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天山北缘乌鲁木齐坳陷地壳结构和构造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7
  • 作者:刘保金;沈军;张先康;陈颙;方盛明;宋和平;酆少英;赵成斌
  • 单位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单位2: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 出生年:1962
  • 职称:高级工程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乌鲁木齐坳陷;深地震反射剖面;地壳结构;深浅构造特征
  • 起始页:1464
  • 总页数:9
  • 经费资助: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2001977)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十五”重点项目联合资助
  • 刊名:地球物理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48
  • 主管单位:中国科技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主编:刘光鼎
  • 网址:http://www.geophy.cn
  • 卷:50
  • 期:5
  • 期刊索取号:P260.66141
摘要
已有活动构造研究结果表明,天山北缘具有典型的大陆内部活动构造特征,表现为多排平行山体的背斜和逆断裂.为了研究乌鲁木齐坳陷区的地壳细结构、主要断裂展布和深、浅构造关系,2004年底,在乌鲁木齐西部的天山与准噶尔盆地之间的过渡带上,完成了一条近SN向的长度为78km的深地震反射探测剖面,结果表明,该区地壳以双程走时9 - 10.5s左右的强反射带为界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上地壳厚约26~28km,下地壳厚约23~25km,双程走时5s以上,反射层位丰富,构造形态清晰,且在剖面横向上具有明显不同的构造特征;在西山以南的区域,为一系列近东西向展布、南北向排列的逆冲背斜构造和一组自南向北逆冲的断裂,它们在深部均受到滑脱带的控制;在西山和王家沟一带,为一套向北陡倾的反射层系和一组沿层间滑动的断裂;剖面北部显示出了典型的沉积盆地图像,沉积盆地最深处约为10-12km.双程走时6~9s之间,为一些延续长度较短、反射能量较弱、且无规律可寻的凌乱反射,蕞明这部分地壳结构具有明显的“反射透明”性.Moho过渡带出现的时间位于双程走时l4~17s,对应壳幔过渡带厚度约为9~10km,本区Moho面自北向南逐渐加深,剖面北部其深度约为50~52km,在靠近北天山附近,其深度约为54~55km.在剖面中部的西山附近,上、下地壳分界面反射和Moho过渡带反射变得模糊,且浅部地层还出现隆起和褶皱,推测与准噶尔盆地和天山的挤压过程有关。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