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山东大庄子金矿Ⅰ号脉构造蚀变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8
  • 作者:周国发;吕古贤;申玉科;郭涛;王伟;韦根远
  • 单位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80-
  • 学历:博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大庄子金矿;构造蚀变带;围岩蚀变;成矿作用
  • 起始页:7
  • 总页数:4
  • 经费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572063);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No.B07011);山东黄金集团青岛有限公司地质找矿科研课题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GPMR200626)联合资助
  • 刊名:黄金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主管单位:黄金集团公司
  • 主办单位:长春黄金研究院
  • 期:12
  • 期刊索取号:P422.106589-2
摘要
大庄子金矿Ⅰ号脉位于胶莱盆地与胶北地体接触带北缘的NNE向断裂内,矿石为含金蚀变岩型。借助围岩蚀变形成的构造蚀变带及其岩石化学成分特征的综合研究来开展成矿作用探讨和矿区找矿预测工作,研究表明:蚀变带由上盘的斜长角闪岩带和绿泥石化斜长角闪岩带以及下盘的硅化-大理岩带、绿泥石化斜长角闪岩带、强钾化花岗片麻岩带、弱钾化花岗片麻岩带和花岗片麻岩带组成;围岩蚀变过程中Al2O3,SiO2和K2O在各蚀变带中为带入组分,MgO,CO2,FeO,CaO,H2O+和MnO在弱钾化带中为带出组分而在强钾化带中为带入组分;Na2O和Fe2O3在弱钾化带中为带入组分而在强钾化带中为带出组分;硅化-大理岩带主要成分来源于成矿热液以及大庄子金矿成矿过程中主要处于还原环境。与此同时应用围岩蚀变带分布规律,成功地预测出Ⅰ号脉北部矿段往东错动80多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