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地学文化动态2012年第二期
详细信息   全文下载
  • 分类:1
  • 正文:

     

    领导讲话

    在中国地质图书馆建馆95周年

    首届地学文献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汪 民

    20111211日)

    尊敬的各位院士专家、各位来宾、同志们:

    今天我们隆重集会,举行中国地质图书馆建馆95周年首届地学文献学术研讨会。首先,我代表国土资源部,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向地质图书馆表示热烈祝贺,向关心、支持地质图书馆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向为地质图书馆发展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离退休老同志和全体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95年前,中国地质图书馆的前身——中华民国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图书室成立。作为我国最早的专业图书机构之一,中国地质图书馆走过了近百年的风雨历程,见证了我国地质事业发展的历史轨迹,延续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励精图治的科学精神,为传承文明、推动我国地质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几代人艰苦创业,中国地质图书馆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近年来,地质图书馆抢抓发展机遇,深化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领域,努力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全国地勘行业和社会公众服务,积极指导和推动全国地勘行业地学文献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树立了良好的服务形象。中国地质图书馆以其历史悠久、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服务精良等优势,成为全国地学收藏量最多的地学文献信息服务机构。

    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和地质找矿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尤其是今年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密集研究、连续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把国土资源工作的定位和作用推到了新高度,对国土资源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新期望。部党组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领导讲话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动力,取得了一批思想、工作、理论和制度成果,为完成全年工作和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令广大地质工作者感到特别振奋的是,《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即将启动实施,地质工作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春天。新形势、新任务,为中国地质图书馆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何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服务理念,更好地满足地质事业发展需要,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支撑和服务,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是地质图书馆面临的重大课题和肩负的重要使命。借此机会,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讲话精神,科学谋划“十二五”工作部署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关于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化了国土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对加强和改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讲话精神实质,进一步提高认识、认清形势,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审视工作、谋划未来。要认真分析地质矿产公共服务领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一步明晰思路、准确定位、深化服务,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发挥好文献信息服务、科技决策与支撑、地质文化研究与传播等作用,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二、充分发挥全国地勘行业总书库职能,更好为地学发展和地质找矿助力

    作为全国地勘行业总书库,地质图书馆既是国家地学公益性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推动地学科技创新、保障地质找矿实现大突破的重要支撑。一是要坚持把服务放在第一位,积极构建覆盖行业、辐射全国、服务社会、高效快捷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全方位提高地学文献信息保障能力。二是要立足地勘行业特点,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文献信息技术,完善服务模式,全面提高地勘行业读者、用户在室内外特别是野外环境下文献信息保障能力。三是充分利用图书馆设施、资源和技术优势,积极开展知识讲座、学科咨询、科普展览、技术培训、送书上门、图书自助等特色服务,拓展服务广度和深度。

    三、加快推进地学文献信息共建共享服务体系建设,建实、建强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

    要结合业务定位,夯实基础,创新思路,拓展领域,多措并举,建实、建强地学文献中心。一是要健全完善地调局系统地学文献组织体系,发挥地质图书馆业务指导和组织协调职能,在推动业务工作规范化、实现资源共享和统一利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二是要积极开展地学知识集成、知识服务和知识管理研究与应用,为增强地调知识资源集成、管理与服务能力提供技术支撑。三是要加强对外交流,积极向世界各国推介我国优秀地学出版物特别是地质调查重大创新成果,全面展示我国地质事业的最新成就。要千方百计集纳世界各国地学成果以及与地质工作相关重大信息,加大境外矿产勘查工作支持力度,提高服务效果。要更加主动地与重要国际地学组织、世界各国重要地学机构图书馆、地球科学领域大学及科研院所图书馆等建立广泛联系,学习借鉴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地学信息机构的先进服务模式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水平。

    四、大力推动地球科学文化事业建设,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全面部署,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战略层面凸显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徐绍史部长在部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会上指出,要进一步从战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问题,推进国土资源系统、地勘行业文化建设,从国土资源的角度做好各项工作,促进国土资源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地质图书馆要切实发挥好“地学知识宝库、地质文化殿堂”的作用,大力推进地质文化建设。要深化地质学文化理论研究,加强地学文化知识传播和教育,引导地质工作者继承弘扬优良传统,增强地勘行业的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要加强地学古籍抢救、搜集、保管、整理、出版和研究工作,促进地学古籍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要注重培养优秀地学文化人才,为地学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五、加强党建和队伍建设,为地质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党的建设是我们党领导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队伍建设是我们推动各项事业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新时期地质图书馆必须加强党建和队伍建设。一是切实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坚持以公益性服务为导向,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改革、勇于创新,以思想大解放促进各项工作大突破,以作风大转变促进服务能力大提升。二是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的建设引领和带动图书馆队伍建设,确保出成果、出人才。三是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地质图书馆联合相关单位开展的“4+9”联创齐争”,是创先争优活动的又一次积极探索和尝试,希望各方紧密协作,扎实推进,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各位来宾,同志们,立足百年的深厚文化积淀,秉承“立足行业、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崇高使命,我们相信,中国地质图书馆将以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建设一流现代化专业图书馆拼搏努力,为地质科学文化繁荣和地质事业发展再立新功。图书馆的广大职工一定能肩负起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任,为建设一流现代化图书馆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祝中国地质图书馆的明天更加辉煌!祝大家工作愉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理论研究

    地球科学文化的战略研究方向

    (张中伟 中国地质图书馆)

    地球科学文化是地球科学功能的延伸和发展,其丰富的科学内涵及价值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其中作为拯救地球的理论基础,统筹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关系的文化理念,堪称地球科学文化的精髓,这一观点是在2003年被提出的,很有意义。这也是为什么其后几年国内地学界掀起研究地球科学文化小高潮的原因之所在。

    人类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仅仅是开始。让人们了解地球、认识地球、反思地球、敬畏地球、和谐地球是一项长期任务。地球科学文化发展任重而道远。

    一、地球的悲哀、人类的困惑是倡导地球科学文化的时代背景,地球科学文化的崛起是时代的需要

    人类面临全方位的困惑:温室效应和全球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酸雨危害加大,森林萎缩加快,生物多样化丧失,灾害增多……如同历史上黄河被称为“中国的悲哀”一样,地球是否也正在成为人类的悲哀?面对困惑,先知先觉者开始认识到,是人的功利性行为改变了地表地球化学循环,改变了热平衡、碳平衡、氧平衡和其他元素的化学平衡。这种失衡长期以来在文明的光环下被掩盖起来,直到1972年联合国发出“只有一个地球”的警告,人类才认识到要拯救地球。但循环污染、系统污染已经形成;工业垃圾、生活垃圾、战争垃圾深深渗透至土壤、空气和水中,还以元素的形式侵入人类的食物链中。更深层的是,人类面临的危机是文化的危机,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由机械论世界观和方法论导致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三重互动关系失调造成的危机。人口爆炸是人类走向坠落的根源,人类是造成上述地球悲哀的罪魁祸首,人类对地球认识的浅薄是人类面临困惑的关键。

    解铃还需系铃人。人的觉醒是根本的觉醒。人的素质、人的地球观是决定人与自然协调关系改善的关键。只有文化与科技的互动,才能构建人类文明坐标系。人类不仅需要观念革命,而且需要创新有别于现在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总之,要创造一个比现代更文明的新世界,首先得考虑是否要兴起一场统筹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运动。

    研究地球科学文化的战略意义:用科学的软实力推动全社会硬实力的发展;建立统筹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关系的文化坐标系;为构建科学发展观提供支撑体系。

    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需要补钙,都需要用地球科学文化的养分来滋润、充实、发展自身的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导,与道家、佛家相结合形成的多元文化结构,是从农业经济的土壤中生长并发育起来的,以农业经济为主干的中国封建社会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先天的科学成份缺乏与后天的充实滞后使得融入科学文化变得更为迫切、更为现实。

    二、牢牢把握地球科学文化的主攻方向——人与自然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成为我们倡导地球科学文化的主攻方向,是由于我们上述谈到的地球的悲哀、人类的困惑这样一个时代和社会大背景所决定的。尽管人类已经摒弃了长期固守的征服自然的哲学理念,提出了一系列缓和人与自然矛盾的决议和举措,实施了一系列节能减排的措施,从几千年关注自身生存发展的单向思维开始步入人圈和谐的双向思维,但是人类的强权政治意识根深蒂固,人类距离实现和谐之梦还很遥远。人类需要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困惑的方方面面,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的持续过程。人与自然一天不和谐,倡导地球科学文化就一天不会终止。

    人与自然和谐成为我们倡导地球科学文化的主攻方向,是由我们实施科学发展观这样一个战略决策所决定的。科学发展观把坚持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从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视角理解人类生存。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要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求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要“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胡锦涛同志的精辟论述深刻阐释了保护自然与保护人类、建设自然与造福人类的一致性,强调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双向价值关照,集中表达了科学发展观的生存智慧和伦理意蕴:人类对自然界既要索取、利用,又要补偿、建设,人类只有在对自然的索取、利用和补偿、建设的双重过程中,只有在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的相对平衡关系的条件下,才能获得自身比较满意的存在和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成为我们倡导地球科学文化的主攻方向,是由于地球科学所具有的独特的科学功能所决定的。其它科学不具备这样的功能。地球科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系统并预测其未来行为的惟一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由固体地圈(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包括人类本身)组成的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地球科学是一个庞大的超级学科体系群。地球科学的根本任务,是正确认识地球系统的基本特征和自身发展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保护和改善生存环境,有效防治自然灾害,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牢牢把握地球科学文化的主攻方向,可以从多方面研究入手:从了解地球、认识地球、反思地球、敬畏地球入手,阐述和谐地球的必要性;从地球演化和生物进化入手,剖析人类仅为大自然的一员;研究人与人类的保护伞大气圈和谐的基本准则和价值取向,研究人与生命之源水圈和谐的基本准则和价值取向,研究人与人类的生存根基岩石圈和谐的基本准则和价值取向;从某些基础的科学原理研究入手,阐述某些举措如节能减排的必要性;从生态脚印研究或从地球系统承受能力入手,阐述人类的生育观、生存观和发展观;树立与自然合作共处的自然伦理观;自然平衡原理的认识对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为什么有人说未来将是一个无树的世界; 人类在人类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人类是否要真实、真情、真挚、真切地对待大自然,从超越国家、民族、种族利益的高度来追求发展;人类如何树立地球家园意识,合理增长人口意识、保持生态与环境意识、统筹协调发展意识……

    总之,地球科学文化应该发展成为以地球科学和地球系统科学为基础,以人类学、历史学、伦理学、哲学、经济学等人文内涵为依托,以启迪人类思想理念为对象,以优化人类行为决策为中枢,以创新一个有别于传统工业革命的自然观和方法论为途径,以谋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文化意识形态。

    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地球科学文化并非是地球科学的简单延伸和发展。仅有科学这部分是不够的,还需要融入经济学、人类学、历史学、哲学理念,使科学成果及早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影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推动科学内涵的延伸,更深层次的是对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产生根本的影响。科技的力量在于转化成文化,在于扎根于人民。转化过程同样伟大。

    三、整体的角度、全球的视野是地球科学文化研究的主要思维方法

    整体及全球的视野有助于人们在总的事态面前有一个总的认识判断和决策。

    人类历史上,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从未停止过,但把整体论作为一种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科学方法却是20世纪的事情。就地球科学而言,仅仅是20多年前科学家才普遍认识到必须把地球作为一个由相互作用着的各个组元或子系统,主要是地核、地幔、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包括人类社会)组成的统一系统,即地球系统来研究。

    整体的这个重要特征源于整体属性与部分属性的异质体。整体性不是部分属性的简单加和或集总,而是它们的整合效应。这一整合常常会伴随着对部分属性的屏蔽与放大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整体都体现为“1+12”。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整体依赖于部分比部分依赖于整体更多;部分依赖于整体比整体依赖于部分更甚;部分与整体相互依存;等等。为了便于探讨,我们将用于人与自然和谐研究的地球科学文化部分看作是一个整体,并认为这个部分是实实在在的符合时代潮流的完完整整的整体。常说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是价值观,一个是思维方式。我们把地球科学文化限定在人与自然和谐的部分(当然还有非相关部分),这样的思维方式是值得肯定的。全球的年平均温度的变化情况,二氧化碳浓度增长速率这些数据或图直观给人予整体的思路,是很有说服力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整体的数据比部分局部的数据更有意义。不少论文中常出现的一个现象,题目很大,宏观,但论述却是微观,不能很好地处理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研究的意义不大。

    对于整体与部分更深入的一个思考是,什么是合适的整体?什么是恰当的部分?即整体与部分的边界问题。现实中的整体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是因为我们很难确切划定它的边界。任何对象总是处在宇宙的普遍联系之网中,任何现实中的整体也只是更大整体的部分。我们即可以将水圈界定为整体,也可以将海洋界定为整体,只不过前者相对较大,后者相对较小。但是我们决不能停留在这样的认识层面:宣传多栽一棵树,就是绿化环境,宣传保护某种动物、生物,就是爱护生态。整体是局域整体,部分总是限定中的部分。如何正确认识、划分整体与部分的边界是整体论方法的重要问题。

    整体与部分是一对矛盾对立的统一体。我们研究要以全球的视野统领整体,这是我们研究的主要方法,但也不能忽略小部分。地质文化无疑是地球科学文化整体的部分,而宝玉石文化又是地质文化整体的部分。鉴于宝玉石文化的知识属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无直接相关,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就不把它归于主流板块(其它文化也有类似的情况)。但另一方面,宝玉石文化发展过程是值得我们在研究地球科学文化时思考的,宝玉石文化塑造的“以玉比德”的世界观和“类玉”的审美观的理念是值得我们研究地球科学文化时借鉴的。地球科学文化若能延伸宝玉石文化的理念,像宝玉石文化那样深入人心,把最美好的社会理想的理念和人性品质都倾注到玉的身上,让玉代表中华民族的文化之魂,像宝玉石文化那样成为精神文化,成为一种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审美情趣、思维方式。那么,地球科学文化就会像宝玉石文化那样,让人们感悟科学的真、善、美。

    从部分入手,从点上突破,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整体效应,这也是一种研究方法。有一个故事,说的是食物链的侵害使得生活在北极北的北极熊子宫畸形,失去了生育能力。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发人深省的:一是环境污染不仅是制造几个癌症村,其本质是要断人类的根;二是单一的学科研究不可能深刻认识北极熊的故事的实质,北极熊的故事涉及到动物学、医学、海洋学、生态学、环境学、工业制造学、冶炼学、采矿学,最后到地质学,单一学科研究是不足以提升人类对这一现象实质的认识,要从大局、客观上认识地球所面临的困惑,脚病治脚,头痛治头是不可能治理地球的;三是人类与地球的关系,不是人类学范畴内这样传宗接代的母子关系,而是要在地球伦理学的层面上去认识的。四是不要寄希望于世界上还有什么安全、没有受到污染的地方。

    从时间跨度整体来看,研究对象可以从现代、古代不同的视角,但是重点是探讨人类面临的20多年至百年尺度的关键问题,这是因为:⒈地球科学文化源于科学,近代地质学等科学建立迄今一百多年历史,地球系统科学更是一门新学科。挖掘科学文化要重在体现它的科学性;⒉在远古和古代人类不存在和谐人与自然的问题,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原始和谐的远古时期,基本相对和谐的农业社会,人与自然紧张对抗的工业社会。只是在工业社会,自然资源的急剧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很不和谐。

    文化保护

    中国地质调查所旧址

    兵马司9号保护十年记事

    (曹希平 中国地质博物馆)

    1916年,中国地质调查所的工作正式启动,其旧址位于北京西城兵马司胡同9号(现15号),业界习称“兵马司9号”。兵马司9号保护工作从2002年开始。目前,旧址的历史价值考证研究和文物保护单位申报落实两项工作已告一段落并取得满意成果。该旧址已被确定为中国近代科学起步的标志性建筑,并先后被列入北京市西城区和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工作已进入居民搬迁阶段,有关工作正在筹划准备中。

    本文参考张尔平、李学通著《兵马司9号》书稿“附录2,保护大事记”。

    2002

    313日 中国地质图书馆曹希平常务副馆长、常江副馆长和张尔平随同潘文坤前辈探访兵马司9号。

    3月 中国地质图书馆发[2002]17号文件:“关于收回原中央地调所图书馆旧址内遗物的请示”,报国土资源部(以下简称部)办公厅。

    67日 《中国地质图书馆文献信息简报》第1期“原地质调查所与地质图书馆旧址亟待保存”一文35份,送部办公厅、中国地质调查局办公室等。

    614日 《中国国土资源报》新辟“视点新闻”版,刊登张尔平的调查报告:“行将泯灭的纪念”。这是保护兵马司9号的声音首次在媒体上出现。孙文盛副部长当即询问服务局有关问题。刘东生院士表示,可采取院士联名方式向温家宝副总理反映。

    715日 中国地质图书馆邀请清华大学建筑专家张复合教授审定兵马司9号的建筑资料,曹希平、常江陪同考察建筑,对德国雷虎公司承建的图书馆楼和贝寿同设计并监造的办公楼做了认定,从建筑的角度肯定其文物价值。

    829日 《北京晚报》以近3个版面的篇幅,刊登了张尔平的“探索科学的痕迹——兵马司9号与文物保护”一文。旧址受到海内外的关注,各界人士纷至沓来。

    9月 全国政协委员邱中建、史训知向全国政协办公厅提交保护旧址的提案。这是全国政协呼吁政府保护兵马司9号的第一个提案。

    1011日 北京市、西城区文物管理及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到旧址考察。

    1015日 纪念中国地质学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叶连俊、陈梦熊等5位地质调查所前辈发起,28位院士联名上书温家宝副总理,呼吁保护兵马司9号。

    1210日 温家宝副总理做出批示。

    2003

    122日 部办公厅组织财务司、人教司和地质调查局就保护兵马司9号议题召开第一次会议。

    221日 部办公厅提出,拟成立部兵马司9号院旧址保护工作小组,从2004年起设立财政预算专项给予经费支持。

    2月 全国政协委员王弭力向全国政协会议提交《关于建议将兵马司15号院列入国家(或市)级文物保护的提案》。

    320日 部办公厅召开保护旧址第二次会议。

    99日 部办公厅召开第三次会议,并就兵马司9号的历史、房产等事项向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汇报。

    同年 旧址列入西城区暂时文物保护单位(第51号保护院落),有效期两年。

    2004

    1月 兵马司9号保护前期工程40万元经费下达至中国地质图书馆。

    2月 《北京政府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旧址保护前期工程项目》启动。项目负责人张尔平。

    6月 台湾“中国矿冶工程学会”一行4人由秘书长林再迁带领,到该学会于1927年的诞生地——兵马司9号地质调查所图书馆旧址寻根,并专程访问中国地质图书馆。

    715日 由中央电视台选题出资,科教频道开拍《兵马司9号》专题片。该片于2005123日开始播出。

    828日 曹希平在意大利召开的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地质学史专题会上宣读“兵马司9号与中国地质调查所早期史”(Bingmasi Yard and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论文。

    1025日 中国地质图书馆召开“兵马司9号研讨会”。会议由段怡春馆长主持。

    2005

    1月 保护前期工程项目组提交工作成果报告。

    2006

    3月 在政协十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宋瑞祥、叶大年等8位委员提交“关于保护和恢复北京西城区兵马司胡同民国期间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旧址的提案”。

    1215日 部办公厅召开会议,研究回复宋瑞祥等委员提案的意见。

    12月下旬 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就宋瑞祥等委员的提案分别给国土资源部提交会办意见。

    2007

    313日 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寿嘉华、王弭力、蔡克勤和李烈荣参观地质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地质调查所旧址——兵马司9号”专题展览预展。

    328日 “兵马司9号”展览正式开幕。曹希平副馆长主持开幕式,刘随臣馆长致开幕词。王鸿祯、陈梦熊、沈其韩、谢学锦、肖序常、李廷栋、任纪舜院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张宏仁出席开幕式并为展览题词。

    713日 全国政协贾庆林主席视察地质博物馆,参观“兵马司9号”专题展并做出指示。720 北京市西城区发布《关于公布西城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兵马司9号名列其中。

    725日 全国政协有关常委、委员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政府、北京市文物局等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实地考察旧址,并在国土资源部召开提案跟踪办理座谈会。

    729日 部办公厅上报继续推进旧址保护的请示,责成地质博物馆牵头,为旧址的修缮后利用提供业务支持。

    1023日 部办公厅及地质博物馆领导就兵马司9号文物保护升级一事,走访北京市及国家文物局。

    116日 经孙鸿烈院士提议,李廷栋、翟裕生院士组织,刘东生等39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联名致函温家宝总理,呼吁保护兵马司9号旧址。

    1114日 温家宝总理做出批示。

    126日 上午,曹希平主持召开旧址保护专家咨询会。下午,汪民副部长主持召开会议,研究旧址保护恢复相关事宜,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2008

    3月 “推进兵马司9号院修缮保护,做好全国人大政协提案办理”列入2008年部重点工作。

    87日 曹希平在挪威召开的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地质学史专题会上宣读“中国地质调查所在中国近代科学史上地位的新思考(New understandings about the role of the national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 in the Chinese history of science)”论文

    825日 由部办公厅、规划司、财务司、服务局和博物馆组成的工作小组上报“关于中国地质调查所旧址保护恢复工作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的报告”。

    12月 部服务局在兵马司9号派驻24小时保安值班,以保安全。

    2009

    629日 旧址保护工作小组上报旧址住户情况及房屋检测报告。

    928日 中国地质博物馆[2009]28号文件签发,协助文物部门落实旧址的文保升级。

    2010

    127日 汪民副部长主持召开关于旧址文物保护升级的工作组第一次会议。

    612日 地质博物馆贾跃明馆长签发[2010]19号文件,上报关于旧址文物保护升级的进展情况。

    2011

    37日 中国地质调查所旧址升级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作品鉴赏

    图书馆的书香

    ——献给图书馆建馆95周年

    (刘振锋 陈 萍 中国地质图书馆)


    当旭日东升,晨光初现,

    馆前已经簇拥了渴求的目光;

    当夜幕降临,百鸟归巢,

    大厅的灯光依然是那么明亮。

    宁静的书香,

    知识的殿堂,

    这就是我们的地质图书馆呵,

    万千卷帙,九五星霜!

    远离了尘间的喧嚣,

    摒弃了世俗的奢望,

    这里只有宁静的书香,

    或许这就是天堂的模样。

    书香能抵御寒风的凛冽,

    书香可消去酷暑的张狂,

    书香伴随着春天的温暖,

    书香增添了秋季的清凉。

    书香里珍藏了两百年来的中外文献,

    书香里汇聚了七十万卷的地学馆藏,

    书香里描绘着亿万年生命的演化,

    书香里上演着神奇的海陆沧桑。

    书香的绵长展示文献的历史积累,

    书香的浓郁见证书刊的逐渐增长,

    书香的延续凝聚着几代图书馆人的目光,

    书香的积淀承载着亚洲最大地学馆的辉煌。

    山海书香的图书馆,

    她走过近百年艰辛的时光,

    她记录了中国地学的发展,

    她留下了地学知识的宝藏。

    馆里屡屡书香记录着过往,

    在这里,杨遵仪编目成章,

    在这里,王鸿祯研究过珊瑚,

    在这里,汪品先探索着海洋。

    你可以拜读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你可以品位清译本《金石识别》的墨香。

    你可以借阅章鸿钊的《石雅》,

    你可以检索丁文江的珍贵篇章。

    馆员营造温馨的阅读环境,

    馆员沉醉书卷的阵阵幽香,

    馆员提供无私的信息服务,

    馆员喜欢读者专注的目光。

    “有馆尤贵有书,有书尤贵有用”,

    秉承着馆训永不相忘,

    “以人为本,读者至上”,

    服务理念将书香不断传向远方。

    无论馆址如何变迁,

    无论岁月如何流淌,

    爱馆、敬业、图新、奉献,

    图书馆精神编织进了丝丝书香。

    读书可以更新国民的思想,

    知识能够壮大我们的力量。

    国家的发展需要矿业的支持,

    资源的勘查需要文献的保障。

    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

    数字图书馆是发展的方向。

    数据资源尽情浏览,

    文献信息共建共享。

    地质的春天向我们走来,

    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

    肩负起历史与未来的重托,

    书香中我们再次起航。


    消息点评

    《地球》杂志举行创刊30周年座谈会

    近日,《地球》杂志创刊3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为杂志创刊30周年题写寄语,希望《地球》杂志把握时代脉搏,贴近社会需求,不断提升办刊质量和水平,为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宣传资源国情国策、保护地球资源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也充分肯定了《地球》杂志作为优秀的地质学科普期刊的品牌影响力和作用,并对之提出4点要求:一是要进一步坚定办刊方向。二是要瞄准前沿、放眼全球。三是要大力弘扬国土资源先进文化。四是要重视发挥老专家的作用。

    点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地学文化的传播和发扬光大离不开一个良好、有力的载体,《地球》杂志三十而得以立业,除了自身努力之外,更得益于国家大力促进文化发展的春风劲吹,得益于上层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广大地质人对地学文化的亘久不懈的热爱和坚持。在此大环境中,《地学文化动态》顺势而生,也算是踩准了鼓点,锣鼓喧天声中,在地学文化发展的新春天里粉墨登场。

    地科院召开加强地质文化及学风、院风建设座谈会

    近期,地科院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学风院风建设座谈会,局有关领导及多位院士参会。该座谈会的主题是:围绕六中全会《决定》,座谈研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学风、院风建设,努力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同时,还对开展“地科院精神”表述语征集活动、培育地科院核心价值体系进行部署。

    点评:文化的作用早已不言自明,大力推进地质文化建设与切实加强地质科研学风建设,其实都是为更好地进行地质工作添柴加薪。地科院这一有拥有众多大智慧院士、专家的顶级地学科研机构,亦定能在地质文化建设方面颇有建树,我们待闻佳音。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组织冬令营活动

    2012112日,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组织青岛市第三十九中近30位师生开展了主题为“蓝色畅想、海洋探秘”冬令营活动。通过做“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探究”的科普学术报告,向其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结构、分布及如何勘探开发等过程,并组织师生参观了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科技展览馆。

    点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地质工作发展的基础在于培育强大的后备人才队伍,其首要是培养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对于地质工作的兴趣及热爱。地质专业工作并非只有戈壁孤烟,地学知识更非阳春白雪。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将知识播撒到青少年心中,就证明了这一点。科普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持之以恒,就会如我们所愿——地质人才队伍越来越壮大、越来越强大。

    地质题材影片《罗布泊》顺利杀青

    据悉,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天山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反映中国地质人历经艰辛为国找矿的电影《罗布泊》日前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预计于今年4月底完成,届时将作为向党的十八大献礼隆重上映。该片讲述了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地质工作者为解开死亡之海钾盐之谜,组成勘探队,舍生忘死,挺进罗布泊,在付出巨大的牺牲后,发现了蕴藏在死亡之海下的无穷宝藏,为国家粮食安全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了永载史册的巨大贡献。该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2年重点文化创作项目。

    点评:罗布泊很有名,缘于其“死亡之海”的名副其实。而对于地质人来说,这个名字更是刻骨铭心的记忆,有艰辛,有血泪,有牺牲,更有无限的荣耀与骄傲。电影《罗布泊》将为地质文化的大花园里再增添一朵奇葩,令人欣悦。期待与之一起重回茫茫戈壁,体验那段传奇经历。

    文化人物

    常江,本名成其昌,满族,1943年生于吉林省舒兰县。作家、诗人、楹联家,语言学教授。其曾祖父成多禄是清末民初东北著名诗人和书法家,故受家学影响,自幼喜文。1966年毕业于原北京地质学院物探系,在青海地质局工作15年,从事新诗创作,有“帐篷诗人”的誉称。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中华诗词学会会员;1984年创建中国楹联学会,历任秘书长、副会长,现为名誉会长、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院长。退休前为中国地质图书馆副馆长,现仍为该馆文化顾问、中国地质大学客座教授。2004年被选为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主席,并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现为该会名誉主席。

    30年来,以创作研究对联文学为主,出版《常江对联选》,有专著《中国对联谭概》、《对联知识手册》、《古今对联书目》,整理古籍《成多禄集》(清)、《古今联语汇选》(民国),主编《中华名胜对联大典》等数十部对联文化方面的著述。长期担任电视媒体有关栏目对联节目主讲人,主持近百次全国征联征诗评选工作,名列全国“联坛十杰”,是对联学科的带头人,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多年从事地质文化的研究与实践,多有成绩。


    作品摘选

    题国土资源文化研讨会

    2004年)

    一部资源山海经,不谈远调;

    几多燕赵文化语,尽是新声。

    中国地质图书馆春联

    2007年)

    百丈书山托朗日;

    千帆学海耀金珠。

    国土资源部团拜联

    2007年)

    科学发展,宏观调控,规划管理督察,重教兴文,大业辉煌辞旧岁;

    守土有责,执法无私,地政矿务海事,经山纬水,长风浩荡沐春光。

    山东地质测绘院50年院庆

    2008年)

    半百春秋,玉水金山事业,状元府第金伯利。

    大千世界,经天纬野文章,地测摇篮牙克西。

    贺青海地勘局成立50周年

    五十年鲲翻鹏举,问柴旦月、追玉树风、扫祁连雪、种果洛花,纵使荒漠飞沙、篷窗滚雨,续一篇苦乐传奇,尽收入华夏宝图、人生履历;

    四千里路远山遥,书长江碑、谱西海赋、吟黄水谣、唱高原颂,无妨龙蛇走笔、诗墨抒怀,闯几次喜忧梦境,总不离昆仑试马、襟袖摩云。


    《地学文化动态》征稿启事

    《地学文化动态》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党委和中国地质图书馆主办的不定期刊物,本刊以推动地学文化研究和地质行业文化建设为主要宗旨,力图为社会各界进行地学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的平台,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发挥好本刊作用,现面向国内专家、学者诚征稿件,敬请各位不吝赐稿。

    内容要求:

    本刊以地学文化理论研究和地质行业文化建设类文章为主,主要设有领导讲话、理论研究、学史研究、文化人物、文化保护、消息点评等栏目,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就以上几个主要方面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并推荐到相关报社或期刊登载。来稿恕不退还。

    联系方式:

    1.通信地址:北京8324信箱《地学文化动态》编辑部,邮编:100083

    2.电子邮箱:dxwh@cgl.org.cn

    3.联系电话:010-66554913

    4.联 系 人:崔熙琳

    地学文化动态 DIXUE WENHUA DONGTAI

    2012年第02期(总第02期)


    编:史 联系电话:(010) 66554913

    责任编辑:梁 崔熙琳 人:崔熙琳

    核:薛山顺 真:(010) 66554832

    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 电子信箱:dxwh@cgl.org.cn

    编:100083

    《地学文化动态》第2期.pdf

摘要

 


    

领导讲话


    


    

在中国地质图书馆建馆95周年


    

首届地学文献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汪 民


    

20111211日)


    

尊敬的各位院士专家、各位来宾、同志们:


    

今天我们隆重集会,举行中国地质图书馆建馆95周年首届地学文献学术研讨会。首先,我代表国土资源部,代表中国地质调查局,向地质图书馆表示热烈祝贺,向关心、支持地质图书馆工作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向为地质图书馆发展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离退休老同志和全体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95年前,中国地质图书馆的前身——中华民国农商部地质调查所图书室成立。作为我国最早的专业图书机构之一,中国地质图书馆走过了近百年的风雨历程,见证了我国地质事业发展的历史轨迹,延续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励精图治的科学精神,为传承文明、推动我国地质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几代人艰苦创业,中国地质图书馆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近年来,地质图书馆抢抓发展机遇,深化服务内涵,创新服务模式,拓宽服务领域,努力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全国地勘行业和社会公众服务,积极指导和推动全国地勘行业地学文献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树立了良好的服务形象。中国地质图书馆以其历史悠久、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服务精良等优势,成为全国地学收藏量最多的地学文献信息服务机构。


    

当前,国土资源管理和地质找矿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尤其是今年以来,中央领导同志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密集研究、连续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把国土资源工作的定位和作用推到了新高度,对国土资源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提出了新期望。部党组带领全系统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领导重要讲话精神,把学习领导讲话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动力,取得了一批思想、工作、理论和制度成果,为完成全年工作和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奠定了坚实基础。令广大地质工作者感到特别振奋的是,《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即将启动实施,地质工作迎来了又一个发展的春天。新形势、新任务,为中国地质图书馆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如何紧跟时代步伐,创新服务理念,更好地满足地质事业发展需要,为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提供支撑和服务,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是地质图书馆面临的重大课题和肩负的重要使命。借此机会,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讲话精神,科学谋划“十二五”工作部署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关于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化了国土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对加强和改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讲话精神实质,进一步提高认识、认清形势,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审视工作、谋划未来。要认真分析地质矿产公共服务领域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一步明晰思路、准确定位、深化服务,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发挥好文献信息服务、科技决策与支撑、地质文化研究与传播等作用,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二、充分发挥全国地勘行业总书库职能,更好为地学发展和地质找矿助力


    

作为全国地勘行业总书库,地质图书馆既是国家地学公益性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推动地学科技创新、保障地质找矿实现大突破的重要支撑。一是要坚持把服务放在第一位,积极构建覆盖行业、辐射全国、服务社会、高效快捷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全方位提高地学文献信息保障能力。二是要立足地勘行业特点,转变服务理念,创新文献信息技术,完善服务模式,全面提高地勘行业读者、用户在室内外特别是野外环境下文献信息保障能力。三是充分利用图书馆设施、资源和技术优势,积极开展知识讲座、学科咨询、科普展览、技术培训、送书上门、图书自助等特色服务,拓展服务广度和深度。


    

三、加快推进地学文献信息共建共享服务体系建设,建实、建强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


    

要结合业务定位,夯实基础,创新思路,拓展领域,多措并举,建实、建强地学文献中心。一是要健全完善地调局系统地学文献组织体系,发挥地质图书馆业务指导和组织协调职能,在推动业务工作规范化、实现资源共享和统一利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二是要积极开展地学知识集成、知识服务和知识管理研究与应用,为增强地调知识资源集成、管理与服务能力提供技术支撑。三是要加强对外交流,积极向世界各国推介我国优秀地学出版物特别是地质调查重大创新成果,全面展示我国地质事业的最新成就。要千方百计集纳世界各国地学成果以及与地质工作相关重大信息,加大境外矿产勘查工作支持力度,提高服务效果。要更加主动地与重要国际地学组织、世界各国重要地学机构图书馆、地球科学领域大学及科研院所图书馆等建立广泛联系,学习借鉴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地学信息机构的先进服务模式和管理经验,不断提高自身服务水平。


    

四、大力推动地球科学文化事业建设,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全面部署,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战略层面凸显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徐绍史部长在部传达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会上指出,要进一步从战略上研究部署文化改革发展问题,推进国土资源系统、地勘行业文化建设,从国土资源的角度做好各项工作,促进国土资源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地质图书馆要切实发挥好“地学知识宝库、地质文化殿堂”的作用,大力推进地质文化建设。要深化地质学文化理论研究,加强地学文化知识传播和教育,引导地质工作者继承弘扬优良传统,增强地勘行业的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和向心力。要加强地学古籍抢救、搜集、保管、整理、出版和研究工作,促进地学古籍的有效保护、合理利用。要注重培养优秀地学文化人才,为地学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五、加强党建和队伍建设,为地质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党的建设是我们党领导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队伍建设是我们推动各项事业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新时期地质图书馆必须加强党建和队伍建设。一是切实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坚持以公益性服务为导向,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改革、勇于创新,以思想大解放促进各项工作大突破,以作风大转变促进服务能力大提升。二是深化“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党的建设引领和带动图书馆队伍建设,确保出成果、出人才。三是扎实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地质图书馆联合相关单位开展的“4+9”联创齐争”,是创先争优活动的又一次积极探索和尝试,希望各方紧密协作,扎实推进,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各位来宾,同志们,立足百年的深厚文化积淀,秉承“立足行业、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崇高使命,我们相信,中国地质图书馆将以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建设一流现代化专业图书馆拼搏努力,为地质科学文化繁荣和地质事业发展再立新功。图书馆的广大职工一定能肩负起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任,为建设一流现代化图书馆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祝中国地质图书馆的明天更加辉煌!祝大家工作愉快,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理论研究


    


    

地球科学文化的战略研究方向


    

(张中伟 中国地质图书馆)


    

地球科学文化是地球科学功能的延伸和发展,其丰富的科学内涵及价值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其中作为拯救地球的理论基础,统筹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关系的文化理念,堪称地球科学文化的精髓,这一观点是在2003年被提出的,很有意义。这也是为什么其后几年国内地学界掀起研究地球科学文化小高潮的原因之所在。


    

人类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仅仅是开始。让人们了解地球、认识地球、反思地球、敬畏地球、和谐地球是一项长期任务。地球科学文化发展任重而道远。


    

一、地球的悲哀、人类的困惑是倡导地球科学文化的时代背景,地球科学文化的崛起是时代的需要


    

人类面临全方位的困惑:温室效应和全球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土地沙漠化,臭氧层遭到严重破坏,酸雨危害加大,森林萎缩加快,生物多样化丧失,灾害增多……如同历史上黄河被称为“中国的悲哀”一样,地球是否也正在成为人类的悲哀?面对困惑,先知先觉者开始认识到,是人的功利性行为改变了地表地球化学循环,改变了热平衡、碳平衡、氧平衡和其他元素的化学平衡。这种失衡长期以来在文明的光环下被掩盖起来,直到1972年联合国发出“只有一个地球”的警告,人类才认识到要拯救地球。但循环污染、系统污染已经形成;工业垃圾、生活垃圾、战争垃圾深深渗透至土壤、空气和水中,还以元素的形式侵入人类的食物链中。更深层的是,人类面临的危机是文化的危机,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由机械论世界观和方法论导致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三重互动关系失调造成的危机。人口爆炸是人类走向坠落的根源,人类是造成上述地球悲哀的罪魁祸首,人类对地球认识的浅薄是人类面临困惑的关键。


    

解铃还需系铃人。人的觉醒是根本的觉醒。人的素质、人的地球观是决定人与自然协调关系改善的关键。只有文化与科技的互动,才能构建人类文明坐标系。人类不仅需要观念革命,而且需要创新有别于现在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总之,要创造一个比现代更文明的新世界,首先得考虑是否要兴起一场统筹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运动。


    

研究地球科学文化的战略意义:用科学的软实力推动全社会硬实力的发展;建立统筹人口、资源、环境三者关系的文化坐标系;为构建科学发展观提供支撑体系。


    

无论是东方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需要补钙,都需要用地球科学文化的养分来滋润、充实、发展自身的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导,与道家、佛家相结合形成的多元文化结构,是从农业经济的土壤中生长并发育起来的,以农业经济为主干的中国封建社会对中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先天的科学成份缺乏与后天的充实滞后使得融入科学文化变得更为迫切、更为现实。


    

二、牢牢把握地球科学文化的主攻方向——人与自然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成为我们倡导地球科学文化的主攻方向,是由于我们上述谈到的地球的悲哀、人类的困惑这样一个时代和社会大背景所决定的。尽管人类已经摒弃了长期固守的征服自然的哲学理念,提出了一系列缓和人与自然矛盾的决议和举措,实施了一系列节能减排的措施,从几千年关注自身生存发展的单向思维开始步入人圈和谐的双向思维,但是人类的强权政治意识根深蒂固,人类距离实现和谐之梦还很遥远。人类需要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困惑的方方面面,认识到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的持续过程。人与自然一天不和谐,倡导地球科学文化就一天不会终止。


    

人与自然和谐成为我们倡导地球科学文化的主攻方向,是由我们实施科学发展观这样一个战略决策所决定的。科学发展观把坚持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内容,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从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的视角理解人类生存。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建设自然就是造福人类。要倍加爱护和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规律。对自然界不能只讲索求不讲投入,只讲利用不讲建设,要“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胡锦涛同志的精辟论述深刻阐释了保护自然与保护人类、建设自然与造福人类的一致性,强调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双向价值关照,集中表达了科学发展观的生存智慧和伦理意蕴:人类对自然界既要索取、利用,又要补偿、建设,人类只有在对自然的索取、利用和补偿、建设的双重过程中,只有在建立和维护人与自然的相对平衡关系的条件下,才能获得自身比较满意的存在和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成为我们倡导地球科学文化的主攻方向,是由于地球科学所具有的独特的科学功能所决定的。其它科学不具备这样的功能。地球科学是一门研究地球系统并预测其未来行为的惟一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由固体地圈(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包括人类本身)组成的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地球科学是一个庞大的超级学科体系群。地球科学的根本任务,是正确认识地球系统的基本特征和自身发展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环境,保护和改善生存环境,有效防治自然灾害,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牢牢把握地球科学文化的主攻方向,可以从多方面研究入手:从了解地球、认识地球、反思地球、敬畏地球入手,阐述和谐地球的必要性;从地球演化和生物进化入手,剖析人类仅为大自然的一员;研究人与人类的保护伞大气圈和谐的基本准则和价值取向,研究人与生命之源水圈和谐的基本准则和价值取向,研究人与人类的生存根基岩石圈和谐的基本准则和价值取向;从某些基础的科学原理研究入手,阐述某些举措如节能减排的必要性;从生态脚印研究或从地球系统承受能力入手,阐述人类的生育观、生存观和发展观;树立与自然合作共处的自然伦理观;自然平衡原理的认识对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为什么有人说未来将是一个无树的世界; 人类在人类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人类是否要真实、真情、真挚、真切地对待大自然,从超越国家、民族、种族利益的高度来追求发展;人类如何树立地球家园意识,合理增长人口意识、保持生态与环境意识、统筹协调发展意识……


    

总之,地球科学文化应该发展成为以地球科学和地球系统科学为基础,以人类学、历史学、伦理学、哲学、经济学等人文内涵为依托,以启迪人类思想理念为对象,以优化人类行为决策为中枢,以创新一个有别于传统工业革命的自然观和方法论为途径,以谋求人类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的文化意识形态。


    

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地球科学文化并非是地球科学的简单延伸和发展。仅有科学这部分是不够的,还需要融入经济学、人类学、历史学、哲学理念,使科学成果及早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影响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推动科学内涵的延伸,更深层次的是对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产生根本的影响。科技的力量在于转化成文化,在于扎根于人民。转化过程同样伟大。


    

三、整体的角度、全球的视野是地球科学文化研究的主要思维方法


    

整体及全球的视野有助于人们在总的事态面前有一个总的认识判断和决策。


    

人类历史上,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从未停止过,但把整体论作为一种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科学方法却是20世纪的事情。就地球科学而言,仅仅是20多年前科学家才普遍认识到必须把地球作为一个由相互作用着的各个组元或子系统,主要是地核、地幔、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包括人类社会)组成的统一系统,即地球系统来研究。


    

整体的这个重要特征源于整体属性与部分属性的异质体。整体性不是部分属性的简单加和或集总,而是它们的整合效应。这一整合常常会伴随着对部分属性的屏蔽与放大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整体都体现为“1+12”。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整体依赖于部分比部分依赖于整体更多;部分依赖于整体比整体依赖于部分更甚;部分与整体相互依存;等等。为了便于探讨,我们将用于人与自然和谐研究的地球科学文化部分看作是一个整体,并认为这个部分是实实在在的符合时代潮流的完完整整的整体。常说文化中最重要的一个是价值观,一个是思维方式。我们把地球科学文化限定在人与自然和谐的部分(当然还有非相关部分),这样的思维方式是值得肯定的。全球的年平均温度的变化情况,二氧化碳浓度增长速率这些数据或图直观给人予整体的思路,是很有说服力的。从这里可以看出,整体的数据比部分局部的数据更有意义。不少论文中常出现的一个现象,题目很大,宏观,但论述却是微观,不能很好地处理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研究的意义不大。


    

对于整体与部分更深入的一个思考是,什么是合适的整体?什么是恰当的部分?即整体与部分的边界问题。现实中的整体是不确定的,其不确定是因为我们很难确切划定它的边界。任何对象总是处在宇宙的普遍联系之网中,任何现实中的整体也只是更大整体的部分。我们即可以将水圈界定为整体,也可以将海洋界定为整体,只不过前者相对较大,后者相对较小。但是我们决不能停留在这样的认识层面:宣传多栽一棵树,就是绿化环境,宣传保护某种动物、生物,就是爱护生态。整体是局域整体,部分总是限定中的部分。如何正确认识、划分整体与部分的边界是整体论方法的重要问题。


    

整体与部分是一对矛盾对立的统一体。我们研究要以全球的视野统领整体,这是我们研究的主要方法,但也不能忽略小部分。地质文化无疑是地球科学文化整体的部分,而宝玉石文化又是地质文化整体的部分。鉴于宝玉石文化的知识属性,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无直接相关,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就不把它归于主流板块(其它文化也有类似的情况)。但另一方面,宝玉石文化发展过程是值得我们在研究地球科学文化时思考的,宝玉石文化塑造的“以玉比德”的世界观和“类玉”的审美观的理念是值得我们研究地球科学文化时借鉴的。地球科学文化若能延伸宝玉石文化的理念,像宝玉石文化那样深入人心,把最美好的社会理想的理念和人性品质都倾注到玉的身上,让玉代表中华民族的文化之魂,像宝玉石文化那样成为精神文化,成为一种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审美情趣、思维方式。那么,地球科学文化就会像宝玉石文化那样,让人们感悟科学的真、善、美。


    

从部分入手,从点上突破,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整体效应,这也是一种研究方法。有一个故事,说的是食物链的侵害使得生活在北极北的北极熊子宫畸形,失去了生育能力。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发人深省的:一是环境污染不仅是制造几个癌症村,其本质是要断人类的根;二是单一的学科研究不可能深刻认识北极熊的故事的实质,北极熊的故事涉及到动物学、医学、海洋学、生态学、环境学、工业制造学、冶炼学、采矿学,最后到地质学,单一学科研究是不足以提升人类对这一现象实质的认识,要从大局、客观上认识地球所面临的困惑,脚病治脚,头痛治头是不可能治理地球的;三是人类与地球的关系,不是人类学范畴内这样传宗接代的母子关系,而是要在地球伦理学的层面上去认识的。四是不要寄希望于世界上还有什么安全、没有受到污染的地方。


    

从时间跨度整体来看,研究对象可以从现代、古代不同的视角,但是重点是探讨人类面临的20多年至百年尺度的关键问题,这是因为:⒈地球科学文化源于科学,近代地质学等科学建立迄今一百多年历史,地球系统科学更是一门新学科。挖掘科学文化要重在体现它的科学性;⒉在远古和古代人类不存在和谐人与自然的问题,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原始和谐的远古时期,基本相对和谐的农业社会,人与自然紧张对抗的工业社会。只是在工业社会,自然资源的急剧消耗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很不和谐。


    

文化保护


    


    

中国地质调查所旧址


    

兵马司9号保护十年记事


    

(曹希平 中国地质博物馆)


    

1916年,中国地质调查所的工作正式启动,其旧址位于北京西城兵马司胡同9号(现15号),业界习称“兵马司9号”。兵马司9号保护工作从2002年开始。目前,旧址的历史价值考证研究和文物保护单位申报落实两项工作已告一段落并取得满意成果。该旧址已被确定为中国近代科学起步的标志性建筑,并先后被列入北京市西城区和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工作已进入居民搬迁阶段,有关工作正在筹划准备中。


    

本文参考张尔平、李学通著《兵马司9号》书稿“附录2,保护大事记”。


    


    

2002


    

313日 中国地质图书馆曹希平常务副馆长、常江副馆长和张尔平随同潘文坤前辈探访兵马司9号。


    

3月 中国地质图书馆发[2002]17号文件:“关于收回原中央地调所图书馆旧址内遗物的请示”,报国土资源部(以下简称部)办公厅。


    

67日 《中国地质图书馆文献信息简报》第1期“原地质调查所与地质图书馆旧址亟待保存”一文35份,送部办公厅、中国地质调查局办公室等。


    

614日 《中国国土资源报》新辟“视点新闻”版,刊登张尔平的调查报告:“行将泯灭的纪念”。这是保护兵马司9号的声音首次在媒体上出现。孙文盛副部长当即询问服务局有关问题。刘东生院士表示,可采取院士联名方式向温家宝副总理反映。


    

715日 中国地质图书馆邀请清华大学建筑专家张复合教授审定兵马司9号的建筑资料,曹希平、常江陪同考察建筑,对德国雷虎公司承建的图书馆楼和贝寿同设计并监造的办公楼做了认定,从建筑的角度肯定其文物价值。


    

829日 《北京晚报》以近3个版面的篇幅,刊登了张尔平的“探索科学的痕迹——兵马司9号与文物保护”一文。旧址受到海内外的关注,各界人士纷至沓来。


    

9月 全国政协委员邱中建、史训知向全国政协办公厅提交保护旧址的提案。这是全国政协呼吁政府保护兵马司9号的第一个提案。


    

1011日 北京市、西城区文物管理及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到旧址考察。


    

1015日 纪念中国地质学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叶连俊、陈梦熊等5位地质调查所前辈发起,28位院士联名上书温家宝副总理,呼吁保护兵马司9号。


    

1210日 温家宝副总理做出批示。


    

2003


    

122日 部办公厅组织财务司、人教司和地质调查局就保护兵马司9号议题召开第一次会议。


    

221日 部办公厅提出,拟成立部兵马司9号院旧址保护工作小组,从2004年起设立财政预算专项给予经费支持。


    

2月 全国政协委员王弭力向全国政协会议提交《关于建议将兵马司15号院列入国家(或市)级文物保护的提案》。


    

320日 部办公厅召开保护旧址第二次会议。


    

99日 部办公厅召开第三次会议,并就兵马司9号的历史、房产等事项向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汇报。


    

同年 旧址列入西城区暂时文物保护单位(第51号保护院落),有效期两年。


    

2004


    

1月 兵马司9号保护前期工程40万元经费下达至中国地质图书馆。


    

2月 《北京政府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旧址保护前期工程项目》启动。项目负责人张尔平。


    

6月 台湾“中国矿冶工程学会”一行4人由秘书长林再迁带领,到该学会于1927年的诞生地——兵马司9号地质调查所图书馆旧址寻根,并专程访问中国地质图书馆。


    

715日 由中央电视台选题出资,科教频道开拍《兵马司9号》专题片。该片于2005123日开始播出。


    

828日 曹希平在意大利召开的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地质学史专题会上宣读“兵马司9号与中国地质调查所早期史”(Bingmasi Yard and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论文。


    

1025日 中国地质图书馆召开“兵马司9号研讨会”。会议由段怡春馆长主持。


    

2005


    

1月 保护前期工程项目组提交工作成果报告。


    

2006


    

3月 在政协十届全国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宋瑞祥、叶大年等8位委员提交“关于保护和恢复北京西城区兵马司胡同民国期间农商部地质调查所旧址的提案”。


    

1215日 部办公厅召开会议,研究回复宋瑞祥等委员提案的意见。


    

12月下旬 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就宋瑞祥等委员的提案分别给国土资源部提交会办意见。


    

2007


    

313日 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寿嘉华、王弭力、蔡克勤和李烈荣参观地质博物馆举办的“中国地质调查所旧址——兵马司9号”专题展览预展。


    

328日 “兵马司9号”展览正式开幕。曹希平副馆长主持开幕式,刘随臣馆长致开幕词。王鸿祯、陈梦熊、沈其韩、谢学锦、肖序常、李廷栋、任纪舜院士,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主席张宏仁出席开幕式并为展览题词。


    

713日 全国政协贾庆林主席视察地质博物馆,参观“兵马司9号”专题展并做出指示。720 北京市西城区发布《关于公布西城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的通知》,兵马司9号名列其中。


    

725日 全国政协有关常委、委员和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政府、北京市文物局等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实地考察旧址,并在国土资源部召开提案跟踪办理座谈会。


    

729日 部办公厅上报继续推进旧址保护的请示,责成地质博物馆牵头,为旧址的修缮后利用提供业务支持。


    

1023日 部办公厅及地质博物馆领导就兵马司9号文物保护升级一事,走访北京市及国家文物局。


    

116日 经孙鸿烈院士提议,李廷栋、翟裕生院士组织,刘东生等39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联名致函温家宝总理,呼吁保护兵马司9号旧址。


    

1114日 温家宝总理做出批示。


    

126日 上午,曹希平主持召开旧址保护专家咨询会。下午,汪民副部长主持召开会议,研究旧址保护恢复相关事宜,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2008


    

3月 “推进兵马司9号院修缮保护,做好全国人大政协提案办理”列入2008年部重点工作。


    

87日 曹希平在挪威召开的第33届国际地质大会地质学史专题会上宣读“中国地质调查所在中国近代科学史上地位的新思考(New understandings about the role of the national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 in the Chinese history of science)”论文


    

825日 由部办公厅、规划司、财务司、服务局和博物馆组成的工作小组上报“关于中国地质调查所旧址保护恢复工作进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安排的报告”。


    

12月 部服务局在兵马司9号派驻24小时保安值班,以保安全。


    

2009


    

629日 旧址保护工作小组上报旧址住户情况及房屋检测报告。


    

928日 中国地质博物馆[2009]28号文件签发,协助文物部门落实旧址的文保升级。


    

2010


    

127日 汪民副部长主持召开关于旧址文物保护升级的工作组第一次会议。


    

612日 地质博物馆贾跃明馆长签发[2010]19号文件,上报关于旧址文物保护升级的进展情况。


    

2011


    

37日 中国地质调查所旧址升级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作品鉴赏


    


    

图书馆的书香


    

——献给图书馆建馆95周年


    

(刘振锋 陈 萍 中国地质图书馆)


    



    

    


    

当旭日东升,晨光初现,


    

馆前已经簇拥了渴求的目光;


    

当夜幕降临,百鸟归巢,


    

大厅的灯光依然是那么明亮。


    

宁静的书香,


    

知识的殿堂,


    

这就是我们的地质图书馆呵,


    

万千卷帙,九五星霜!


    

远离了尘间的喧嚣,


    

摒弃了世俗的奢望,


    

这里只有宁静的书香,


    

或许这就是天堂的模样。


    


    

书香能抵御寒风的凛冽,


    

书香可消去酷暑的张狂,


    

书香伴随着春天的温暖,


    

书香增添了秋季的清凉。


    

书香里珍藏了两百年来的中外文献,


    

书香里汇聚了七十万卷的地学馆藏,


    

书香里描绘着亿万年生命的演化,


    

书香里上演着神奇的海陆沧桑。


    

书香的绵长展示文献的历史积累,


    

书香的浓郁见证书刊的逐渐增长,


    

书香的延续凝聚着几代图书馆人的目光,


    

书香的积淀承载着亚洲最大地学馆的辉煌。


    


    

山海书香的图书馆,


    

她走过近百年艰辛的时光,


    

她记录了中国地学的发展,


    

她留下了地学知识的宝藏。


    

馆里屡屡书香记录着过往,


    

在这里,杨遵仪编目成章,


    

在这里,王鸿祯研究过珊瑚,


    

在这里,汪品先探索着海洋。


    

你可以拜读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你可以品位清译本《金石识别》的墨香。


    

你可以借阅章鸿钊的《石雅》,


    

你可以检索丁文江的珍贵篇章。


    


    

馆员营造温馨的阅读环境,


    

馆员沉醉书卷的阵阵幽香,


    

馆员提供无私的信息服务,


    

馆员喜欢读者专注的目光。


    

“有馆尤贵有书,有书尤贵有用”,


    

秉承着馆训永不相忘,


    

“以人为本,读者至上”,


    

服务理念将书香不断传向远方。


    

无论馆址如何变迁,


    

无论岁月如何流淌,


    

爱馆、敬业、图新、奉献,


    

图书馆精神编织进了丝丝书香。


    


    

读书可以更新国民的思想,


    

知识能够壮大我们的力量。


    

国家的发展需要矿业的支持,


    

资源的勘查需要文献的保障。


    

科技的发展一日千里,


    

数字图书馆是发展的方向。


    

数据资源尽情浏览,


    

文献信息共建共享。


    

地质的春天向我们走来,


    

进军的号角已经吹响。


    

肩负起历史与未来的重托,


    

书香中我们再次起航。


    



    

    


    

消息点评


    

《地球》杂志举行创刊30周年座谈会


    

近日,《地球》杂志创刊3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为杂志创刊30周年题写寄语,希望《地球》杂志把握时代脉搏,贴近社会需求,不断提升办刊质量和水平,为普及地球科学知识、宣传资源国情国策、保护地球资源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也充分肯定了《地球》杂志作为优秀的地质学科普期刊的品牌影响力和作用,并对之提出4点要求:一是要进一步坚定办刊方向。二是要瞄准前沿、放眼全球。三是要大力弘扬国土资源先进文化。四是要重视发挥老专家的作用。


    

点评: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地学文化的传播和发扬光大离不开一个良好、有力的载体,《地球》杂志三十而得以立业,除了自身努力之外,更得益于国家大力促进文化发展的春风劲吹,得益于上层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广大地质人对地学文化的亘久不懈的热爱和坚持。在此大环境中,《地学文化动态》顺势而生,也算是踩准了鼓点,锣鼓喧天声中,在地学文化发展的新春天里粉墨登场。


    


    

地科院召开加强地质文化及学风、院风建设座谈会


    

近期,地科院召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强学风院风建设座谈会,局有关领导及多位院士参会。该座谈会的主题是:围绕六中全会《决定》,座谈研讨如何进一步加强学风、院风建设,努力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同时,还对开展“地科院精神”表述语征集活动、培育地科院核心价值体系进行部署。


    

点评:文化的作用早已不言自明,大力推进地质文化建设与切实加强地质科研学风建设,其实都是为更好地进行地质工作添柴加薪。地科院这一有拥有众多大智慧院士、专家的顶级地学科研机构,亦定能在地质文化建设方面颇有建树,我们待闻佳音。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组织冬令营活动


    

2012112日,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组织青岛市第三十九中近30位师生开展了主题为“蓝色畅想、海洋探秘”冬令营活动。通过做“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探究”的科普学术报告,向其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结构、分布及如何勘探开发等过程,并组织师生参观了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科普基地科技展览馆。


    

点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地质工作发展的基础在于培育强大的后备人才队伍,其首要是培养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对于地质工作的兴趣及热爱。地质专业工作并非只有戈壁孤烟,地学知识更非阳春白雪。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将知识播撒到青少年心中,就证明了这一点。科普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持之以恒,就会如我们所愿——地质人才队伍越来越壮大、越来越强大。


    


    

地质题材影片《罗布泊》顺利杀青


    

据悉,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和天山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反映中国地质人历经艰辛为国找矿的电影《罗布泊》日前已进入后期制作阶段,预计于今年4月底完成,届时将作为向党的十八大献礼隆重上映。该片讲述了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地质工作者为解开死亡之海钾盐之谜,组成勘探队,舍生忘死,挺进罗布泊,在付出巨大的牺牲后,发现了蕴藏在死亡之海下的无穷宝藏,为国家粮食安全和中华民族的复兴做出了永载史册的巨大贡献。该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2年重点文化创作项目。


    

点评:罗布泊很有名,缘于其“死亡之海”的名副其实。而对于地质人来说,这个名字更是刻骨铭心的记忆,有艰辛,有血泪,有牺牲,更有无限的荣耀与骄傲。电影《罗布泊》将为地质文化的大花园里再增添一朵奇葩,令人欣悦。期待与之一起重回茫茫戈壁,体验那段传奇经历。


    


    

文化人物


    

常江,本名成其昌,满族,1943年生于吉林省舒兰县。作家、诗人、楹联家,语言学教授。其曾祖父成多禄是清末民初东北著名诗人和书法家,故受家学影响,自幼喜文。1966年毕业于原北京地质学院物探系,在青海地质局工作15年,从事新诗创作,有“帐篷诗人”的誉称。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和中华诗词学会会员;1984年创建中国楹联学会,历任秘书长、副会长,现为名誉会长、中华对联文化研究院院长。退休前为中国地质图书馆副馆长,现仍为该馆文化顾问、中国地质大学客座教授。2004年被选为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主席,并担任中国作家协会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现为该会名誉主席。


    

30年来,以创作研究对联文学为主,出版《常江对联选》,有专著《中国对联谭概》、《对联知识手册》、《古今对联书目》,整理古籍《成多禄集》(清)、《古今联语汇选》(民国),主编《中华名胜对联大典》等数十部对联文化方面的著述。长期担任电视媒体有关栏目对联节目主讲人,主持近百次全国征联征诗评选工作,名列全国“联坛十杰”,是对联学科的带头人,在海内外享有盛誉。多年从事地质文化的研究与实践,多有成绩。



    

作品摘选


    

题国土资源文化研讨会


    

2004年)


    

一部资源山海经,不谈远调;


    

几多燕赵文化语,尽是新声。


    

中国地质图书馆春联


    

2007年)


    

百丈书山托朗日;


    

千帆学海耀金珠。


    

国土资源部团拜联


    

2007年)


    

科学发展,宏观调控,规划管理督察,重教兴文,大业辉煌辞旧岁;


    

守土有责,执法无私,地政矿务海事,经山纬水,长风浩荡沐春光。


    

山东地质测绘院50年院庆


    

2008年)


    

半百春秋,玉水金山事业,状元府第金伯利。


    

大千世界,经天纬野文章,地测摇篮牙克西。


    

贺青海地勘局成立50周年


    

五十年鲲翻鹏举,问柴旦月、追玉树风、扫祁连雪、种果洛花,纵使荒漠飞沙、篷窗滚雨,续一篇苦乐传奇,尽收入华夏宝图、人生履历;


    

四千里路远山遥,书长江碑、谱西海赋、吟黄水谣、唱高原颂,无妨龙蛇走笔、诗墨抒怀,闯几次喜忧梦境,总不离昆仑试马、襟袖摩云。


    



    


    

《地学文化动态》征稿启事


    

《地学文化动态》是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机关党委和中国地质图书馆主办的不定期刊物,本刊以推动地学文化研究和地质行业文化建设为主要宗旨,力图为社会各界进行地学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的平台,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发挥好本刊作用,现面向国内专家、学者诚征稿件,敬请各位不吝赐稿。


    

内容要求:


    

本刊以地学文化理论研究和地质行业文化建设类文章为主,主要设有领导讲话、理论研究、学史研究、文化人物、文化保护、消息点评等栏目,欢迎各位专家、学者就以上几个主要方面投稿。来稿一经采用,稿酬从优,并推荐到相关报社或期刊登载。来稿恕不退还。


    

联系方式:


    

1.通信地址:北京8324信箱《地学文化动态》编辑部,邮编:100083


    

2.电子邮箱:dxwh@cgl.org.cn


    

3.联系电话:010-66554913


    

4.联 系 人:崔熙琳


    


    


    

地学文化动态 DIXUE WENHUA DONGTAI


    

2012年第02期(总第02期)


    


    


    
    
    

    

    


    
    
    
    

    

    


    


    



    

编:史 联系电话:(010) 66554913


    

责任编辑:梁 崔熙琳 人:崔熙琳


    

核:薛山顺 真:(010) 66554832


    

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 电子信箱:dxwh@cgl.org.cn


    

编:100083


    

《地学文化动态》第2期.pdf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