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松辽流域非点源污染TN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推荐本文 |
  • 出版年:2009
  • 作者:王秀娟;刘瑞民;何孟常
  • 单位1: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环境模拟与污染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生年:1984
  • 学历:硕士研究生
  • 语种:中文
  • 作者关键词:松辽流域;非点源污染;输出系数模型;总氮;土地利用;非土地利用
  • 起始页:192
  • 总页数:6
  • 经费资助: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4CB418502)
  • 刊名:水土保持研究
  • 是否内版:否
  • 刊频:双月刊
  • 创刊时间:1985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 主编:邵明安
  • 地址:陕西杨凌
  • 邮编:712100
  • 电子信箱:research@ms.iswc.ac.cn
  • 网址:http://iswc.ac.cn;http://www.periodicals.com.cn
  • 卷:16
  • 期:4
  • 期刊索取号:P396.06141-1
  •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
摘要
非点源污染可以看成由土地利用和非土地利用两者共同作用产生的,分析土地利用和非土地利用能够体现两者对于非点源污染的贡献率,可以更深入的揭示非点源污染的来源及变化规律,从而提出更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利用输出系数模型,结合ArcGIS软件,对松辽流域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的非点源污染负荷TN进行了空间模拟和变化趋势分析,并揭示了土地利用和非土地利用对松辽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近15a间,松辽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TN负荷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从80年代的129.3万t上升到1995年的141.7万t和2000年的约144.5万t。其中,由土地利用所造成的非点源污染占有很大的比例,具体到省份来说,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所占的比例最高,两者均为83%;从20世纪80年代至2000年,流域内由非土地利用所造成的非点源污染比例日益增加,其中吉林省年均变化率最大,为4.5%,这反映了这一地区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在今后,应重点加强这几个地区的管理,完善施肥措施,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禽畜养殖粪便等的管理,从而使流域内的非点源污染得到控制。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