源供给系统的前提下,古地貌诸单元及其组合样式对沉积体系有着明显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为:不同级次的物源体系导致沉积体类型和规模存在差异;物源区沟谷的分布及其赋存时期制约着砂体的主要分布位置、时期及规模;坡折带样式决定砂体的类型、规模及分布;古地貌组合样式控制储集体的成因、富集位置和规模大小。因此,古地貌分析对储层的预测和识别具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勘探实践证明,将其与常规储层预测方法联用,能够很大程度地提高储层预测的精度。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