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疆北部后碰撞构造演化与成矿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6
  • 作者:王京彬;徐新
  • 单位1: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
  • 单位2:新疆资源环境中心
  • 学历:博士
  • 职称: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后碰撞时限;构造演化;造山作用;成矿作用;新疆北部
  • 起始页:23
  • 总页数:9
  • 经费资助:本文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中国西部中亚型造山与成矿”项目(编号2001CB409806)资助成果。
  • 刊名:地质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22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 主编:陈毓川
  • 地址: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 邮编:100037
  • 电子信箱:geoview@public.bta.net.cn
  • 卷:80
  • 期:1
  • 期刊索取号:P206.3 141
摘要
以夹于陆块间的蛇绿岩套构造就位及其伴随的区域变形变质、同碰撞花岗岩侵入时期,作为主碰撞期。后碰撞发生在主碰撞之后,并随大规模花岗质岩浆作用的结束而结束。依此标志,新疆北部后碰撞阶段的主体时限为早石炭世维宪期一晚二叠世。研究表明,新疆北部后碰撞阶段具有明显的继承性、旋回性、阶段性和方向性,经历了早石炭世伸展一晚石炭世挤压(隆升)和早二叠世伸展一晚二叠世挤压(隆升)两个伸展—挤压旋回。其中,早石炭世伸展可能与主碰撞导致的岩石圈板片拆沉有关,早二叠世伸展则可能与刚性增强的新陆壳下幔源岩浆的底侵作用有关。由多陆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巨大挤压应力,被后碰撞期不同机制幔源岩浆作用导致的阶段性伸展所消耗,由此逐步完成了碰撞后新陆壳的固结。新疆北部后碰撞的伸展阶段和挤压-伸展转变期,是大规模成矿的高峰期,并具有独特的成矿时空分布规律性。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