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宗白华美学思想的超然与在世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ranscendence and Worldliness in Zong Baihua’s Aesthetic Thought
  • 作者:顾春芳
  • 英文作者:Gu Chunfang;
  • 关键词:宗白华 ; 中国美学 ; 诗性直觉 ; 意境 ; 人文精神
  • 中文刊名:ZWPP
  •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Literary Criticism
  • 机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20
  • 出版单位:中国文学批评
  • 年:2019
  • 期:No.17
  • 语种:中文;
  • 页:ZWPP201901002
  • 页数:12
  • CN:01
  • ISSN:10-1314/I
  • 分类号:13-23+159
摘要
宗白华建立了中国艺术和中国美学的独特的理论形式和思想体系,有意识地把中国美学和中国艺术论中的具体思想以及中国传统哲学观念中的生命意识,置于宇宙观和人生观大背景下,从而肯定了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论的人文价值、世界意义和未来学意义。从"自足与超然"、"自然与艺术"、超越对立和"从无限回归有限"四个方面,可以发现宗白华借由艺术和人生意义的思考确证其人生的超然和觉悟,并进一步论证他从精神的超然和觉悟而返回人生,并生发出救众生于水火的正大宗旨、高尚思想和刚毅精神。可以说,宗白华美学思想在西方哲学和美学强势传入的历史情境中对当代美学和艺术学理论研究的重要价值和当代意义。
        Zong Baihua establishes a unique set of theory of Chinese art and aesthetics,which consciously positioned aesthetics and the concrete ideas in art along with the idea of life consciousness in Chinese philosophy on the backdrop of the outlook on life and the world,thereby affirming the value of Chinese aesthetics at multiple levels of humanities,universal significance and futurology.This paper,by analyzing the"self-sufficiency versus transcendence ","nature versus art","transcending the dichotomy "and"from infinity to the finite",finds that Zong affirms the transcendence and enlightenment through the pondering of art and life,and it further argues that he returnes to worldly life after having achieved spiritual transcendence,calling for an active commitmentto serve the people.Zong Baihua's aesthetic ideas are of great value and significance to the theoretical study of aesthetics and art,especially in the historical context dominated by western philosophies and aesthetics.
引文
(1)《宗白华全集》第1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17—25页。
    (2)宗白华根据杜博雷孟氏的《穷理之止境》、《宇宙七大谜》二书而列出的穷宇宙之物理的七大问题:(1)质与力之本体;(2)动之缘起;(3)感觉之缘起;(4)意志自由问题;(5)生命之缘起;(6)宇宙之秩序;(7)人类之思想及语言。
    (3)《宗白华全集》第2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9页。
    (4)宗白华:《艺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第43页。
    (5)莱布尼茨的宇宙论认为宇宙作为活跃着无数精神原子的大整体,每一个精神原子都是一个独立的小宇宙,顺着内在的定律永恒不息的活动发展,同时如同一面镜子反映着大宇宙生命的全体。
    (6)宗白华:《艺境》,第44页。
    (7)道济著,俞剑华标点注译:《石涛画语录》,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59年,第7页。
    (8)《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151页。
    (9)宗白华对老子、孔子、周易、佛学、康德、叔本华、歌德与莎士比亚一一做过深入研究。
    (10)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72页。
    (11)宗白华:《美学散步》,第21、66页。
    (12)宗白华:《美学散步》,第179、183页。
    (13)宗白华:《艺境》,第27页。原文是:“艺术家要模仿自然,并不是真去刻划那自然的表面形式,乃是直接去体会自然的精神,感觉那自然凭借物质以表现万相的过程,然后以自己的精神、理想情绪、感觉意志,贯注到物质里面制作万形,使物质而精神化。”
    (14)参见《宗白华全集》第1卷或者宗白华《艺境》中相关内容。
    (15)宗白华:《美学散步》,第12页。
    (16)宗白华:《艺境》,第26页。
    (17)宗白华:《艺境》,第27页。
    (18)《宗白华全集》第1卷,第5、101、103页。
    (19)宗白华:《美学散步》第70、123页。
    (20)宗白华:《美学散步》,第234页。
    (21)宗白华:《美学散步》,第124、231页。
    (22)宗白华:《美学散步》,第125页。
    (23)宗白华:《美学散步》,第235页。
    (24)宗白华:《美学散步》,第122页。
    (25)宗白华:《艺境》,第17页。
    (26)《宗白华全集》第1卷,第24—25页。
    (27)不过西方人文主义精神传统所引发的启蒙思想和后来一系列的思想、社会运动,固然突出了人的自由和力量,将未来的钥匙交与人类自身。但是这把钥匙直到今天也没有为世界打开天堂之门,从某种角度而言把未来引入了另外一种迷惘和矛盾的境地。在现代社会,思想已经作为毁灭的另一种力量将世界改造得面目全非了。基于此,中国哲学和美学的精神之光、自然与人本意识才显得弥足珍贵。
    (28)宗白华:《艺境》,第40页。
    (29)《宗白华全集》第1卷,第207—208页。
    (30)宗白华:《美学散步》,第187—188页。
    (31)《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337页。
    (32)参见《宗白华全集》第1卷,第100—104页。
    (33)宗白华:《美学散步》,第184页。
    (34)宗白华:《艺境》,第47页。
    (35)参见张世英:《哲学导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36)宗白华:《美学散步》,第12、125页。
    (37)《宗白华全集》第2卷,第284页。
    (38)宗白华:《艺境》,第3、138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