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长江口及毗邻海域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王延明;方涛;李道季;唐静亮;益鸣;刘志刚;丁平兴
  • 单位1: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84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长江口;底栖生物;丰度;生物量
  • 起始页:366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2 CB412405);国家环保总局“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碧海行动计划”资助项目
  • 刊名:海洋环境科学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2
  • 主管单位:国家海洋局
  • 主办单位: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保护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中国海洋环境科学学会
  • 主编:马德毅
  • 地址:凌水桥河街42号
  • 邮编:116023
  • 电子信箱:bjb@nmemc.gov.cn
  • 卷:28
  • 期:4
  • 期刊索取号:P226.06 627-2
  • 核心期刊:中文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摘要
年夏季对长江口及毗邻海域(长江口、杭州湾和舟山海域)的40个站位进行了底栖生物的分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以及多样性的研究。底栖生物共监测到86种,其中以长江口底栖生物种类最多(62种),其次为舟山海区(44种).杭州湾最少(5种);全海域底栖生物生物量平均9.55g/m2,其中以舟山海区最高(12.45g/m2),长江口次之(8.52g/rr?),最低为杭州湾(0.53 g/m2);栖息密度平均为86个/m2,其中以长江口最高(138个/m2),舟山海区次之(33个/m2),杭州湾最少(4个/m2);各海区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以舟山海区最高(1.28),长江口和杭州湾多样性指数均小于1,尤其是杭州湾仅为0.33;底栖生物的沙漠化程度较重,长江口、杭州湾及舟山海区生物量为零的站位分别占了31.2%、33.3%、13.3%。将以上结果与近十年来的积累调查资料比较显示,底栖生物生存环境仍较恶劣,长江口和杭州湾海域仍有三分之一的区域呈现沙漠化,但这种恶化趋势已得到初步遏制。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