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隐蔽油气藏模式与富集规律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蔡佳;罗家群;甘华军;陈少平
  • 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 资源学院
  • 单位2:中国地质大学 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82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隐蔽油气藏模式;分布特征;富集规律;泌阳凹陷;南襄盆地
  • 起始页:244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2077);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8CDA09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与油气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项目。
  • 刊名:石油实验地质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63
  • 主管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
  • 主编:叶德燎
  • 电子信箱:sysydz@mail.wuxisuo.com sysd@chinajournal.net.cn
  • 卷:31
  • 期:3
  • 期刊索取号:P452.06167-12
  • 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摘要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的形成和发展受控于南部2组深大断裂;优越的生油条件提供了丰富的油源,砂体发育,储集条件良好,有利的生储盖组合与多种圈闭模式配置关系良好,成藏条件十分优越。其隐蔽油气藏类型繁多,可划分为5类19种。平面上,受生油凹陷控制,呈环带状分布;纵向上,受温度、压力控制。其油气富集规律特点有:边界大断裂位移变换段是寻找大规模砂岩上倾尖灭油气藏的有利地区;继承性的沉积—构造斜坡是油气大规模运移的指向区,鼻状隆起是油气富集带;深凹区有利于寻找低位扇、白云岩油气藏和深盆油气藏;边界大断裂的两端受其几何样式影响,易形成滚动背斜油气藏。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