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东昆仑哈拉尕吐岩浆混合花岗岩:来自锆石U-Pb年代学的证据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孙雨;裴先治;丁仨平;李瑞保;冯建赘;张亚峰;李佐臣;陈有忻;张晓飞;陈国超
  • 单位1: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 出生年:1983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东昆仑;岩浆混合花岗岩;暗色微粒包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
  • 起始页:1000
  • 总页数:10
  • 经费资助: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572121);青海省国土资源厅-中国铝业公司公益性地质调查基金项目(编号中铝基金200801)资助的成果。
  • 刊名:地质学报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月刊
  • 创刊时间:1922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 主编:陈毓川
  • 地址:北京阜成门外百万庄路26号
  • 邮编:100037
  • 电子信箱:dizhixuebao@163.com
  • 卷:83
  • 期:7
  • 期刊索取号:P206.3 141
摘要
东昆仑造山带东部哈拉尕吐花岗闪长岩体中发育了较多的暗色闪长质微粒包体。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石学研究及LA-ICP-MS锆石U-Pb定年,得到寄主岩形成年龄为(255.3±3.6)Ma,暗色包体形成时代为(252.9±2.5)Ma,二者年龄基本一致,从而排除了暗色微粒包体为捕虏体或源区难熔残余物质的可能性,也排除了花岗质岩浆固结后基性岩浆侵入的可能性。这一结果从年代学的角度证明了哈拉尕吐花岗闪长岩体是晚二叠世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寄主岩石花岗闪长岩是混合时的酸性端员,而暗色闪长质微粒包体则是岩浆混合时未混合完全的残余基性部分。晚二叠世时,阿尼玛卿洋向北俯冲,在区域挤压应力环境下发生幔源岩浆底侵作用,壳幔物质相互混合,形成岩浆混合花岗质的岩浆房并向上侵入形成哈拉尕吐岩体。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