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主客观综合的高校大学生竞赛质量评价探索*——以44项全国高校大学生竞赛项目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Exploration on the Eval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ontest Quality Based on the Method of Synthesizing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Taking 44 N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Contests as an Example
  • 作者:陆国栋 ; 吴英策 ; 陈临强 ; 何钦铭
  • 英文作者:LU Guodong;WU Yingce;CHEN Linqiang;HE Qinming;Zhejiang University;Chinese Society for Engineering Education;China Associ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 关键词:大学生竞赛 ; 主客观综合 ; 质量评价
  • 英文关键词:college students' contest;;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integration;;quality evaluation
  • 中文刊名:ZGGJ
  • 英文刊名:China Higher Education Research
  • 机构: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工程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事业发展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编辑部;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20
  • 出版单位:中国高教研究
  • 年:2019
  • 期:No.309
  • 基金: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我国校企合作教育模式的最佳实践与政策研究”(17JDGC010);;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项目;; 2018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高校工科学生学业评价研究”(18JDGC036)的资助
  • 语种:中文;
  • 页:ZGGJ201905013
  • 页数:7
  • CN:05
  • ISSN:11-2962/G4
  • 分类号:80-85+91
摘要
对大学生竞赛质量进行评价是当前高校竞赛治理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评估问题。研究依据综合客观事实和主观判断的理念对44项全国高校大学生竞赛开展了质量评价尝试:从竞赛覆盖面、竞赛水平和获奖难度三个维度,采用拉开档次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开展客观评价;采用专家评价法开展主观评价,综合三种方法得到最终评价结果。研究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竞赛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可供参考的方法论视角。
        The quality eval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ontest is a key issue to be solved urgently in the current college contest management, and it is also a complex assessment problem. Based on the ideal of synthesizing objective facts and subjective judgment, we carried out quality evaluation on 44 college students' contests. On the aspect of objective, we evaluate the contest using the scatter degree method and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contest coverage, level and winning difficulty. On the aspect of subjective, we evaluate the contests using the expert evaluation method. The three methods are combined to obtain the final evaluation result. The research provides a methodological perspective for better eval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ontest quality.
引文
[1]李娟,刘洁.高校学科竞赛管理和运作模式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2(5).
    [2]赵建国,魏青锋.制图竞赛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图学学报,2012,33(5).
    [3]陆国栋,陈临强,何钦铭,等.高校学科竞赛评估:思路、方法和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8(2).
    [4]陆国栋,魏志渊,毛一平,等.基于主题、时间、空间和模式分类的学科竞赛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2(10).
    [5]张宝生,闫秀荣.管理类专业竞赛实践对课程教学质量提升效果评价研究[J].科研管理,2016,37(S1).
    [6]姚冬梅.数学建模竞赛对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影响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4(11).
    [7]戴鑫,毛江华,毛家兵.哪些因素在影响大学生参与科技竞赛———基于1292名大学生的调查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5).
    [8]赵春鱼,吴英策,魏志渊,等.高校学科竞赛:现状、问题与治理优化[J].中国高教研究,2018(2).
    [9]郭亚军.综合评价理论、方法及拓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36-39.
    [10]郝海,踪海峰.系统分析与评估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241-256.
    (1)2017年12月14日发布的2012-2016年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和2018年2月2日发布的2013-2017年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未纳入研究贡献指标。
    (1)为简洁起见,文中竞赛项目均用编号表示。
    (1)极大型指标是指指标越大越好。
    (2)为了使得排名分数更加合乎常理,归一到范围60~100,公式为:y''=max(60,min(yj'))+(100-max(60,min(yj'))*(y'-min(yj'))/(max(yj')-min(yj'))其中,yj'=yj-min(yj)/max(yj)-min(yj))姨*100,j=1,2,...,n。yj为第i项竞赛的客观评价原始分数。
    (1)归一化处理方式与客观评价方法相同。
    (2)本研究探讨的竞赛项目最终得分仅仅作为对于大学生竞赛项目质量评价的一种方法探讨,不作为竞赛项目纳入“高校竞赛排行榜”的依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