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质云]地热
青藏高原东北缘深部地质构造与地热资源分布关系研究
详细信息   
  • 作者:龙登红 ; 周小龙 ; 杨坤光 ; 辜平阳 ; 高银虎 ; 王树明 ; 陈桂凡
  • 作者单位:甘肃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 关键词:地热资源 ; 青藏高原 ; 通道流 ; 天水地热 ; 地质调查工程
  • 来源文献:中国地质
  • 年:2021
  • 第一责任人:龙登红;
  • 发表时间:2021-06-15
  • 卷期:03
  • 页码:721-731
  • 中图分类号:P314
  • 基金:甘肃省基础地质调查项目“甘肃省定西市华家岭—黄家窑地区四幅1∶5万矿产远景调查(2017-105-1)”;“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地热资源调查评价(2019-27-2)”资助~~
摘要
青藏高原内部及边缘分布大量地热田,主要有青海共和—贵德地热田、甘肃张掖盆地地热田、甘肃天水地热田、云南腾冲地热田等,所有地热田系统整体围绕青藏高原边缘呈带状展布,主要受控于青藏高原构造活动。对该区域多个地热田进行分析,均具有深部热源垂直传导供热、深大断裂和其发育的次级断裂为有利通道等特性。青藏高原深部分布多个通道流,在地震层析成像观测结果、远震P波走时层析成像等地球物理资料上均有显著反映,青藏高原中北部地壳低速-高导层是部分熔融层的岩石学证据亦被证实。主要地热田均分布在通道流沿线,根据地热田的研究成果,认为下地壳的通道流不仅为地热田提供热源,形成明显的大地热流异常区带,通道流区域的地壳厚度减薄、构造活动增强,热流易于向上传导运移。文章综合分析后初步建立了地热分布与通道流关系模型、与通道流相关的地热田地热模型,认为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分布的多个地热田均受控于其深部的通道流;通过对该区域地热资源前景进行分析,认为甘肃天水地区位于通道流的交汇部位,地热资源前景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