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市县政府间关系研究:历史演进和发展趋势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市县政府间关系是中国纵向间府际关系的重要构成。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在央地关系调整和政府职能转变的大背景下,围绕调整和规范市县关系一直进行着积极探索。从新中国成立到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市县政府间总体上属于"分治"的管理体制,即省政府分别管辖城市和农村地区,这在总体上适应了计划经济发展要求和地方政府发展实际。上世纪80年代以来,"市管县"体制逐渐成为中国市县两级政区最主要的行政建制。这既是经济体制转型的推动,同时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近年来,新时期的市县分治和撤县设区已成为市县关系发展的新趋势,这两项改革内容给市县关系带来了新变化,也推动市县两级政府管理方式和区域治理模式不断优化。
        
引文
[1]叶敏.增长驱动、城市化战略与市管县体制变迁[J].公共管理学报,2012,9(02):33-41+123.
    [2]朱光磊,张志红.“职责同构”批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101-112
    [3]孙涛.城市化进程中的府际关系模式研究报告[M]//朱光磊.中国政府发展研究报告(第3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肖庆文.省管县体制改革的政府行为差异与推进策略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11(09):109-11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