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微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品格教育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Character Education in Classroom Teaching of Microbiology
  • 作者:康贻军 ; 沈敏 ; 赵庆新
  • 英文作者:KANG Yi-jun;Shen Min;Zhao Qing-xin;
  • 关键词:品格教育 ; 微生物学 ; 渗透教育 ; 案例
  • 中文刊名:YCSZ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机构:盐城师范学院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15
  • 出版单位: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39;No.177
  • 语种:中文;
  • 页:YCSZ201903027
  • 页数:3
  • CN:03
  • ISSN:32-1053/G4
  • 分类号:121-123
摘要
良好的专业知识是大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基础,而优秀的内在品格则是个人获得成功的决定因素。因此,高校需大力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学生的品格教育,实施全课程育人战略。在"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品格教育融入专业课堂,通过典型教学案例的解读,实现课堂的育人功能。
        
引文
[1] 陈阳建,李凤燕,张立飞,等.“课程思政”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探索实践[J].管理观察,2018,38(26):126-127.
    [2] 蔡克勇.转变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改革:兼论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J].中国教育学刊,1998,14(1):19-22.
    [3] 董雪.当代大学生情商教育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
    [4] 刘刚.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目的[J].新课程(中学),2012,8(9):104-104.
    [5] 王学风.美国现代品格教育运动及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3,30(8):26-30.
    [6] 范云霞.对美国品格教育的意识形态分析[J].教育评论,2017,33(3):94-98.
    [7] 王建中,樊富珉.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研[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5):331-333.
    [8] 李耿.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4):202-203.
    [9] 何永强.情商培养与道德人格形成[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2):9-11.
    [10] 宋魁.高校德育课堂中的情商教育渗透研究[J].科技资讯,2016,14(27):126-127.
    [11] 梅丽娟,毛健,杨林章,等.土壤中“接力反硝化”机制的部分证据[J].土壤学报,2004,41(3):408-413.
    [12] 王国惠.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综合性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17,44(1):232-237.
    [13] 林艳,曾蓝玉.美国品格教育的社会影响及我国借鉴[J].教育教学论坛,2019(7):42-4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