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构造特征及其对铀矿化的控制作用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韩效忠;张字龙;姚春玲;李胜祥;苗爱生;杨建新
  • 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单位2: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 出生年:1973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职称:工程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断裂构造;构造发展演化;铀成矿阶段;铀矿化
  • 起始页:277
  • 总页数:7
  • 经费资助:本文研究工作得到国防科工委“核能开发二期”项目;国家“973”项目(编号:2003CB2146)共同资助
  • 刊名:铀矿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62
  • 主管单位: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核学会铀矿地质学会
  • 主编:张金带
  • 电子信箱:ykdz@chinajournal.net.cn
  • 网址:http://ykdz.chinajournal.net.cn http://ykdz.periodicals.net.cn
  • 卷:25
  • 期:5
  • 期刊索取号:P426.306770.5
  • 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摘要
文章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地区断裂体系和构造发展演化分析,指出铀成矿受断裂控制明显,主矿体就位于盆地内主要隐伏断裂附近,断裂活动对成矿起建设性作用的同时也起一定的破坏作用。构造发展演化阶段决定了成矿过程,目标层抬升剥蚀出露地表的时期和持继时间的长短对成矿类型和成矿阶段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据此将成矿划分为潜水氧化阶段、早期古层间氧化阶段、晚期古层间氧化阶段和新层间氧化阶段。两期古层间氧化阶段地下水流动方向以SE向为主,铀源区主要是富铀的阴山山系,形成了分别为120Ma和80Ma的铀矿体。新层间氧化阶段地下水流动方向为NW向,铀源区为相对贫铀的吕梁山山脉,单独由其控制的地段铀矿化较差,但新层间氧化带与古层间氧化带相互叠加改造地段,矿化程度明显提高,形成20Ma和8Ma的铀矿体。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